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執(zhí)行周批生產或三周批次生產的豬場,在斷奶仔豬性能當中,仔豬均勻度是個關鍵指標。掉隊的豬會在未來各個階段拖整個大群的后腿,并需要更多的天數才能育肥出欄。為了提高豬群整體的均勻度,斷奶階段應設定掉隊豬目標控制在0.5%以內。
國際營養(yǎng)專家Becky Bierlein說,在斷奶-肥育一條龍飼養(yǎng)的場里,掉隊豬比例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標。
“我花了很多時間來考察掉隊豬比例,并且研究了系統(tǒng)中為什么會出現掉隊現象,”她說?!霸S多因素,- 包括營養(yǎng)、飼料預算、環(huán)境,甚至豬本身,- 都會影響掉隊比例。要想實現0.5%或更低的標準,必須從仔豬出生第一天開始抓起?!?br />
一、以不同的方式飼喂個體偏小的仔豬
不論使用什么樣的設施,總有一部分仔豬斷奶時比同群其它個體更小。Bierlein提倡把最小的10%仔豬分開,實施與大群略有不同的開食政策。
“為了幫助這些小個體仔豬成長,它們在飼料和環(huán)境方面需要更多的照顧,”Bierlein說。
1.jpg (180.1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18 09:05 上傳
二、留意更多的掉隊個體
按大小分群之后,斷奶舍管理有助于發(fā)現潛在問題。至少每天對每頭豬查看一次,確保它們都是活躍的,并且在采食和飲水?!皟H僅巡視一遍豬舍是不夠的,”Bierlein說?!懊刻煲款^豬從頭到尾、從背到蹄看一遍,及時的干預有助于補救。要想讓掉隊比例低于0.5%,我們就必須確保干預措施要正確?!?/font>
2.jpg (187.22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18 09:05 上傳
三、確定掉隊原因
如果出現掉隊比例偏高的情況,那么對設施進行重新評估會有助于確定潛在的問題。
“最重要的,要確保豬有足夠的料位和水位,”Bierlein說。她建議,對于40至50磅(18-22公斤)的豬,至少每10頭豬提供一個飲水器,每頭豬至少1英寸(2.5cm)的料位。
“然后要考察環(huán)境,確保豬欄中發(fā)生的情況不會對豬的生長和發(fā)育造成不良影響?!盉ierlein建議。“有時只是欄內社群動態(tài)造成的,我們只需讓那頭豬有機會轉到另一個欄位就可以了?!?br />
3.jpg (106.32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18 09:05 上傳
四、嚴格對掉隊豬進行管理
對于掉隊個體,不論在斷奶時還是在生產過程中挑出來的,- 都應該提供更高的營養(yǎng)濃度、充足的飲水和精心的護理。這種護理應該和其它斷奶仔豬類似,但要更加仔細。
“我們建議在應激的時候給豬提供粥狀、電解質和適口性特別好的開食料,”她說。“特別是,在墊盤上撒喂粥狀料,可同時補充水分和養(yǎng)分,讓仔豬能更容易過渡到干飼料?!?br />
五、重新把掉隊豬引入大群
一旦掉隊豬只生產性能恢復,就可以開始過渡,逐漸把掉隊豬轉回大群。
“建議把掉隊豬個體先轉移到一個恢復欄,然后再重新并入大群,”Bierlein說。“這樣飼養(yǎng)人員能夠觀察這些豬,確保它們離開護理欄之后不會出現問題?!?/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