樓主: 天使的笑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村合作社

[復制鏈接]
11
發(fā)表于 2006-11-21 12:33:46 | 只看該作者

re:我現(xiàn)在在搞服務社,主要是給養(yǎng)殖戶解決飼養(yǎng)...

我現(xiàn)在在搞服務社,主要是給養(yǎng)殖戶解決飼養(yǎng)管理,防疫,飼料的問題.暫時沒解決購銷問題.我是飼料業(yè)務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12
發(fā)表于 2006-12-2 20:24:08 | 只看該作者

re:現(xiàn)在是好多再搞,不過我認為都是假的,只求...

現(xiàn)在是好多再搞,不過我認為都是假的,只求名從來不考慮養(yǎng)殖農戶的利益!
13
發(fā)表于 2006-12-4 22:41:02 | 只看該作者

re:真正的合作社,是要全面的給社員考慮如何降...

真正的合作社,是要全面的給社員考慮如何降低成本,提高養(yǎng)殖水平,那操作人員一定要有權威且不能有太多的私心!
14
發(fā)表于 2006-12-5 18:20:01 | 只看該作者

re:我看大多是存在私心的!所以在做一項事之前...

我看大多是存在私心的!所以在做一項事之前要搞清楚出發(fā)點是什么!
15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12-5 20:25:59 | 只看該作者

re:怎么才能把一個協(xié)會辦的更好呢?

怎么才能把一個協(xié)會辦的更好呢?
16
發(fā)表于 2006-12-5 20:40:03 | 只看該作者

re:妹妹你想辦嗎?沒有那么容易的我所...

妹妹你想辦嗎?<br>
沒有那么容易的<br>
我所見過的協(xié)會真正齊心合力的少之又少
17
發(fā)表于 2006-12-5 22:51:19 | 只看該作者

re:呵呵,我想辦一個啊,就是沒有資金?。『呛?..

呵呵,我想辦一個啊,就是沒有資金??!呵呵,場地問題不大?。。?/td>
18
發(fā)表于 2007-7-21 00:00:15 | 只看該作者

溫鐵軍:全社會都應該支持合作社發(fā)展

專訪翟城合作社發(fā)起人、“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

  采訪溫鐵軍那天,他正在接受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的電視采訪,在人民大學那片綠色大草坪前,操流利英語的溫鐵軍與記者交談著,隨行翻譯便成了看客。人民大學是溫鐵軍的母校,1983年他畢業(yè)于新聞專業(yè)。待2004年應紀寶成校長之邀出任該校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院長一職時,他已是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

     研究農村問題十多年,溫鐵軍奉行低調行事,但入選“2003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則將他置于公共舞臺的熠熠光環(huán)下。有人說,溫鐵軍的入選,首先在于他十幾年“以腳做學問”,但也與兩件事不無關系:任《中國改革》雜志總編時創(chuàng)辦“農村版”;在河北定州翟城村創(chuàng)辦晏陽初鄉(xiāng)村建設學院。盛名之下,溫鐵軍繼續(xù)著他求解“三農”問題的思考路徑:2004年5月,有134戶農民參加的翟城合作社成立,溫鐵軍是組織、發(fā)起人之一。

  2005年5月,在翟城合作社成立一周年時,一個關于合作社的研討會在晏陽初鄉(xiāng)村建設學院召開?!胺稚⒌男∞r經濟必須組織起來,才能有出路,才能與市場對接”———如果說,溫鐵軍常掛嘴邊的這句話,一年前更多地內蘊著理性訴求,那么一年來的合作社實踐則使這種理性獲得了經驗支撐。于是,與溫鐵軍的談話,就忽而行走在理性層面,忽而滲入具體的事例,他因合作社這個新生的“老”事物而生發(fā)的喜怒哀樂,也就雜糅其中。

  合作社概念本是常識但直到今天還要反復解釋

  記者:就我所知,現(xiàn)在一些人特別是城市人,聽到農村又成立合作社時,第一反應是驚訝:“怎么,又搞合作社啦?”您聽過這樣的議論嗎?

  溫鐵軍:很多次。人們有這樣的反應也屬正常,因為在一些人的潛意識中,將合作社與上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的集體化等同起來,實際上那時的合作化運動主要是為了國家的工業(yè)化,而從農村提取積累。這同今天農民們所組織的合作社是不同的。

  記者:最本質的差別有哪些?

  溫鐵軍:第一,今天的合作社入社、退社自由;第二,保障已有的基本土地制度不變,就是說1980年前后農民承包“分田到戶”格局不變;第三,合作社負責人由社員民主選舉產生。

  現(xiàn)在看,大家對合作社的概念被特定年代的一些做法所框定。實際上,世界范圍內的合作社組織是在19世紀30年代,隨工業(yè)化的產生、大資本的出現(xiàn)而形成的弱勢群體的聯(lián)合。這本是個常識,但直到今天還要反復解釋。

  記者:您曾表達過一個觀點:“中國農村的改革開放,不是恢復了小農經濟就達到目的了?!睆牡猿堑那闆r看,再次將小農經濟組織起來有哪些必要性?

  溫鐵軍:在農民對土地擁有自主權的前提下,成立合作社可以聯(lián)合購買生產資料,能減少成本。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央決定減免農業(yè)稅費后,一些地方職能部門相對弱化,農村的這個公共空間由誰來填補?家族勢力、黑惡勢力、宗教勢力,都可能迅速擴張。如不用良性的農民組織填補,將后患無窮。

  翟城合作社運作一年成敗得失總結成三句“八字經”

  記者:我們知道,翟城合作社成立時,您入了1萬元“死股”,相當于啟動資金。聽說有外地農民寫信請求您幫助脫貧,您都“照方抓藥”:入死股、支持成立合作社?,F(xiàn)在一共資助了幾個合作社?

  溫鐵軍:9個,分布在河南、四川、山東等地。100戶以上的合作社,我資助1萬元;幾十戶的,資助5000元,總數6萬元。其中有寫信求助的,也有晏陽初鄉(xiāng)村建設學院培訓的學員,回家鄉(xiāng)與父老鄉(xiāng)親商量后,決定成立合作社。

  一般先由他們提出計劃,我們鄉(xiāng)村建設學院有個班子幫助參謀其合理性。此外,有全國上百所高校參加的大學生支農調查,到這些村里配合宣傳、發(fā)動工作。我們也派出有合作社經驗的農民、工作人員去協(xié)助,總之不是完全自發(fā)的。成立合作社完全靠自發(fā),難度太大。

  記者:翟城合作社成立一年了,有沒有對辦社過程進行經驗的梳理?

  溫鐵軍:最近我們召開了合作社交流研討會,河南、四川、山東的合作社都來了代表,共70人參加。就談問題,什么事沒辦好,找失敗的案例,拿出來分析。最后總結出三句“八字經”:聯(lián)合購銷,風險最??;資金互助,制度重要;文化建設,收效最高。

  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不知如何與政府打交道

  記者:問題是什么?

  溫鐵軍:最大的困難是不知如何與各級政府打交道,如何協(xié)調好雙方關系;其次,合作社一二百戶聯(lián)合購銷生產、生活資料,觸及一些私商利益,有的商人利用資本優(yōu)勢打價格戰(zhàn);第三是合作社自身賬目開支、管理制度的問題。

  記者:據我了解,他們面臨的似乎是另一種問題,如翟城合作社理事長李志杰講,缺少主打產品,缺乏能闖市場的人才。

  溫鐵軍:上項目不是簡單的事,村里曾為找項目差點被騙。所以合作社的運作一般都從聯(lián)合購銷開始,既能直接見效,風險又小。

  記者:但社員們對合作社抱有更大的期望,當年晏陽初有那么高的聲望,除了教農民讀書識字外,還積極推廣高產棉花、小麥種植等,給農民帶來了摸得著的收益。

  溫鐵軍:今天情況已不同,國家對農業(yè)的大量投入、對農業(yè)科技的支持,都在體制內進行,沒在合作社這一塊。另外,社員入股每戶100元,作用非常有限,不可能產生一夜致富的效果。我們不主張合作社做得很大,也不希望迅速見效。沒有主打產品,缺乏闖市場的人才,這正好與中國380萬個自然村的基本狀況相吻合。翟城合作社剛一年,這是它的發(fā)育期,我們要以冷靜的態(tài)度進行制度建設。否則下一步進行資金互助,制度不完善就會出問題。

  一次內部的大矛盾后民主制度建設有了不錯的開端

  記者:合作社內部真的能實行社員民主監(jiān)督制嗎?

  溫鐵軍:實際上,合作社內部產生過一次大的矛盾。當時派幾位理事到保定買農藥,但他們在集體購買中順便捎回了自家那份,省下了批發(fā)價和合作社價中的差價。這件事引起社員不滿,認為是“以權謀私”。這種情況下,全體社員展開了一場大討論:這算不算以權謀私?

  記者:這樣看,社員們的確是“較真章兒”了,這在今天很難得。

  溫鐵軍:后來幾位理事提高了認識:作為合作社的干部應奉獻不應搞特殊化,并接受了罰款,一場事端平息了。發(fā)生問題,由社員們開會討論解決,民主制度建設有了個不錯的開端。

  在研討會上,大家還提出“合作社文化”這個概念,強調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就是要增強社員們的幸福感、集體感。大家雖然不太富裕,但可以有花錢買不來的高興。以文興農,積極開展文娛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

  合作社立法的難點在于牽扯到一些部門的利益

  記者:最近有報道稱,浙江的農民合作社領取了工商執(zhí)照,獲得法人資格。當合作社重新進入公眾視野后,很多人關心其法律地位問題。

  溫鐵軍:由于一些專家的呼吁,合作社立法被納入本屆人大的立法規(guī)劃,現(xiàn)已出了幾稿,請專家們討論,有望在2006年出臺。

  記者:您認為合作社立法應解決哪些基本問題?

  溫鐵軍:據我了解,亞洲的日本、韓國等政府都大力支持合作社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第一合作社經營免稅;第二合作社可經營餐飲、超市乃至金融保險業(yè);第三政府財政支農資金來自全民稅收,作為公共品開支不能投給個人,只能投給合作社。總之,全社會都支持合作社的發(fā)展,而這些都有相應的法規(guī)保障。

  記者:從目前情況看,合作社立法的難點在什么地方?

  溫鐵軍:由于歷史原因,合作社體系有些“扯皮”,相關部門面對立法都牽涉到一些利益。直白點說,就是免稅和財政資助的優(yōu)惠誰拿走?在我看來,合作社立法要能真正起到緩解資本與農民的對立關系的作用,農民這個弱勢群體的代表應參與立法,弱勢小農的利益應得到保護。

  記者:好像美國記者采訪您時,對您的直率有些意外?

  溫鐵軍:是的,他問我:你不擔心自己的做法引起麻煩嗎?我回答:當你這樣做時,第一你必須保證自己沒有腐敗,第二你要堅信社會正義。

  關于合作社的調研曾經向溫家寶總理匯報

  記者:作為“三農問題”專家,您參加過與國家領導人的座談。在那種情況下,您是否也能直言不諱?

  溫鐵軍:我可以這樣講:在領導面前,一次都沒說過違心話。因為,從過去到現(xiàn)在,領導從來都要求大家反映農村的實際情況。

  記者:以您的感覺,領導人對農村問題持怎樣的態(tài)度?

  溫鐵軍:他們都很謙虛、平和,也比較穩(wěn)健,想更多地了解情況,更多地發(fā)現(xiàn)問題。前些年領導過問“三農”問題時,對很多細節(jié)都要問清楚。

  記者:就是說,沒有因為反映了農村問題的嚴重性而不高興?

  溫鐵軍:我所見過的任何一位領導人,都沒有因“報憂”而不高興。他們對專家非常客氣,可以說“禮賢下士”。

  記者:好像您還就鄉(xiāng)村建設、合作社和大學生支農活動向溫家寶總理作過匯報?

  溫鐵軍:溫總理一再提醒我要認真搞好調查研究。所以,我就在匯報農村問題和對策的時候談起從基層實驗得到的一孔之見,認為應該通過開展鄉(xiāng)村建設、成立合作社和大學生下鄉(xiāng)支農,自下而上地化解農村矛盾。

  我一貫遵循“例不十,不足法”的古訓,也就是說要有一批不同地區(qū)合作社試點經驗的支撐,才能夠說清楚什么是影響中國農村發(fā)展的“真問題”。

  編后

  2005年6月,“大包干”紀念館在安徽小崗村剪彩,與此同時,河北定州的翟城村合作社也迎來了它的一周年紀念。

  “大包干”曾為農村經濟帶來了相當長一個階段的勃興,對引領中國農民跨越“溫飽線”作出了歷史性功績。20多年過去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分散而封閉的小農經濟表現(xiàn)出明顯不適,三農問題不斷暴露出來,并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社會穩(wěn)定的一個結點。如何解開這個慢慢絞緊的“中國結”,成為自上而下都在思考的課題。

  由社會學家溫鐵軍在河北定州推行的合作社,承續(xù)了晏陽初先生于上世紀30年代開展的“定縣實驗”傳統(tǒng),是帶著制度和文化下鄉(xiāng),翟城合作社也表現(xiàn)出“弱者的聯(lián)合”的特色;而在浙江溫嶺出現(xiàn)的箬橫西瓜合作社,則是農村生產要素的自發(fā)重組,是為了應對市場經濟風浪而不斷壯大的“農業(yè)航母”。

  兩種不同“體型”的農村合作社,對應了中國農村的復雜現(xiàn)實: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民迫切需要的是資金、技術和勞動力凝集;在東南沿海,農民則呼喚一種有力的經濟結構和一條連接市場的綠色通道。

  由此不難看出,新興農村合作社不再是上世紀50年代的簡單翻版,也不是無視具體現(xiàn)實的模式化組織方式,而是針對農村現(xiàn)狀、呼應農民需求、對應農業(yè)生產規(guī)模的新事物。當然,我們也不難看到,農村合作社存在不少發(fā)展中的弱點與問題,三農問題不可能通過一種方案得到全盤解決。但是,合作社作為一種積極的求解嘗試,已在許多地區(qū)初步體現(xiàn)出制度活力,它的落地、生根與繁茂,需要政府、社會與公眾的共同努力,而醞釀中的關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法規(guī)則讓我們看到了對合作社的充分肯定與支持。
19
發(fā)表于 2007-7-21 00:03:13 | 只看該作者

晏陽初鄉(xiāng)村建設學院

[url]http://www.yirr.ngo.cn/[/url]
20
發(fā)表于 2007-7-21 22:19:01 | 只看該作者

農業(yè)合作社 資料

希望對有心人有所幫助。

大力促進我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規(guī)范與發(fā)展.pdf

195.21 KB, 下載次數: 10

發(fā)展農業(yè)合作社是農村經濟市場化的必然選擇.pdf

223.25 KB, 下載次數: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pdf

228.74 KB, 下載次數: 3

綜合性合作社將成為我國合作社發(fā)展的重要方向.pdf

122.42 KB, 下載次數: 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2 15: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