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00|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龍蝦的養(yǎng)殖技術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7-9-28 16:5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龍蝦養(yǎng)殖技術
形態(tài)特征  小龍蝦體型粗壯,甲殼厚,呈深紅色。體表披一層尖硬的幾丁質外殼,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共21節(jié)組成,頭胸部稍大,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胸部有步足5對,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fā)達成為很大的螯,雄蝦的螯比雌蝦的更發(fā)達。小龍蝦尾部有5片強大的尾扇,雌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害攻擊時,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傷害。
  生活習性  小龍蝦對水環(huán)境要求不嚴,在PH值為5.8~8.2,溫度為—15℃~40℃,溶氧量不低于1.5毫克/升的水體中都能生存,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能自然越冬。最適宜小龍蝦生長的水體PH值為7.5~8.2,溶氧量為3毫克/升,水溫為20~30℃。
  小龍蝦喜溫怕光,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光線強烈時即沉入水體或躲藏到洞穴中,光線微弱或黑暗時開始活動,通常抱住水體中的水草或懸浮物將身體側臥于水面,并有掘洞的習性,掘的洞穴深度在50~80厘米。
  食性  小龍蝦是雜食性動物,各種鮮嫩水草、水體中的底棲動物、軟體動物、大型浮游動物、魚蝦尸體及同類尸體都是其喜食餌料,人工投喂的飼料也很喜食。幼體第一次蛻殼后開始攝食浮游植物及小型枝角類幼體、輪蟲等。小龍蝦比較貪食,餌料不足時會同類相殘,以大吃小,正蛻殼或剛蛻殼的軟殼蝦最易被殘食。
  繁殖習性  小龍蝦一年多次產卵,在天然環(huán)境中9~12月齡性成熟,已達性成熟的個體重一般為30~100克。交配季節(jié)一般在4月下旬至7月,群體交配的高峰期在5月,一年可產卵3~4次,每次產卵300~800粒。交配前雌蝦先進行生殖蛻皮,約2分鐘即可完成蛻皮過程。交配時雌蝦仰臥水面,雄蝦位其上以螯足鉗住雌蝦前螯,步足抱住雌蝦將交接器插入雌體,交配時間10~30分鐘。交配后3~10小時,雌蝦開始產卵,受精卵粘附在腹肢上進行發(fā)育。胚胎發(fā)育長短與水溫高低密切相關,水溫較高孵化時間短,水溫較低則孵化時間延長。一般5~8周后孵化出幼體。
  蛻殼與生長  小龍蝦是通過蛻殼來實現體重和體長生長。蛻殼后,新的殼體于12~24小時后即硬化。蛻殼與水溫、營養(yǎng)及個體發(fā)育狀況密切相關。幼體一般4~6天蛻皮一次。如果水溫高、食物充足,則蛻皮間隔時間短。在水溫適宜、餌料充足的條件下,蝦苗經3~4個月的生長,體長可達8~12厘米,體重15~20克,最大可達30克以上。

  苗種繁育正當時親蝦選擇  可在上年9~10月或當年3~4月選擇親蝦。親蝦宜挑選10月齡以上、體重30~50克、附肢齊全、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軀體光滑、無附著物、活動能力強的個體,雌雄蝦比例為2∶1或1∶1。雌雄螯蝦在外形上特征明顯,容易區(qū)別——達性成熟的小龍蝦群體中,同齡蝦雄性個體明顯大于雌性個體;體長相近的蝦,雄性的螯足粗大,螯足兩端外側有一明亮的紅色軟疣,雌性螯雄蝦的生足相對較小,大部分雌蝦在螯足上沒有軟疣,即使有顏色也偏淡;殖孔開口在第5步足基部,雌蝦生殖孔開口在第3步足基部;性成熟的雌蝦腹部膨大,雄蝦腹部相對狹小一些。
  親蝦培育  親蝦培育池一般采用土池,面積視規(guī)模而定。池水深0.5~1米,池埂寬1.5米以上。建好進排水系統,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搭建防逃墻。親蝦培育池須水源充足、水質清鮮無污染,溶氧高,特別是強化培育期間的水體溶氧量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池中開挖一些小溝渠,方便收集蝦苗時操作。親蝦放養(yǎng)前15天,每畝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消毒,同時施入500~800公斤腐熟的畜禽糞培肥水質。然后,經過濾(防野雜魚入池)注入新水,在池內放入供蝦攀緣棲息的隱蔽物,如樹枝、樹根、竹筒等,并移栽一些水草,水草面積約占培育池面積的1/3。
  親蝦放養(yǎng)密度應適當,通常9~10月份選留的親蝦每畝放養(yǎng)100~150公斤,3~4月份選留的親蝦每畝放養(yǎng)80~100公斤。放養(yǎng)前用3%食鹽水浸浴蝦體10分鐘。培育期間要加強飼料投喂,可投喂新鮮水草、豆餅、麥麩或配合飼料,并添加一部分動物性飼料,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腳料等。日投喂量:3月份為親蝦體重的2%~3%,4月份為4%~5%,5月份為6%~8%,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傍晚投餌量占70%。同時加強水質管理,視水色、透明度及天氣情況加水和排水。一般每隔10~15天換水1次,每次換池水的1/3。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20~25克化水全池潑灑1次,以保持良好水質,促進親蝦性腺發(fā)育。
  繁殖與孵化  4~5月,水溫達18℃以上時,親蝦便開始交配。交配時,雄蝦將精子排入雌蝦的納精囊內,并保存到產卵前。受精卵在雌蝦腹部附肢游泳足的剛毛上孵化為稚蝦,適宜孵化溫度為22~28℃。水溫在18~20℃時,孵化期為30~40天;水溫在25℃時只需15~20天。稚蝦孵化后在母體保護下完成幼蝦階段的生長發(fā)育過程。稚蝦一離開母體,就能主動攝食,獨立生活。當發(fā)現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蝦出現時,應及時采苗。
  蝦苗培育  苗池以20~40平方米、水深0.6~0.8米的水泥池為好,也可選擇面積1~3畝、坡比1∶2、水深0.5~1米的土池,水源須充足,水質較好,進、排水方便,建好防逃設施,進行池塘消毒(方法與親蝦培育相同)。新建水泥池要先去堿再消毒,然后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500公斤,培育天然餌料。池中除設置樹根、竹筒、網片等物外,還要投放一定數量的沉水及漂浮植物,供稚蝦攀緣棲息、蛻殼和隱蔽。稚蝦放養(yǎng)量一般為每平方米150~230尾,注意同池中蝦苗規(guī)格保持一致,并選擇晴天早晨或陰天投放。
  放養(yǎng)后第1周,可投喂磨碎的豆?jié){,每天喂3~4次。第2周開始,以投喂小魚蝦、螺蚌肉、蚯蚓、蠶蛹等動物性飼料為主,適當搭配玉米、小麥、鮮嫩植物莖葉等混合粉碎加工成的糊狀飼料,早、晚各投1次,晚上投喂日餌量的70%。日投飼量為:早期每萬尾稚蝦0.25~0.40公斤,以后按池內蝦體重的10%左右投飼。具體投喂量要根據天氣、水質和蝦的攝食量靈活掌握。
  培育過程中,每7~10天換水1次,每次換池水1/3,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體用生石灰20克化水全池潑灑1次,以調節(jié)水質和增加水中游離鈣的含量,提供稚蝦在蛻殼生長時所需的鈣質。幼蝦經25~30天培育,通過5~8次生長蛻殼,體長達3厘米時,即可轉入成蝦池養(yǎng)殖。
建好池塘養(yǎng)成蝦池塘要求  池塘須水源充足,永質良好,進、排水方便,面積一般為3~5畝。池埂要有一定坡度,且為避免小龍蝦掘穴外逃,池埂寬應在1.5米以上,并在池埂四周設置0.5米高、內壁光滑的防逃墻或防逃板。池塘中間搭建一些泥埂,為小龍蝦創(chuàng)造打洞穴居場所。注意泥埂兩頭不與池埂相連,泥埂長約為池長4/5,埂寬1米以上,埂高出水面5~10厘米。池水深以0.8~1.5米為宜,最好是中間水深,四周有淺灘,池底放置樹根、竹筒等。放養(yǎng)前嚴格消毒,每畝施腐熟的畜禽糞300~500公斤。池內種植占池塘面積30%的水草,如苦草、輪葉黑藻、鳳眼蓮、水浮蓮、水花生等,便于小龍蝦蛻殼時躲避敵害侵襲及棲息。
 幼蝦放養(yǎng)  幼蝦放養(yǎng)主要采取3種模式。二是夏季放養(yǎng),以放當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蝦為主,放養(yǎng)時間在7月中下旬,每畝放規(guī)格0.8厘米以上的稚蝦3~4萬尾。二是秋季放養(yǎng),以放當年培育的大規(guī)格蝦苗或蝦種為主,放養(yǎng)時間在8月中旬至9月。蝦苗規(guī)格1.2厘米左右的,每畝放2.5~3萬尾。蝦種規(guī)格2.5~3厘米的,每畝放1.5~2萬尾。三是冬春放養(yǎng),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以放養(yǎng)不符合當年上市規(guī)格的蝦為主,每畝放100~200尾/公斤的蝦種1.5~2萬尾,經過冬春兩季養(yǎng)殖,到6~7月起捕上市。
  幼蝦要求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傷無病、活動力強,且同一池塘放養(yǎng)規(guī)格要一致,一次放足。放養(yǎng)前,先將幼蝦裝進塑料盆內,往盆里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內水溫與池水溫度接近,再按盆內水量加入3%~4%的食鹽水浸浴消毒5分鐘,然后將幼蝦沿池邊緩緩放入池中。放養(yǎng)時注意避免曝曬。若是從外地購運回的蝦苗,離水時間長以致有些蝦出現昏迷現象時,應將幼蝦放在水盆中暫養(yǎng)20分鐘再放養(yǎng)。
  飼料投喂  可直接投喂絞碎的雜魚、螺蚌肉、蠶蛹、蚯蚓、屠宰場下腳料及米糠、豆餅、麩皮、南瓜、山芋和鮮嫩水草等,也可投喂蝦用配合飼料,但要保持飼料粗蛋白質含量在25%以上。
  7~10月水溫適宜,是蝦的生長在季,此時日投飼量以蝦吃飽、吃完、不留殘餌為準,一般按動物性飼料占蝦體重8%~12%、干飼料或配合飼料占蝦體重3%~5%投喂。飼料投在池邊淺水中,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1次,晚上投餌量占60%~70%。其余季節(jié)每天投喂1次,于日落前后進行,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2%~5%。小龍蝦的游泳能力較差,活動范圍較小,且具有占地的習性,因此投飼要堅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此外,飼料投喂須注意天氣晴好時多投,高溫悶熱、連續(xù)陰雨天或水質過濃則少投;大批蝦蛻殼時少投,蛻殼后多投。
  日常管理  堅持每天巡塘,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適時追肥,蝦苗放養(yǎng)1周后,每畝施腐熟的畜禽糞50~60公斤,養(yǎng)殖中后期每隔半月每畝施發(fā)酵好的糞肥15~20公斤,保持池水呈豆綠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5厚米左右。經常注換新水,高溫季節(jié)每隔5~7天換水1次,平時每隔15~20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20%~30%,保持池水pH值在7~9之間,溶氧量大于4毫克/升。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和改良,每隔15天每畝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水全池潑灑1次,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或消毒王0.5~0.6克對水全池潑灑,在養(yǎng)殖中后期每月每立方米水體用光合細菌5~6克、底質改良劑40~60克對水全池潑灑,以保持良好水環(huán)境。
捕撈上市  小龍蝦生長速度較快,經3~5個月飼養(yǎng),成蝦規(guī)格達到30克以上時郎可捕撈上市。捕撈方法很多,有蝦籠、撒網、拉網或干池捕捉等。捕撈來取捕大留小的方法,達不到上市規(guī)格的繼續(xù)留池飼養(yǎng)。須注意的是,在捕撈前防病治病要慎用藥物,否則將影響小龍蝦回捕率、商品蝦質量及養(yǎng)殖效益。
病害防治
 由于小龍蝦養(yǎng)殖剛剛起步,加之在粗養(yǎng)條件下發(fā)病較少,研究小龍蝦蝦病害的時間也較短,目前對許多問題尚未完全了解,特別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療。對待蝦病應立足于“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下面介紹幾種小龍蝦常見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爛鰓病
  爛鰓病病原為細菌,癥狀為病蝦鰓絲發(fā)黑,局部霉爛。
  防治方法:經常清除蝦池中的殘餌、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體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質被污染。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潑灑,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二、黑鰓病
  黑鰓病主要是由于水質污染嚴重,蝦鰓絲受霉菌感染引起。癥狀是鰓由紅色變?yōu)楹稚虻稚?,直至完全變黑,鰓萎縮,病蝦往往伏在岸邊不動,最后因呼吸困難而死。
  防治方法:保持水體清潔,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調節(jié)水質?;疾∥r用3%~5%的食鹽水浸洗2~3次,每次3~5分鐘,或用亞甲基藍10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潑灑。
  三、爛尾病
  爛尾病是由于小龍蝦蝦受傷、相互殘食或被幾丁質分解細菌感染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蝦尾部有水泡,邊緣潰爛、壞死或殘缺不全,隨著病情的惡化,潰爛由邊緣向中間發(fā)展,嚴重感染時,病蝦整個尾部潰爛掉落。
  防治方法:運輸和投放蝦苗蝦種時,不要堆壓和損傷蝦體。飼養(yǎng)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勻,防止蝦因飼料不足相互爭食或殘殺。發(fā)生此病,用茶粕15~20克/立方米浸液全池潑灑;或用生石灰5~6公斤/畝溶水全池潑灑。
  四、聚縮蟲病
  聚縮蟲病病原為聚縮蟲,癥狀為蝦難以順利脫殼,病蝦往往在脫殼過程中死亡,幼體、成蝦均可發(fā)生,對幼蝦危害較嚴重。
  防治方法:徹底清塘,殺滅池中的病原體。發(fā)生此病可經常大量換水,減少池水中聚縮蟲數量。
  五、纖毛蟲病
  纖毛蟲病常見病原有累枝蟲和鐘形蟲等。纖毛蟲附著在成蝦和蝦苗的體表、附肢和鰓上,大量附著時會妨礙蝦的呼吸、活動、攝食和脫殼,影響生長。尤其在鰓上大量附著時,影響鰓絲的氣體交換,會引起蝦體缺氧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注意蝦池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經常換新水,保持水質清新。用3%~5%的食鹽水浸洗病蝦,3~5天為一個療程,或者用25~30毫克/升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洗4~6小時,連續(xù)2~3次。信陽市水產局
成蝦捕撈
當成蝦到達30g/只以上時,即可捕撈上市。捕撈放法多采用地籠捕撈,捕大留小。小龍蝦在11月份,水溫低于15度就會鉆洞冬眠,這是就較難捕獲,一直要持續(xù)到次年3月份,水溫回升到15度以上,小龍蝦才蘇醒,鉆出洞穴攝食時,方可捕撈。

冬季暫養(yǎng)
為獲取更好的效益,可進行成蝦冬季暫養(yǎng)。暫養(yǎng)池以水泥池為宜,單個面積20-60平方米,池深0.8-1.2m,灌水0.6-1.0m,以長方形為好,寬度不超過6m,以便于搭塑料大棚。池底應鋪墊20-30cm厚的腐殖泥,池中懸掛網卡,放置水花生等水草,池上搭塑料棚,大棚薄膜上蓋草席,增加保溫性能。10月份,從籠捕的成蝦中挑選個大體能好的,生活力強的放入暫養(yǎng)池,暫養(yǎng)量不超過16Kg/m。暫養(yǎng)期間應加強管理,棚內溫度以3-8度為宜,低于3度部分體弱蝦開始死亡,高于10度應拿開網卡。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5-1 19:34:30 | 只看該作者
能不能說得更加詳細的呀,在稻田龍蝦養(yǎng)殖可不可以還能養(yǎng)殖別的水產物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5-4 11:10:5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你好我家里有個200多平米的院子我現在荒廢了,現在我利用起來,人工做個池塘養(yǎng)點龍蝦,樓主你看行不行,我QQ:175766105樓主有時間的話希望能賜教,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0-5-10 01:52:34 | 只看該作者
理論上養(yǎng)龍蝦是不錯,但現在技術還是不成熟,賺錢的很少,主要是技術要求高,很難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10-5-10 12:09:42 | 只看該作者
我認識養(yǎng)小龍蝦的人很多,真正穩(wěn)定賺到錢的很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0-6-23 12:11:42 | 只看該作者
:wenti:寫的是很清楚,但是現在小龍蝦供不應求,怎么還不賺錢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14:3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