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牛蛙的養(yǎng)殖業(yè)還處于任意的發(fā)展階段,養(yǎng)殖場硬件跟不上、不注重水質管理、忽視日常的保健,反而為了追求單位畝產而盲目地超高密度放養(yǎng)。這不僅造成水質的污染,而且疾病問題隨著養(yǎng)殖密度的增加逐年加重。本人長期在一線工作,就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牛蛙疾病做一些概括和總結,希望能夠給牛蛙從業(yè)者帶來一絲幫助。
降低牛蛙養(yǎng)殖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降低牛蛙的死亡率,換言之就是預防、控制和治療疾病。最近幾年,腦膜炎疾病年年爆發(fā),造成巨大損失。
牛蛙的腦膜炎是由腦膜炎膿毒性黃桿菌引起,主要癥狀表現為肛門紅腫,眼外突,雙目失明,歪頭,爛頭,有時伴有腹水,幼蛙還會在水中打轉;蝌蚪的后肢及腹部有明顯出血斑點,肝臟腫大、發(fā)黑,脾臟縮小,脊椎兩側有出血斑點,腸道充血等。
針對這種疾病,在治療時首先要做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水體消毒工作,二是要選擇能夠通過血腦屏障的藥物治療。絕大多數的養(yǎng)殖場會采用以上的方法,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停止用藥,疾病通常會在短時期內(通常2-3天)復發(fā)。仔細分析下來,原因有二:其一,這種疾病通常伴隨著嚴重的肝膽疾病,治療時會忽略或者選用的產品不恰當;其二,治療期短,尚未完全恢復就停止治療。
實際的養(yǎng)殖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只注重細菌疾病的治療,治愈不徹底,停藥即復發(fā)。因此,對于牛蛙的腦膜炎,本人給出的思路是標本兼治。具體來說,控制好水質,減少病原菌,這是本,維持好肝膽和腸道健康,這也是本;疾病表現出的各種癥狀即為標。水質方面,蛙池水全部排掉,徹底消毒,進新水后立體式消毒;保護肝膽方面選擇內源性的保肝產品,減輕肝臟負擔,建議使用山東龍昌的膽汁酸,30%的含量,5g/斤飼料即可;護理腸道方面,選擇即能抗有害菌,協同抗菌藥物,又能腸道促進有益菌繁殖的產品,建議使用山東龍昌的幸福100,5g/斤飼料;抗菌藥物要對癥,掌握復配技術。
防重于治,牛蛙養(yǎng)殖的保健觀念差,加之盲目追求產量,因此才會出現疾病橫行的情況。這個產業(yè)要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還需要廣大的飼料企業(yè)、動保企業(yè)和基層技術人員深入到養(yǎng)殖一線,給我們的養(yǎng)殖者灌輸保健的理念,即水質和肝腸的護理。
文章來源山東龍昌動保官方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