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丁基氫醌( teriary butyl hydro quinone ), 又名叔丁基對苯二酚,簡稱 TBHQ 。分子式 C 10 H 14 OP 2 ,相對分子量 166.22 。
作用及特點:
① TBHQ是較新的一種酚類油溶性抗氧化劑。自1972年美國FDA(食品醫(yī)藥管理局)批準TBHQ作為食品抗氧化劑以來,由于其高效、安全及其它的優(yōu)良性能,迅速受到許多國家同行的重視。我國在1991年也批準使用TBHQ(但飼料中未批準)。
② TBHQ與BHA、BHT和PG等常見的合成抗氧化劑相比,具有明顯的綜合優(yōu)勢,尤其是在抗氧化性能、安全性、不呈異味和不與金屬離子顯色等方面。大量試驗表明,TBHQ對大多數(shù)油脂,尤其是對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比BHA、BHT和PG要好。在多數(shù)植物油中添加0.02%的TBHQ,保護因數(shù)是3 ~5 ,而其它幾種抗氧化劑的保護因數(shù)大多在 3 以下。
③ 經(jīng)多年的研究,未發(fā)現(xiàn) TBHQ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用含TBHQ的飼料長期喂養(yǎng)大鼠,證實TBHQ不會在機體內積聚,經(jīng)腸胃吸收后迅速代謝,以葡萄糖醛酸苷共軛物等形式在尿液排出,因而殘留量很低,最高只有4 ~5mg/kg 存在于脂肪中。 TBHQ 的安全性已由 FAO/WHO 作出全面評價,屬于安全的 A ( 1 )類。
④ TBHQ加入油脂、食品或飼料以后,不會給產(chǎn)品帶進異味或異臭。在非堿性條件下,TBHQ遇鐵、銅等離子也不形成有色物質。
⑤ TBHQ除有抗氧化作用,還對食品和飼料兼有良好的抗菌效果。0.02%的TBHQ對枯草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chǎn)氣短桿菌等細菌,對黑曲霉、黃曲霉、雜色曲霉等霉菌,對啤酒酵母、畢赤皮膜酵母、異形漢遜酵母等酵母菌,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氯化鈉對TBHQ抑菌有增效作用。BHA另也有一些抑菌作用,得遠不如TBHQ。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