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胃變位是指皺胃的正常解剖學位置發(fā)生改變。一般分為四胃左方變位和右方變位。其中左方變位是指四胃的一部分通過瘤胃下方移到瘤胃左側與左腹壁之間。右方變位又稱為四胃扭轉,是指四胃從正常的解剖位置以順時針方向扭轉到瓣胃的后上方,置于肝臟與腹壁之間。在獸醫(yī)臨床上,絕大多數(shù)病例是左方變位,而右方變位占1/5左右。大多數(shù)四胃變位病例是在產后5—6周發(fā)病,但65%左右的病例是在產后8天內發(fā)病。其中成年高產奶牛的發(fā)病率高于低產奶牛,犢牛、青年牛和育成牛偶有發(fā)生。
四胃變位的確切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一般認為前胃遲緩,精料過多,運動不足、跳躍、翻滾及懷孕、分娩等因素,以及酮血癥,生產癱瘓,牛妊娠毒血癥,子宮內膜炎、乳房炎等能導致胃腸弛緩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四胃變位。
四胃變位的主要臨床癥狀與診斷要點,因變位方向不同而不同。
當四胃左方變位時,奶牛一般先有明顯的胃腸病癥狀,表現(xiàn)為前胃遲緩、食欲減退、或時好時差;反芻時有時無,時好時壞;瘤胃蠕動時強時弱;糞便時干時稀,時多時少,一般呈黑棕色。個別奶牛輕度臌氣。隨著病情發(fā)展,飲水量明顯減少,食欲廢絕;多數(shù)病牛伴有酮血癥,尿中有大量泡沫。一般體溫正常,呼吸8—10次/分。病久則兩側肷窩明顯凹陷,消瘦,精神沉郁,有的病牛左腹后下方比右側突出。
除上述癥狀外,最具有診斷意義的癥狀是在左側第7—8肋間至倒數(shù)1—2肋間甚至左肷窩、肘關節(jié)水平線上、下,可聽到范圍不等到因四胃蠕動形成的流水音或叮鈴的灌注音。有的病牛這種聲音高朗清晰,頻頻出現(xiàn);有的病牛這種聲音低沉而細碎,間斷出現(xiàn),需仔細分辨。在有些病例,在聽診時結合叩擊最后幾根肋骨,可在左肷窩或右肷部聽到明顯的“鋼管音”。聽診心臟時,初發(fā)病或重劇病例奶牛,心率較快,可達90—110次/分;病程較長者,心音低沉,心率較慢,一般為38—45次/分。直腸檢查可觸摸到瘤胃背囊明顯右移,有時可觸及到臌氣明顯的四胃。
當四胃右方變位時,癥狀比較急劇,往往呈急性或亞急性經(jīng)過。發(fā)病時奶牛突然拒食,腹痛劇烈,起臥不安,呻吟努責,回頭顧腹,后肢踢腹,出現(xiàn)反復臌氣現(xiàn)象;心率達120—150次/分,甚至更快;右側腹部明顯膨脹。聽診時,叩擊肋骨有明顯的“鋼管音”。在三胃區(qū)周圍聽診可聽到明顯的流水音。拳擊腹部,振水音明顯。病程稍長,病牛精神沉郁,常臥地不起,伸頸、呻吟,眼球明顯下陷,粘膜發(fā)紺,呈現(xiàn)脫水或休克癥狀。糞便呈黑糊狀或便中帶血。觸壓三胃區(qū),病牛比較敏感。直腸檢查可觸到緊張而膨大的四胃,內充氣體或液體。如果治療不及時,常于1—4天內死亡。個別病倒因出現(xiàn)四胃穿孔,病情急劇惡化而很快死亡。根據(jù)上述癥狀,一般容易做出診斷。
四胃變位可采用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其中保守療法包括藥物療法和滾轉療法,藥物治療可采用緩瀉劑、制酵劑,促反芻等藥物,促進胃腸運動與排空,使皺胃變位恢復。但—般情況下,藥物治療效果不夠理想。滾轉療法適用于奶牛四胃左方變位的治療,如果運用恰當,可以達到治療目的。有資料介紹滾轉療法治愈率達14%左右,但復發(fā)率高,而手術療法既適用于左方變位,又適用于右方變位,而且見效快,治愈率高。特別是四胃右方變位,其發(fā)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一旦確診,應盡早施行手術。居資料介紹,手術治療四胃變位成功率達95%左右。
[ 本帖最后由 szhilei 于 2007-10-25 10:33 編輯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