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帝斯曼動物營養(yǎng) 作者:劉守振
養(yǎng)豬職業(yè)經理人,微信ID:YZZYJLR2016
導讀
產房是規(guī)?;i場生產的核心區(qū)域,高效的管理及精細化的操作流程是成功飼養(yǎng)仔豬的關鍵。在為期約6周的產房生產周期中,要經歷空圈消毒、母豬提前上產床、分娩與接產、哺乳與免疫、斷奶準備等階段。
產房工作人員只有明確自己的工作重點和關鍵環(huán)節(jié),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協(xié)助母豬提供更多的合格斷奶仔豬。
采用仔豬26~28日齡斷奶的生產模式,可將產房的工作分為6個階段,本篇將為大家重點介紹其余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產房的準備,
第二階段 母豬轉入與接產準備,
第三階段 接產與產后處理,
第四階段 仔豬去勢與補料,
第五階段 斷奶準備與免疫,
第六階段 斷奶轉群。
工作重點
7~8日齡仔豬開始補料,對7日齡左右非留種公豬進行去勢。
操作流程
仔豬補料
為了實現(xiàn)哺乳期仔豬生長速度的最大化,進行補飼很重要,同時也為斷奶后采食固體飼料做準備(讓其腸絨毛適應此變化,并學會找料糟)。
從7~8日齡開始,在仔豬易發(fā)現(xiàn)處固定一個顏色鮮亮、易清洗的料槽,在料槽內撒少許高檔教槽料供仔豬嗅聞熟悉,少量勤添。
隨著日齡的增加每次飼喂量按照捏、把、捧進行變化,發(fā)現(xiàn)糞尿污染飼料時及時更換清除。
去勢
小公豬,除患陰囊疝和場內按計劃留種的,在7日齡左右全部去勢。
生產中多采用雙口去勢法,感染率低且易愈合。去勢前應準備好酒精、碘酊、手術刀片、棉球和保健藥物等。
去勢操作:
術者將雙手洗凈消毒,握住仔豬后腿跗關節(jié)將其倒提,用膝部夾住仔豬頭部,檢查仔豬是否有陰囊疝或腹瀉,若有做好記錄放回原欄,待其腹瀉康復后再去勢;
若無則用75%酒精棉球擦拭陰囊皮膚,將左手拇指和食指放在一個睪丸兩側,擠壓使皮膚緊張,切開皮膚和白膜,切口剛好能將睪丸擠出為好,擠出睪丸將其向外拉出,鈍性掐斷精索和血管,不能留有結締組織在創(chuàng)口外,碘酊消毒創(chuàng)口,同樣方法摘除另一側睪丸。
最好準備兩到三套器械,不同仔豬間更換手術刀交替消毒使用。
特別關注
補料槽一定要易清洗、易安放,當食槽里面有糞尿時要及時進行清理,補料槽安放的位置要利于仔豬發(fā)現(xiàn),飼養(yǎng)員不能隨意將其移動。
去勢操作要注意刀片的更換與消毒,避免疾病在不同仔豬間傳播,一次性刀片很容易變鈍,要及時更換新刀片,便于去勢操作和有利于仔豬創(chuàng)傷愈合。
當一窩中有少數(shù)仔豬腹瀉時,最好對全窩仔豬進行藥物預防治療。 工作重點
及時撤去保溫燈,訓練仔豬吃料,母豬進行防疫和減料以準備斷奶。
1.jpg (62.24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2 09:19 上傳
操作流程
仔豬21日齡左右應逐漸撤去保溫燈,讓仔豬適應產房22℃左右的溫度,訓練仔豬全部會吃料,個別不吃者需要人工誘食。
仔豬10日齡左右免疫藍耳病弱毒疫苗及支原體各1頭份,21日齡再次免疫支原體1頭份;
產后14天對母豬免疫細小及偽狂犬病毒疫苗,
產后24天開始減料,以減少乳汁的供應,每天減1~1.5千克,至斷奶前減為2.5千克。
特別關注
本階段應重點訓練仔豬的采食和飲水。
免疫時首先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先用5%碘酊涂擦,再用75%酒精脫碘,做到一豬一針頭;
用完的針頭及時清洗消毒,可先用清水沖洗再經沸水煮沸消毒,而后烘干備用。 工作重點
仔豬、母豬分別順利轉到保育舍和配種舍,先轉母豬,后轉仔豬。
操作流程
早上八點準時進行斷奶工作,首先將繼續(xù)使用的母豬轉到配種舍,
然后將淘汰的母豬轉到育成舍肥豬欄,仔豬轉群使用四輪推車,按照兩窩并一窩的原則,
地磅過稱、準確記錄后送到保育舍。
2.jpg (76.45 KB, 下載次數(shù):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2 09:19 上傳
特別關注
斷奶對于仔豬而言,受到生理、心理、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的應激,因此仔豬轉到保育時,應確保保育舍的溫度高于產房斷奶舍2~3℃,夜晚保育舍整夜保持照明,同時加強仔豬的預防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