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59|回復: 7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新特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8-7-1 21:4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以生長速度降低、飼料利用率降低、食欲減退、咳嗽、呼吸困難為特征的疾病,雖然總體死亡率不高,但可嚴重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目前,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一是表現為混合感染的病原體較前幾年有所變化,病原體為肺炎支原體、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2型圓環(huán)病毒(PCV-2)等的感染為主,再結合其它的細菌繼發(fā)或混合感染。二是發(fā)病時間的改變,表現為斷奶后各個階段的豬均可發(fā)病,即從斷奶后2周開始,一直到育肥期都可以發(fā)生呼吸道疾病綜合征。

  1.肺炎支原體、PRRSV及PCV-2的相互作用
     造成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混合感染的病原體很多,有細菌和病毒,有時甚至有寄生蟲(如弓形蟲)。以前認為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主要病原體為肺炎支原體、PRRSV和豬流感病毒等,但自從發(fā)現PCV-2,特別是發(fā)生斷奶后多系統衰弱綜合征以來,其主要病原則轉變?yōu)榉窝字гw、PRRSV和PCV-2和豬流感病毒。據臺灣學者在德國漢堡召開的第18屆IPVS上發(fā)表的資料表明,PCV-2是最主要的PRDC病原體,其次為多殺性巴氏桿菌和肺炎支原體。詳細數據清參閱表1。
     表1、與PRDC相關的病原體的流行率

病原體

陽性比例的數量

PCV2

123

89.8%

多殺性巴氏桿菌

115

83.9%

肺炎支原體

113

82.5%

沙門氏菌

61

44.5%

PRRSV

28

20.4%

胸膜肺炎放線桿菌

28

20.4%

鏈球菌

13

9.5%

流感病毒

2

1.5%

     雖然上表顯示了豬場不同病原體在PRDC發(fā)生中的流行率,但不同國家、地區(qū)間病原體的流行率差別很大。如泰國豬場的PRDC主要由PRRSV和肺炎支原體引起。
     以前認為,PCV-2的致病力不強,只有結合PRRSV才能致病,但現在已經發(fā)現PCV-2單獨感染也具有明顯的致病力,可以顯著破壞脾臟和淋巴結內的淋巴細胞,導致淋巴細胞數量下降,造成免疫抑制。
     PRRSV是一種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后可以產生病毒血癥,除引起繁殖障礙外,尚可以引起全身淋巴系統,特別是肺臟巨噬細胞的破壞,導致嚴重的免疫抑制,從而促進了包括肺炎支原體、鏈球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在內的等多種病原體感染。最近幾年的PCV-2與PRRSV也有顯著的協同作用。
     去年的高熱?。ㄓ址Q無名高熱或高熱綜合征)又一次證明了PRRSV的致病作用,大部分發(fā)病豬的體內均可分離或檢測到PRRSV,而且也發(fā)現,PRRSV在不斷變異,并且已經具有更強的致病力了,不僅出現了嚴重的呼吸道癥狀,而且又引起了種豬的繁殖障礙,甚至各個階段豬的嚴重死亡。
     反過來講,肺炎支原體一方面可以破壞呼吸道的局部清除病原體的能力,使得細菌性病原體嚴重繼發(fā)感染;另一方面,通過研究發(fā)現,肺炎支原體可以調制肺臟局部的免疫應答,使肺泡巨噬細胞的的功能發(fā)生改變,從而促進了PRRSV的感染,延長了PRRSV感染的時間,加重了PRRSV造成的損失。
     最近的研究表明,肺炎支原體還可以促進PCV-2的感染。美國學者研究發(fā)現,在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RDC)的臨床病例中,經常發(fā)現肺炎支原體與PCV-2混合感染,而不一定有PRRSV或流感病毒的存在。PCV-2的抗原經常發(fā)現于有肺炎支原體感染誘導增生的支氣管周圍淋巴組織區(qū)域。PCV-2/肺炎支原體的混合感染模型本身表明,PCV-2或肺炎支原體單獨感染只能引起輕微的一過性呼吸道疾病和病變,但如果二者混合感染,可導致嚴重的與PRDC和PMWS一致的呼吸道疾病癥狀和病變。

     2.目前PRDC的發(fā)病特征
     經典的PRDC發(fā)生于18~20周齡,因而稱為18周齡墻。我國2003年以前的PRDC可以發(fā)生于生長豬階段,即12~15周齡,此時主要的病原體為肺炎支原體、PRRSV以及豬流感病毒。而目前的發(fā)病可以在斷奶后的2~3周開始發(fā)生(即40~50日齡前后),也可發(fā)生于轉群后的2周內。關鍵問題是PRRSV的感染時間,以及應激反應發(fā)生的時間。
     如果PRRSV感染發(fā)生于斷奶前后,則PRDC的發(fā)病時間可以在斷奶后2~3周;如果PRRSV感染發(fā)生于保育舍的后期,或轉群后,則PRDC可發(fā)生于生長階段的前期。因此不同的豬場發(fā)病時間不同,發(fā)病的嚴重程度和損失不同。而應激反應可顯著降低豬的抵抗力,促進感染的發(fā)生,可以發(fā)生于任何階段,但最常見的是斷奶、轉群和混群應激,抵抗力下降時發(fā)生感染,而經過長短不一的潛伏期,就可表現出癥狀。
     PRDC的臨床癥狀與感染的主要病原有關,如果以肺炎支原體為主,則主要的癥狀為長時間的咳嗽,而以PRRSV為主的感染則引起以呼吸加快、呼吸困難為主的癥狀。若以流感病毒感染為主,全群豬發(fā)病突然,出現呼吸極度困難、發(fā)熱的癥狀。但目前的呼吸道疾病一般是混合感染的,有時很難區(qū)別哪一種病原為主。如臺灣2003年末一個豬場發(fā)生的斷奶仔豬呼吸道病的主要病原體為流感病毒、PCV-2和肺炎支原體。
     另外,波蘭學者研究發(fā)現,在發(fā)生呼吸道癥狀的豬場中,67%發(fā)生了鏈球菌的感染,在有肺炎病變的肺臟中,鏈球菌的檢出率高達43%。其實去年的高熱病在很大程度上是與PRDC的病原混合感染有關,導致嚴重的死亡。當然這些死亡的豬可能還有其它的因素參與,如豬瘟、甚至新發(fā)現的病原等。

     3.呼吸道疾病病原體的傳播
     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體如肺炎支原體、PRRSV、PCV-2、豬流感病毒等可以通過氣溶膠即通過空氣傳播,但這種傳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濕度、豬舍內空氣的新鮮程度、有無混合感染等。一般情況下,肺炎支原體感染可以促進PRRSV的排放,但在生產條件下PRRSV通過空氣傳播的可能性很小。因為豬場發(fā)生呼吸道疾病傳播的影響因素很多,這些影響因素中主要包括不良的管理條件、過度擁擠、空氣質量不良等。這些因素均可刺激肺炎支原體的傳播。其主要傳播方式與其它疾病相似,都是直接接觸造成的。


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直接接觸

     不同豬場即使感染同樣的病原體,但由于飼養(yǎng)管理和環(huán)境條件不同,在保育舍或育肥舍中經空氣傳播的可能性也差別很大。若豬場飼養(yǎng)密度高、空氣流通不良,則呼吸道疾病可在豬舍內發(fā)生緩慢傳播;反之,則以直接接觸傳播為主。還有很多因素如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影響、應激反應過重、頻繁接種疫苗、營養(yǎng)物質的缺乏等均可促進病原體的傳播,加重豬場的損失。
     當然,同其它疾病的病原體一樣,一個豬場引進PRDC的病原體的主要途徑是還是通過種豬的引進,因為豬是所有豬病的傳染源。在引進豬后半年左右,豬場就有可能發(fā)生某一種傳染病,在一定的時間內,豬場就變得不再穩(wěn)定了。最近幾年出現的新病幾乎都是通過引種引進的,如PRRS、PCV-2、回腸炎等。

     4.PRDC的控制措施
     因為PRDC的發(fā)生既有感染的因素,又有營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以及豬舍環(huán)境的因素,因而,應該采取綜合性措施加以控制。
     有資料表明,肺炎支原體可以在保育舍內緩慢傳播,但這種傳播是可以通過良好的通風和保溫以及降低飼養(yǎng)密度加以減輕或預防的。所以最近一位泰國養(yǎng)豬專家指出:豬場任何疾病造成的損失,80%是由于飼養(yǎng)管理不善造成的,而不是疾病本身。因此飼養(yǎng)管理是豬場控制疾病和降低損失的法寶。
     種豬群可以采用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保持豬群PRRS的穩(wěn)定。即種源場的PRRS狀況應該與本場的PRRS狀況相似,即要求門當戶對,這樣就沒有對PRRS特別敏感的豬。在后備母豬階段通過適應程序使后備母豬發(fā)生血清轉化。具體可以將PRRSV陽性的保育豬、育肥豬或淘汰的母豬與后備母豬混合(時間為2周左右),這一程序必須在配種前2個月之前完成,否則容易造成流產等繁殖障礙問題。當母豬群的PRRS狀況比較一致時,其后代的母源抗體水平比較均一,很少會發(fā)生PRRSV的水平傳播。
     免疫:豬場可以通過肺炎支原體疫苗的免疫接種來預防。最近韓國、泰國的學者指出,某些公司推薦的肺炎支原體免疫程序存在問題,即1周齡和3周齡接種的免疫效果不理想。研究發(fā)現,比較理想的接種時間為3周齡和5周齡。肺炎支原體免疫可以減輕PRRSV的感染,預防PRDC;但PRRSV感染又可干擾肺炎支原體的免疫。如果在肺炎支原體免疫前可染PRRSV,則肺炎支原體的免疫效果明顯降低。所以如果發(fā)生斷奶后早期感染PRRSV,則最好不在5周齡接種肺炎支原體疫苗。也應考慮支原體疫苗中佐劑對PCV-2感染的促進作用。
     如果在斷奶后短時間內發(fā)生,說明感染的比較早,或混合感染更嚴重,建議使用自家組織滅活疫苗,但不應成為豬場的常規(guī)免疫的疫苗。
     至于PRRS的免疫,現在仍存在爭議,但筆者傾向于接種弱毒疫苗,因為臨床研究發(fā)現,滅活苗的保護左右非常有限。有些豬場使用PRRS滅活疫苗沒有出現問題,不一定是疫苗本身的作用,可能與自身管理好或豬場PRRS狀態(tài)穩(wěn)定有關。發(fā)生嚴重問題的豬場一定要接種PRRSV活苗。筆者不贊成使用歐洲毒株的疫苗,因為中國還沒有歐洲毒株。美洲株既有進口的,又有國產的,當然豬場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如感染情況、財力等)選擇。
     藥物預防和控制:由于PRDC的發(fā)生是病毒/細菌(包括支原體)混合感染的結果,所以用藥必須選擇廣譜的或藥物組合。目前豬場常用的藥物組合為枝原淨100ppm、金霉素300ppm、阿莫西林400ppm;也可使用枝原淨100ppm、氟苯尼考60ppm;或加康500克/噸料,使用時間是在母豬產前、產后各連用1周;仔豬斷奶后連用14天;保育舍轉群后連用1周。這一藥物組合基本上可以控制絕大多數呼吸道細菌性病原體的感染。
     但由于PRDC發(fā)病過程中豬的采食量下降,通過飼料給藥治療時,必須提高用藥劑量,或者通過注射的途徑給藥,否則達不到藥物的治療劑量。
     值得注意的是,疾病預防不能完全依賴藥物,因為藥物的作用是有限的,當然再好的藥物也需要合理使用。疾病的預防也不能完全依賴疫苗,因為不是所有疾病都有疫苗,而且每一種疫苗的保護率也不是100%。疾病預防的關鍵是改善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飼養(yǎng)管理水平提高了,豬場發(fā)病率降低了,豬場員工的信心和積極性提高了,就會向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為民 + 1 【通過審核】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8-7-2 11:58:25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一句話總結:現在呼吸系統疫病,病毒感染導致器官組織和細胞內正常代謝發(fā)生嚴重紊亂,危害性遠大于細菌單純感染。
板凳
發(fā)表于 2008-7-4 16:35:4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資料太好了 一句話總結的到位
地毯
發(fā)表于 2008-7-29 16:17:35 | 只看該作者
這是誰的資料,有證據么? 強調用肺炎支原體疫苗,是廣告么? 在實際生產中肺炎疫苗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其中談到“豬場任何疾病造成的損失,80%是由于飼養(yǎng)管理不善造成的”這是推掉責任吧?把什么都往管理上推?
5
發(fā)表于 2008-8-8 11:09:38 | 只看該作者

出處

數據有出處嗎?
6
發(fā)表于 2008-8-8 15:45:58 | 只看該作者

深呼吸

資料中的數據不錯,但“加康500克/噸料,使用時間是在母豬產前、產后各連用1周”值得推敲,氟苯尼考產前是不可以用的。
7
發(fā)表于 2008-8-8 16:31:28 | 只看該作者
在實踐中,呼吸道綜合征用藥物控制的效果都不是太理想,改善管理條件確實很重要
8
發(fā)表于 2008-12-12 14:39:14 | 只看該作者
優(yōu)秀的疫苗還是有作用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5 08:2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