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
調查研究表明,飼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十分普遍和嚴重。各個地區(qū)、各個季節(jié)的飼料原料和配合飼料產品均有霉菌毒素污染,檢出率高達70%~100%,按照飼料衛(wèi)生標準判定的毒素超標率可達20%~80%。南方地區(qū)由于氣候環(huán)境較為潮濕,飼料霉菌污染較北方地區(qū)嚴重,飼料霉變率比北方高幾倍甚至幾十倍。同時由于產生毒素的霉菌在飼料中大量繁殖,使得毒素含量越來越高,動物采食了被污染的飼料,便會引起中毒甚至是死亡。由于對蝦養(yǎng)殖的適宜季節(jié)正是中國的高溫高濕季節(jié),因此配合飼料發(fā)生霉變產生黃曲霉毒素B1(AFB1)污染幾乎是普遍現象。
飼料原料霉變
在南姜藍對蝦、凡納濱對蝦和斑節(jié)對蝦的研究結果表明,飼喂黃曲霉毒素B1會影響蝦類的生長、飼料轉化和表觀消化率,使對蝦增重率降低、成活率降低和肝胰腺組織學發(fā)生病變。AFB1濃度較高時,被感染的蝦抗病力較低,甲殼疾病的易感性較高,還額外發(fā)現蝦外骨骼上有較多的損傷。另有實驗表明,當飼料中的黃曲霉毒素B1水平低于20ug/kg時,僅僅飼喂10d,蝦增重就會減緩,并且死亡率微升。 黃曲霉毒素對對蝦的危害主要是對肝臟造成危害,屬于肝毒性毒素,持續(xù)攝入黃曲霉毒素會在肝臟內積累導致肝臟腫大、蒼白、變脆和膽管上皮增生。黃曲霉毒素抑制磷脂及膽固醇的合成,影響脂從肝臟的運輸,從而使脂肪在肝臟中沉積,引起肝臟脂肪浸潤、肥大。
對蝦肝胰腺病變
有學者在AFB1水平為25μg/kg時觀察到了對蝦肝胰腺的組織病變損害現象,且隨毒素濃度的升高該損害程度加重。炎癥初期管腔間質中則會出現血細胞浸潤,進而會發(fā)展為纖維變性和組織壞死及其邊緣肝小管細胞壞死,并且會改變肝胰臟管道結構,直接影響肝臟的吸收貯存和分泌功能,結果臟器發(fā)生嚴重炎癥和萎縮,并失去正常機能。 此外,當對蝦攝食含有霉菌毒素污染的飼料后,毒素會抑制其免疫系統(tǒng)并降低其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在蝦的免疫系統(tǒng)中,免疫活性的組分主要是由血淋巴細胞聯合固定的吞噬細胞構成,因此,當它們的數量減少時就會導致疾病抵抗力下降,從而使機體變得易感染疾病。黃曲霉毒素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體現在抑制一些特定細胞的生長,如補體蛋白C4和一些淋巴因子,同時抑制巨噬細胞的噬菌作用,間接影響后續(xù)B淋巴細胞抗原的生成,進而降低動物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如前文所述,飼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霉菌毒素對對蝦的侵害是不可避免的。肝臟是動物機體主要的解毒排毒器官,養(yǎng)殖過程中要想減輕霉菌毒素對對蝦的損害最重要的就是保護肝臟,增強肝臟的解毒排毒功能。 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堿性磷酸酶是反映動物免疫功能的重要生理指標。溶菌酶是動物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其活性與生物的免疫水平密切相關;堿性磷酸酶不僅與磷代謝密切相關,而且是重要的解毒體系。
對蝦的消化系統(tǒng)中肝臟是最重要的
試驗結果表明,在凡納濱對蝦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以顯著提高血清中的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堿性磷酸酶的活性。這表明膽汁酸可以提高凡納濱對蝦的解毒能力、抗氧化能力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進而起到提高對蝦抗病力和成活率。因此,在對蝦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以減輕霉菌毒素對對蝦肝胰腺和整個機體的損害。
使用膽汁酸后對蝦肝臟狀況改善顯著
文章來源于山東龍昌動保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