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攪拌是制作TMR的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TMR的質量及其飼喂效果好壞的關鍵。對TMR攪拌的管理關系到TMR日糧能否發(fā)揮其應有的優(yōu)勢作用,是應用TMR技術成功獲得最大效益的基礎。
1. 原料的準確稱量。
稱重元件會因頻繁的使用經過一定的時期可能會有所偏差,一般對稱每月校正一次,以便保證稱量的準確。簡單的校正方法為:攪拌機四角各放50kg重的袋子,讀出重量;然后當裝滿1/3、1/2、滿時四角再各放50kg重的袋子,稱子讀數是否增加200kg。
2. 原料水分準確:
全混合日量的水分最佳含量為35%--50%,偏濕其采食量就會受到限制,偏干其適口性就會受到影響,采食量也要受到限制,因此至少每周測一次原料水分,確保配置全混合日糧時足量的干物質。如果TMR水分太低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加一些糖蜜或水來補充。
3. 攪拌設備選擇:
TMR飼料攪拌車是TMR攪拌的最佳選擇,常見的TMR混合攪拌車有立式、臥式;牽引型攪拌車、固定型攪拌車等,都配有電子稱重、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系統(tǒng),可集取各種粗飼料和精飼料以及飼料添加劑以合理的順序投放在TMR飼料攪拌車混料箱內,通過絞龍和刀片的作用對飼料切碎、揉搓、軟化、搓細經過充分的混合后獲得增加營養(yǎng)指標的全混日糧。
4. 投料準確:
每批原料投放應有記錄,并進行審核,一般每批原料添加量不少于20kg。
5. 攪拌時間:
最后一批原料加完后再攪拌4-5分鐘。攪拌過長,TMR太細,有效纖維不足;攪拌時間過短,原料混合不勻。過度攪拌比攪拌不足危害更大。若攪拌超出5分鐘則攪拌的長度明顯縮短,粗纖維的結構成分受到破壞降低其效能。通常攪拌時間分配表如下:(參考)
組分及類別 | 苜蓿 | 干草 | 玉米 | 豆粕 | 添加劑 | 青貯 | 混合 | 分配 | 合計 | 時間(分鐘) | 4 | 4 | 2 | 2 | 1 | 3 | 4-5 | 5-10 | 25-30 |
6. 攪拌順序:
通常,投料一般遵循比重從小到大的順序的依次投入。例如:甘草—>精料—>顆粒粕類—>青貯—>糟粕、多汁類飼料。然而,攪拌車性能的不同和被攪拌的飼料類型多種多樣,因此最好的選擇是參考生產廠家的建議說明來操作。
7. 攪拌細度:
用顆粒震動篩測定,頂層篩上物重應占樣品重的6-10%。
8. 切割長度:
切割長度不宜過短,一般要保證青貯料中有15%--20%的長度超過4厘米, 以便有適量的足夠的長度的青干草來促進反芻咀嚼以刺激瘤胃緩沖。
9. 攪拌容量:
一般攪拌容量占總容量的90%,可達到最佳攪拌效果。
10. 干草均勻度:
若TMR中的均勻度不高其中的甘草易被母牛挑出,使母牛專挑吃較細的精料而發(fā)生酸中毒。
11. 料腳觀察:
料腳細度、成分應與TMR一致,且不能超過TMR飼喂量的2%,同時至少要保留有1%的料腳以確保奶牛完全采食。
總之,如果TMR沒有恰當的攪拌就去飼喂奶牛最好的日糧配方也將導致奶牛的不良表現和產生健康問題。為了避免攪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 ,提高TMR的攪拌管理水平勢在必行。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