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豬產業(yè)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近日表示,目前國內豬肉消費已經步入淡季,再加上近期巴西、波蘭、智利、英國等國家的豬肉產品相繼獲準進入中國市場,預計短期內豬肉需求很難有明顯起色,昔日的“豬通脹”基本已經告別了。 今年春節(jié)之后,我國豬肉價格一直延續(xù)下降趨勢,國家統(tǒng)計局近日發(fā)布的50個大中城市近期食品價格數據,其中5月中旬豬肉價格比上旬下降1%。陳瑤生對此分析說,本輪豬肉價格下調主要是受供給增加影響。生豬價格同比下跌近20%,豬肉價格同比跌幅也接近15%,現在豬肉消費步入淡季,終端需求無起色;另一方面,近期進口豬肉消息不斷,巴西、波蘭、智利、英國等國家的豬肉產品相繼獲準進入中國市場,豬肉進口量大幅增長預期亦在一定程度上施壓國內市場,短期內難有明顯起色。他表示,昔日的“豬通脹”基本已經告別了。 陳瑤生還表示,目前我國的養(yǎng)豬業(yè)正經歷著生產、經營方式的重大轉變,生豬價格屢創(chuàng)歷史高位的同時卻遇到生豬成活率低、疫病防控難度大、成本高等養(yǎng)豬難題,這是目前養(yǎng)豬業(yè)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9 10:2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