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預防、控制與凈化非洲豬瘟是可以成功的?!苯招孪M凸煞萦邢薰臼紫茖W家閆之春表示,生產臨床實踐證明,非洲豬瘟防控是否成功,取決于對非洲豬瘟病毒本身、臨床及流行病學特點的正確認知,以及是否采取有針對性的正確措施。
一、信號豬過了21天潛伏期可認為已經安全
閆之春介紹,在臨床上觀察到,我國流行的ASFV毒株,致死率很高。易感豬接觸到致病毒株,通常在3~7天內即可觀察到臨床癥狀。如果沒有任何隔離措施,中國株死亡率90%以上。發(fā)燒、出血仍然是典型的臨床癥狀。臨床觀察給我們的啟示是一旦出現有出血發(fā)熱癥狀,說明已經感染數天,對有癥狀的病豬應盡快無出血處死、封裝運出處置。這時豬群內可能已存在大量已經感染但還未出現臨床癥狀的隱性感染期的豬只。
有觀點認為母豬或某些日齡、繁殖狀態(tài)的亞群,比較容易感染非洲豬瘟。閆之春表示,臨床觀察發(fā)現,任何豬都是易感動物。我國流行的ASFV毒株,可以感染并致死任何生長階段、任何繁殖期的豬只。出現臨床癥狀、發(fā)病率的差異,不能簡單歸結于豬的差異,要綜合分析感染源、欄舍類型,分析接觸強度、頻次,以更準確的識別出可能的感染途徑,用于預防。
對于非洲豬瘟病的潛伏期,他分析,我國流行的ASFV毒株,從接觸病毒至出現明顯的臨床癥狀可能不會超過7天,與東歐國家對ASF病毒的研究結果十分相似。對潛伏期的認知,對追溯感染源、感染途徑有重要意義;對復產也有指導意義,只要信號豬充分接觸風險環(huán)境,過了2-3個潛伏期即21天后,如果未出現臨床癥狀,完全可以認為已經安全。
二、降低病毒量,避免反復使用相同針頭
閆之春認為,非洲豬瘟對某個豬群的影響是可以通過群體流行病學的科學知識來進行系統(tǒng)分析、界定的。尤其適合于通過分析非洲豬瘟病毒對群體的影響,更加針對性地制訂防控措施。要關注某項可能帶毒的生物安全風險事件,雖然病毒含量低,但是單位時間內很多豬、反復接觸就有風險存在。比如飼料中含有極低病毒量,但因為是每天飼喂,只需百萬分之2的感染率就有可能讓豬只得病。所以應減少人員串棟、串欄、工具流動,不一定杜絕沒有病毒,但是降低病毒載量就有效。
感染非洲豬瘟后在豬群內還沒傳播開來,應該避免反復使用相同的工具、針頭、徒手操作,減少每欄頭數、每條飼槽水槽的頭數。2019版豬病學中提到,ASFV在pH值4–10下,在無血清培養(yǎng)基中保持穩(wěn)定,;但pH值低于4或者高于11.5,病毒幾分鐘內就會被滅活。非洲豬瘟病毒僅在活著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中才能大量復制,因此,血液仍是最重要的病毒復制載體,不用相同的針頭很重要,避免血液傳播。
三、加強豬只及環(huán)境采樣及時發(fā)現傳染源
“非洲豬瘟可以在群內傳播,但場間、場內、舍內、群內病毒傳播非常慢?!遍Z之春表示,早發(fā)現、早剔除,完全可以實現阻斷新感染、阻斷群內傳播。豬場之間,甚至同舍豬群內,空氣傳播ASFV的幾率很低。這也是我們能實現定點撲殺,全群凈化的理論基礎。對于ASFV舍內跨欄傳播,除了直接口鼻接觸外,更可能是較大塵粒、飛沫的物理攜帶。意味著舍內防塵、除塵,對降低傳播程度,有實際意義。同時也給發(fā)病群早期診斷、精準撲殺提供了理論基礎。
目前確認可以攜帶ASFV的載體傳染源有豬肉、飼料、衣物鞋、塵粒、病豬。蚊蠅、粉塵攜帶病毒已經得到試驗驗證,東北、廣西的田間試驗,均已在蒼蠅上檢出,因此,除塵、防蚊蠅的空氣過濾是有意義的。
在飼料是否帶毒方面,行業(yè)曾經有過爭論,但是實際生產中已多次檢出。如何預防飼料帶毒?高溫制粒是否能殺死非洲豬瘟病毒?他表示,85度3分鐘是可以殺滅飼料中的非洲豬瘟病毒的。而國外早年使用豬肉的實驗證明,在豬肉加工時,只要超過85度,幾乎可立即滅活。
在實踐中,閆之春指出,快速qPCR方法,可以大量檢測進入豬場的風險載體,及時發(fā)現污染源。為早發(fā)現、早剔除,阻止群內傳播、防止病毒進入場內提供了可能。大大幫助了我國大型企業(yè)ASF的預防和控制。
非洲豬瘟發(fā)生以后,行業(yè)中出現了很多“神藥”,宣稱可以防控非洲豬瘟,閆之春表示,目前,尚未發(fā)現有可信的使用陰陽性對照組、多個重復組的試驗,證明任何口服、注射藥物能阻止感染群內病毒傳播、減緩臨床癥狀、降低死亡率,因此,投資這類藥物并無意義。
四、精準撲殺或被官方認可
政策對產業(yè)的影響很大。閆之春表示,當前的政策是“撲殺+禁運”努力實現凈化,但是禁運在疫情早期被嚴重擴大化,省級行政區(qū)限運,多數生豬凈調出省,仔豬、大豬無出路。發(fā)生疫情后,養(yǎng)豬場不敢報、不愿報、拋售病豬。個別基層行政部門隨意擴大禁運范圍,時有報道。地方業(yè)務行政部門也`不愿`出疫情,悄悄撲殺現象嚴重,對疫情控制有害無利。
今年3月,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關于加強屠宰環(huán)節(jié)非洲豬瘟檢測工作的通知,要求屠宰企業(yè)強制檢測,但似乎并沒有考慮給問題豬肉的充分出路,可能造成帶毒豬肉大量下鄉(xiāng)。屠宰場將來也要考慮問題豬肉的出路。
農業(yè)農村部還發(fā)布了關于穩(wěn)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的意見,閆之春認為,該意見的內容可理解為可因場定策,精準撲殺。允許實現阻斷群內傳播,防止減少感染其他豬群。
從行業(yè)的現狀來看,未來我國ASF凈化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將依賴于當前病死豬、帶毒肉及制品的處理方式。他強烈建議政府迅速建立大型、集中的病死豬、帶毒肉處理廠,高溫熟制并非不可行。
五、區(qū)域凈化需先行在區(qū)內建立足夠的種豬場、屠宰場、病死豬處理場等
閆之春將非洲豬瘟對行業(yè)的影響進行總結,他表示,非洲豬瘟2018年8月出現首例公開確診疫情后,至當年11月初已在我國呈現多區(qū)域爆發(fā)的態(tài)勢,進入2019年后,環(huán)境、物料、豬肉已被病毒廣泛污染,疫情難以在短期內控制和清除。
但是,通過識別本場區(qū)域內關鍵的傳染源、載體、傳播途徑,可以有效地阻止豬群感染,實現群體凈化。通過檢測和試驗,采用有依據的風險因素分析非常重要。此外,應該明確重新定義非洲豬瘟的預防和控制方法。通過科學的采樣方法、qPCR方法、快速檢測方法,實現精準撲殺,群體凈化,沒必要無差異地全群撲殺。
今后大公司必將成為下一步中國豬肉供應的主體,更需要主動作為,積極更新預防、控制方案。盡早識別陽性個體,在疫情初期進行全群檢測,主動預防,發(fā)現疫情,精準撲殺,以及時在豬群水平清除病毒。
對于養(yǎng)殖戶期盼的非洲豬瘟疫苗,他認為任何活疫苗,均應在擴大實驗的基礎上,首先、確切地驗證安全性,再行田間釋放。倉促推出不安全的疫苗,雖然有可能減少部分豬的死亡,但是多國的嘗試證明,ASFV疫苗免疫后,很容易大量出現組織器官(脾臟\淋巴)帶毒豬,造成全行業(yè)污染,貽害無窮。
我國非洲豬瘟的控制,今后一段時間最有效的方案,可能是在數個自然隔離條件好的區(qū)域,實現新時代的區(qū)域性病毒凈化,最終實現全國凈化,不應與病毒共存。但前提是要優(yōu)先、盡快在目標區(qū)內,建立足夠的種豬群,配套屠宰加工,建立足夠的病豬集中處理設施,區(qū)域內全場戶檢測,發(fā)現疫情時快速精準撲殺,實現大區(qū)凈化并非難事。無論如何,凈化必將仍是最低成本的生產方式。
閆之春.jpg (102.96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12-19 16:59 上傳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博士閆之春
六、非洲豬瘟病毒載體傳染源很多,需對癥下藥!
眾所周知,非洲豬瘟可以在群體傳播,但豬場之間、豬場之內、豬舍之內以及豬群之間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慢,并且非洲豬瘟病毒通過空氣傳播的幾率很低,這一點也是實現定點撲殺,全群凈化的基礎。
一方面,閆之春老師表示,對于非洲豬瘟病毒舍內跨欄傳播,除了直接口鼻接觸外,更可能是較大塵粒的物理攜帶,這意味著豬舍內防塵工作需要加強,降低疫情的傳播程度對豬場而言有實際意義,目前很多豬場都比較忽視粉塵因素!
另一方面,也有實驗證明,豬肉、飼料、衣物、鞋、塵粒、病豬等都是可以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載體傳染源。在華南地區(qū)的田間試驗中,在蒼蠅腿上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蚊蠅及粉塵攜帶病毒已經得到試驗驗證。因此,閆之春老師表示,防蚊蠅的空氣過濾是有意義的,鳥鼠蚊蠅傳播的東西比我們想象的多,在中國,防鳥、防鼠、防蚊蠅的作用更加明顯,在豬場安裝側墻卷簾及濕簾進風口的防鳥鼠防蚊蠅網還是很有必要的。
任何傳染病的發(fā)生和蔓延都是基于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從理論上講,我們只要管控好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阻止疫情的發(fā)生和蔓延,如果三個方面都做好了,疫病就會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凈化。
七、qPCR方法:有效地預防、控制、凈化!
隨著非洲豬瘟來襲,國內熒光定量PCR實驗室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fā)展,已成為非洲豬瘟疫情防控過程中最常見的手段,閆之春老師也充分肯定了qPCR方法的意義!
的確,面對非洲豬瘟的威脅,我們逐步摸索出一整套完整的、新一代“全面檢測+精準清除”技術,結合不斷升級的生物安全措施,已經開始可以在實際生產中有效地預防、控制、凈化非洲豬瘟病毒。據了解,不少大型養(yǎng)豬公司,在成功防控非洲豬瘟的同時,豬群健康水平、生產效率、飼養(yǎng)成本等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一般而言,早發(fā)現、早剔除可以有效阻斷新感染、阻斷群內傳播。豬群感染早期是可以在大規(guī)模出現臨床癥狀前,通過檢測可以發(fā)現病毒DNA。攻毒后,不同個體的臨床癥狀、病毒血癥出現時間有差異。但是病毒血癥比臨床癥狀出現早,可以qPCR檢出!
經有關實驗室攻毒試驗證明,當非洲豬瘟潛伏期在3-5天時,接觸豬將在6-10天內死亡;潛伏期在9天左右時,接觸豬在接觸后13-14天死亡。血液中最早可以在接觸13天后檢出DNA,口腔拭子、鼻拭子以及肛拭子中均可檢出,但檢出時間要晚1-2天,同居豬和部分接種群一樣。
八、全面檢測+精準清除,迅速實現全群凈化
豬價高漲之下,養(yǎng)豬人“視豬如命”,對于非洲豬瘟不能抱帶毒生產的僥幸,除了全區(qū)域撲殺或者全群撲殺,有沒有其它解決方式?針對此問題,閆之春老師明確表示:(1)通過識別本場區(qū)域內關鍵的傳染源、載體、傳播途徑,可以有效地阻止豬群感染,實現群體凈化;(2)通過科學的采樣方法、qPCR方法、快速檢測方法,實現精準撲殺,群體凈化,因此沒必要無差異地全群撲殺。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檢測和試驗,采用有依據的風險因素分析非常重要,生豬行業(yè)可以重新定義非洲豬瘟的預防和控制方法。在我國,全面檢測精準剔除的技術可以快速的凈化一個群體的非洲豬瘟。不少集團豬場以及中小豬場都已經成功實現了群體凈化,目前為止已經沒有技術性障礙。閆之春老師指出,豬場檢測個別陽性非洲豬瘟豬只之后,不一定要等到完全確診,可以盡快地讓可疑豬只和周邊豬群通過全面檢測,把周邊受到威脅的豬只盡快地做離群處置,關鍵做好全面檢測、快速采樣、精準清除等工作。
閆之春老師總結道,大生產環(huán)境下,精準清除是可以成功的。豬場再也不用面臨全區(qū)域撲殺,每個豬群都可以做到“全面檢測+精準清除,迅速實現全群凈化”!這屬于全系列、整套的技術創(chuàng)新,而這已經成為大型養(yǎng)豬企業(yè)當前和未來幾年,生死存亡、能否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安身立命之技,全新的技術方案,已經呈現出更加光明的未來!
控制豬只感染,清除病毒也尤為重要,閆之春老師總結為如下五點:(1)高效準確的采樣及鑒別診斷的檢測方法,準確地在形成大量感染前檢出陽性豬;(2)病毒傳播速度慢,有一定的處理空間;(3)能夠有效阻止已感染豬只的群內傳播,能夠盡快把易感豬“無害”清除移離;(4)環(huán)境污染不難清除;(5)能夠有效且經濟地阻止新的感染。
閆之春老師50分鐘演講從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發(fā)生與發(fā)展到豬場如何防控、凈化非洲豬瘟病毒等方面徐徐展開,經驗加實踐,理論和干貨的分享模式讓養(yǎng)豬人更加堅定恢復了生產的信心! 轉自:獸醫(yī)資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