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疾病防控] 一例肉犢牛血痢的診療與體會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5-22 22:5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反芻獸的胃腸炎疾病是指發(fā)生在真胃和腸黏膜及其深層組織的炎性病變。犢牛時常發(fā)生該病,經常表現出精神不振、腹瀉等臨床癥狀,但引起的犢牛血痢卻較為少見。急性出血性胃腸炎影響了犢牛消化道對營養(yǎng)物質的正常消化與吸收,造成其生長、發(fā)育障礙?,F把由沙門氏菌引起的犢牛急性出血性胃腸炎的診治情況報告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2007年4月份,某肉牛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的1頭120日齡的犢牛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呼吸加快,反芻減弱,腹瀉,糞便稀薄,呈灰黃、灰白色,內含少量未消化的凝乳塊。由當地獸醫(yī)治療2d,療效不佳。并且,此時病畜已經開始排出血性糞便,于發(fā)病后的第3天經過詳細的問診、對病畜的全身檢查并結合流行病學,首先懷疑為犢牛副傷寒,并及時制定了合理的施診方案,采取了輸液、肌注等一系列治療措施。后經實驗室診斷初步確診為由沙門氏菌引起的犢牛出血性胃腸炎,經4d的治療,病畜病情好轉并趨于正常。
    2 臨床癥狀
    2.1 視診
    病畜精神沉郁,眼球下陷,鼻鏡干燥,流黏液性膿液,眼結膜發(fā)紺,頭低耳耷、磨牙,呻吟,行走無力,步態(tài)不穩(wěn),腿部肌肉顫抖,時而腹痛,表現回頭顧腹,有時用后蹄踢腹,起臥小心,食欲降低,反芻減弱,飲欲增加,尿少,體溫升高至40.5℃,呼吸增數,腸音亢進,排糞呈噴射狀,糞便稀薄如水、腥臭,呈暗紅色,內含大量黏液、血凝塊和組織碎片,隨病程發(fā)展,排糞量少,次數增多,出現里急后重,此時病牛嚴重脫水、消瘦。
    2.2 聽診
    瘤胃蠕動音弱波短、低沉,次數減少(約40次/h);腸音高朗,蠕動次數增加,能聽到明顯的流水聲;心跳減弱,次數降低(約60次/min);呼吸增數(約42次/min)。
    2.3 觸診
    觸診右腹部病畜敏感,呈躲閃狀;沖擊式觸診右腹下部時,無振水音。
    3 實驗室檢查
    3.1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
    用接種環(huán)采取病畜的新鮮糞便適量,用生理鹽水等倍稀釋后,采用劃線法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平板上,置37℃的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然后用滅菌接種環(huán),挑取其中的無色光滑、半透明、圓形、隆起、邊緣整齊的可疑菌落,置于玻片上。火焰固定后,經革蘭氏染色法染色,鏡檢,發(fā)現呈革蘭氏陰性的兩端橢圓的小桿菌。
    3.2 球蟲卵囊鏡檢
    用接種環(huán)從新鮮排泄物中挑取小塊的組織碎片,經生理鹽水洗滌后,置于玻片上用高倍鏡鏡檢,未發(fā)現球蟲的裂殖體和裂殖子。
    4 診斷及治療
    依據對病畜的發(fā)病調查、飼養(yǎng)管理情況分析、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并結合流行病學的特點,診斷為犢牛沙門氏菌型出血性胃腸炎,并采取以下治療措施。
    4.1 強心補液,退熱,維護心臟功能
    10%安鈉咖10mL、復方維生素B 20mL、安乃近25mL、10%葡萄糖生理鹽水400mL,混合后,加溫至38℃,1次靜注,1次/d,連用2d。
    4.2 抗菌消炎,止血,阻止體液流失和敗血癥的發(fā)生
    5%葡萄糖生理鹽水400mL、硫酸慶大霉素50mL、維生素K330mL、維生素C20mL,混合后,加溫至38℃,1次靜注,1次/d,連用4d。
    4.3 糾正機體的代謝性酸中毒
    5%葡萄糖生理鹽水250mL、5%碳酸氫鈉溶液200mL,混合后,加溫至38℃,1次靜注,1次/d,連用2d。
    4.4 收斂、止瀉、抑制細菌的繁殖和腸內容物發(fā)酵
    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mL(肌注),1次/d,連用2d:0.1%高錳酸鉀溶液300mL(口服),1次/d,連用2d;磺胺脒0.1~0.2g/kg(口服),2次/d,連用4d。
    以上措施中的4.1、4.3到第3天開始用5%氯化鈉溶液和10%安鈉咖代替(5%氯化鈉溶液300mL、10%安鈉咖10mL,混合后,加溫至38℃,1次靜注,1次/d,連用2d),以促進瘤胃運動,提高犢牛的吮乳量和采食量。經過4d的治療,犢牛血痢停止,糞便成形,病情好轉。
    5小結與體會
    5.1 勤于觀察,對疾病做到“五早”
    “五早”即早預防,早發(fā)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由于犢牛是副傷寒的帶菌者,當氣候驟變,衛(wèi)生及飼養(yǎng)管理條件差時,機體抵抗力下降,這樣會使病原菌乘機侵入血流中,并在其內部大量增殖,引起菌血癥,導致犢牛發(fā)病。因此,早預防,早發(fā)現就顯得尤為重要。
    5.2 注意疾病的鑒別診斷,及時準確地查找病因
    牛的胃腸炎疾病發(fā)病原因復雜,疾病類型也多種多樣,如營養(yǎng)性胃腸炎(如由飼料搭配不當、飲冷水、吃冰凍飼料等引起)、中毒性胃腸炎(如由農藥、霉變飼料等引起)、生物性胃腸炎(如由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引起)。確診前需分清是營養(yǎng)性胃腸炎還是傳染性胃腸炎,還需分清是原發(fā)性胃腸炎還是繼發(fā)性胃腸炎。因此,要依靠仔細檢查、全面分析,根據科學的診斷方法和診斷依據,正確查找疾病的原因,為制定出相應正確的施診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礎。
    5,3 制定正確的施診方案
    通過對病畜發(fā)病時間、發(fā)病原因、臨床癥狀等因素的綜合分析,制定正確的施診方案。在對病畜進行治療時一般采取的原則是:發(fā)生營養(yǎng)性胃腸炎時,加強管理,尋找出發(fā)病原因并消除:發(fā)生中毒性胃腸炎時,先需用洗胃或投服瀉藥等方法將毒性物質排出體外:發(fā)生傳染性胃腸炎時,發(fā)病初期,先將腸內容物泄下,然后再止瀉;若在發(fā)病后期,直接止瀉即可??傊?,依據病情的不同,采取相應的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的措施,制定合理科學的施診方案。以該病畜為例,當犢牛發(fā)生出血性胃腸炎時,胃腸黏膜的被覆上皮變性,局部上皮壞死、脫落,消化道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層大量小血管破損,造成大量血液進入消化道,使機體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和體液的大量流失,從而出現犢牛的心力衰竭和嚴重脫水:當血液進入消化道中時,與腸腔內容物相混,易堆積產酸、發(fā)酵,再加上由于腹瀉引起腸腔中堿性物質的大量流失,使血漿中的酸性物質增加,形成機體的代謝性酸中毒;致病菌隨脫落的消化道黏膜上皮間隙和破損的小血管從腸道中侵入血液循環(huán),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形成菌血癥甚至敗血癥。因此,針對以上對犢牛病情的分析,采取了強心補液,抗菌消炎:止血,收斂止瀉,阻止腸道內容物發(fā)酵產酸;抑制機體副交感神經興奮,減緩胃腸蠕動;糾正機體代謝性酸中毒的綜合性治療方案。
    5.4 排除其它疾病的干擾
    由于牛的胃腸炎疾病和其他疾病在臨床癥狀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如腸扭轉、腸套疊等都可以出現血痢,這樣在確診時就要注意胃腸炎與這些疾病的鑒別診斷。因此,可以采取觸診、腹腔穿刺、直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手段,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擾。
    5.5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保持牛床和牛舍衛(wèi)生、干燥,加強通風換氣,盡量消除各種不良因素,維護機體健康;加強對飼料的管理,防止發(fā)霉變質,保證飼料、飲水的清潔衛(wèi)生,嚴禁飼喂有毒食物;若母畜患有乳房炎時,在對母畜治療的同時,應停止犢牛的吮乳。發(fā)病期間,應將病畜及時隔離,并對其活動場所進行消毒。另外,加強對母畜和犢牛的護理,尤其加強對母畜乳房的護理,供給病畜充足潔凈的飲水和柔軟易消化的飼草,盡快促進病畜的康復。平時嚴格加強獸醫(yī)防疫工作,定期進行疫情檢查,定期對牛舍及其活動場所進行消毒,防止疾病的發(fā)生和傳播。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4 20:1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