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結腸癥(Megacolon)是指正常結腸功能的喪失而導致的罕見的糞便積留和結腸擴張。任何機械的或機能性的阻塞均可導致該病,如骨盆或骶骨段脊神經(jīng)病變、家族性自主神經(jīng)機能異常、骨盆腔狹窄、飲食不慎使糞便中有骨頭、石塊、毛團等。雖然巨結腸常由先天性條件引發(fā),但常作為后天形式發(fā)生在貓身上:①由結腸平滑肌廣泛的、持久的機能障礙所致,這種平滑肌被看做是維持肌間正常功能的肌絲;②腸管節(jié)律性遭到破壞而引起的頑固性便秘。其中大多數(shù)病例在發(fā)病初期采用保守療法,如灌服液狀石蠟油、用溫水或開塞露等進行灌腸。但對于糞便積留過多、結腸擴張過大的貓,保守治療往往無效。以往采取手術切開結腸取出便秘糞結,一段時間后即又復發(f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國外有資料報道手術切除病變的巨結腸,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國內(nèi)尚未查到相關手術切除巨結腸癥的報道。
一、基本情況
(一) 病例來源
便秘約6個月,病初灌腸可排出少量糞便,近3周內(nèi)灌腸所排便越來越少,近1周幾乎無糞便排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少量飲水(二) 臨床診斷
詢問病史,注意患貓有無反復排便動作,但無糞便排出;排便時間間隔是否時間過長;平時的飲食習慣;患貓近期就診前是否有食欲不振和嘔吐癥狀。腹部觸診結腸擴張,堅硬。血常規(guī)及生化檢查有助于確定機體的功能狀況,預測麻醉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采取一些必要的預防措施,并對預后進行評估。X光片對于該病具有確診意義,X光片顯示結腸高度擴張,大部或全部結腸內(nèi)存有大量糞便。
二、手術治療
?。ㄒ唬?手術器材
常規(guī)腹腔手術器械。
(二)術前準備
1.禁食 根據(jù)身體狀況決定,禁食的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一般要求禁食12小時,禁水3小時。
2.全身檢查觀察其整體狀態(tài),判斷體質(zhì)的強弱;判斷其精神狀態(tài)、運動及體態(tài)有無異常,聽診其心跳、呼吸音,判斷有無異常。溫度計涂適量紅霉素軟膏潤滑,檢測直腸內(nèi)溫度,觀測有無發(fā)熱。血常規(guī)、生化指標是否支持手術。若患貓因排便困難而食欲下降,甚至廢絕的,可以在術前和術中進行補液,以提高身體功能。
?。ㄈ┞?醉
因手術所需時間較長,考慮到患貓術前狀態(tài),以上4例手術全部采用吸入麻醉方法。首先用舒泰作為誘導麻醉劑,2mg/kg體重,靜脈注射。貓進入麻醉狀態(tài)后,選擇合適的氣管導管,打開貓的口腔,拉出舌頭,使會厭向前移,然后用喉鏡壓住舌根,充分暴露聲門裂。將涂過潤滑劑的氣管導管經(jīng)聲門裂插入氣管至胸腔入口處。此時,可用毛發(fā)放在導管口,觀察是否有氣流出入導管,也可以直接壓迫胸部,有氣流隨壓迫而出,以檢查導管是否在氣管里。用注射器給導管上的氣囊充氣。在導管后段于切齒后方系上繃帶,固定在上頜處,以防滑脫。將導管接上吸入麻醉機(英國產(chǎn)penlong麻醉機),麻醉藥為異氟烷。
?。ㄋ模┦?術
1. 解剖位置
結腸表面平滑、無獨特的結構,以短的結腸系膜連結于腰下部,自回盲口起始,沿十二指腸內(nèi)側前行,稱為右側結腸(升結腸),至胃的幽門部和其后部的小腸袢與前腸系膜動脈之間彎向左側,稱為橫結腸;再彎向后方,沿左腎腹內(nèi)側后行,稱為左側結腸(降結腸),于骨盆前口斜向體中線,移行為直腸。
主要血管:①腸系膜前動脈:在腹主動脈起始處后方起于腹主動脈(有時與腹腔動脈同起于一短干),經(jīng)左右膈肌腳之間向下向后延伸,末段延續(xù)為回腸動脈。主要分支有:回盲結腸動脈即回結腸動脈,分出右結腸動脈、回結腸動脈的結腸支及腸系膜回腸支后,移行為結腸中動脈。分布于結腸、盲腸、回腸和腸系膜。②腸系膜后動脈較細,在第4~5腰椎腹側起于腹主動脈,在結腸系膜中分為結腸左動脈和直腸前動脈。結腸左動脈。沿降結腸向前伸延,末端與結腸中動脈吻合,分支分布于降結腸。
2. 手術通路
仰臥保定,常規(guī)腹部備皮,消毒,患貓手術切口定位于臍孔后2cm,腹中線切口向后至恥骨聯(lián)合切開皮膚,根據(jù)貓的體型大小,切口為6~8cm,以充分暴露術野。
3. 打開腹腔
用生理鹽水紗布墊保護切口創(chuàng)緣,將大網(wǎng)膜移向右側,顯露結腸。沿升結腸向前找到盲腸,沿降結腸向后找到直腸或結腸擴張明顯縮小處,并顯露整個擴張的結腸,用浸有生理鹽水的紗布鋪于顯露的結腸上以保護腸管、隔離術部。
4. 結扎腸系膜血管的選擇
在盲腸、結腸起始部的腸系膜上找到回盲結腸動脈,沿回盲結腸動脈找到結腸右動脈,并在腸系膜將此血管進行雙重結扎,然后在結扎線之間剪斷血管與腸系膜。
結腸中動脈供應部分橫結腸和部分降結腸,沿結腸系膜找到此條血管,同樣進行雙重結扎后在結扎線之間剪斷血管與腸系膜。
結腸左動脈血液供應降結腸,可根據(jù)結腸病變的長度,決定是否需要結扎此段血管。
5. 部分結腸切除
先將準備切除的部分擴張的升結腸、全部橫結腸和部分降結腸與結腸腸系膜分離,這時用手術刀片在橫結腸的背側面做一與腸蠕動方向相同的約4cm的切口,將糞便切割成塊狀后用無菌紗布塊捏住由切口處取出,取出時注意不要將糞便的碎屑掉入腹腔內(nèi)。待全部或大多數(shù)糞便取出后,用腸鉗夾住有血液供應的升結腸擴張部后1~2cm處,用手術剪剪一45°斜面。將此部向后拉向降結腸,由于切除結腸較多,要考慮斷端吻合時腸管不宜牽拉過緊,以及縫合時腸管的張力。以降結腸和升結腸斷端剛好可以吻合在一起為宜,用腸鉗夾住降結腸預切口后2cm,用酒精擦拭兩斷端殘留污物。
6. 腸管端端吻合
助手扶持并將兩腸管斷端對齊,若大小不一,可用手術剪進行適當?shù)男藜簦瑱z查擬吻合的腸管有無扭轉(zhuǎn),在兩斷端腸系膜側距腸斷緣0.5~1cm處,用絲線將兩腸壁全層做10~15cm長的牽引線,在腸管背側用同樣方法另作牽引線,固定兩斷端,以便縫合。采用連續(xù)縫合法縫合腸壁全層后,用加抗生素的生理鹽水沖洗腸管和腹腔,手術人員更換手套,更換創(chuàng)巾和手術器械。再用倫伯特氏縫合法縫合漿膜基層。撤除腸鉗,檢查腸吻合處是否密閉,腸管是否通暢。
7.閉合腹腔 用3/0的可吸收線進行肌層及皮下脂肪的縫合,皮膚結節(jié)縫合。
8.術后護理
?、傩g后第2天可試探性給予清潔的飲水,禁食3天,第4天后可給予少量的流質(zhì)食物。根據(jù)排便情況,1周后逐漸恢復飲食。術后前3天每天給予輸液,以便補充體液。②根據(jù)動物全身狀況用抗生素5~7天。③術后注意傷口的干燥,有無滲出物等。④術后3周內(nèi)盡量飼喂易形成軟便的食物,如酸奶、白薯、營養(yǎng)膏等。
?。ㄎ澹┬g后并發(fā)癥的處理
1. 急性腹膜炎
由于手術過程中無菌處理不當,或結腸切開部位與周圍隔離不佳,導致結腸內(nèi)污物落入腹腔所引起,可通過穿刺方法抽出滲出液,用生理鹽水加抗生素沖洗腹腔。并全身應用抗生素。
2.腹瀉 結腸主要功能為吸收水分,大部分結腸切除后,水分吸收能力減弱,從而導致腹瀉甚至水樣便。
3.便秘
在手術時保留擴張的結腸過多,使得結腸的形態(tài)無法恢復至較正常狀態(tài),仍有部分糞便或混有毛團的糞便經(jīng)過降結腸時難以進入到直腸內(nèi)。
三、小 結
實施貓巨結腸術治療的4例病例術后近期與遠期(6個月)觀察,未出現(xiàn)急性腹膜炎癥狀和再次便秘癥狀。2例在升結腸處盡可能保留有4~8cm結腸的貓,術后排便較正常,排便次數(shù)正常,糞便成形,硬度眼觀適中。另2例在手術時無法保留升結腸而全部切除升結腸的貓,經(jīng)常排棗核樣便,便稍軟,并且排便較正常貓頻繁。另其中3例術前體質(zhì)較好、精神狀態(tài)較佳的貓,術后恢復期較短,術后輸液3天,術后第2~3天表現(xiàn)出有食欲,另1例術前食欲廢絕的貓輸液5天,一直人工飼喂營養(yǎng)膏,術后第8天拆線時表現(xiàn)出一點食欲。這4只貓在術后均有體重輕微的減輕,但在正常體重范圍內(nèi),體質(zhì)佳,精神狀態(tài)好。
貓巨結腸癥經(jīng)手術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①手術人員良好的無菌素養(yǎng)對于減少急性腹膜炎的術后并發(fā)癥,以及患貓的術后康復至關重要。②4例病例中,可見留有少部分升結腸有利于水分的吸收,因此手術時根據(jù)巨結腸癥的狀況盡可能的多保留一些結腸,使糞便更接近正常形態(tài)。③本病應做到盡早診斷和必要時盡早手術切除病變結腸,以免發(fā)生全身反應,如嘔吐等癥狀時再進行手術使恢復期延長。 |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