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希望:浮腫的恐龍
甲忠生
一頭插著資本翅膀的巨獸回來了,它一副殺氣騰騰的樣子,信誓旦旦地宣稱要“成為世界級農牧企業(yè)”。持著在資本市場席卷到的資金,它橫沖直闖,一口氣吞下許多個昔日騷擾它的對手。一時間,巨獸變成了恐龍。但,這似乎是一頭浮腫的恐龍。
“有正大的地方,就有希望”
“有正大的地方,就有希望?!睋?jù)說,這句希望飼料早年的廣告語,曾被鬧得沸沸揚揚的,引發(fā)飼料業(yè)第一場“口水戰(zhàn)”。它揭開了謝氏家族和劉氏家族之間精彩的競爭序幕。
1988年,創(chuàng)業(yè)6年、已成為遠近聞名“鵪鶉大王”的劉永好出差廣州,偶遇廣東農民排隊搶購正大豬飼料的情景,驚嘆之余,大受啟發(fā)。通過這個剛剛露出水面的“尖角”,劉永好隱隱約約看到深埋在水底下的飼料“冰山”。從廣州回四川后,劉永好給他的三位兄弟描繪了豬飼料的前途。劉氏兄弟經過認真研究,果斷放棄鵪鶉養(yǎng)殖,投身飼料業(yè)。
1989年4月,希望自行研發(fā)的乳豬全價顆粒飼料——“希望1號”問世。1990年元月,希望飼料的銷量就一下子躥升到了4000噸,超過正大成都公司的銷量,而那一年希望的總銷量是6萬噸;1993年,希望全年銷量達到了15萬噸,一下子躍居四川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qū)第一位;1994年底,希望集團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經發(fā)展到27家,成為一家能與正大分庭抗禮的集團企業(yè)。自此,正大一統(tǒng)飼料天下的壟斷局面被徹底打破。
盡管希望成立時中國仍遍地是機會,但已經沒有像正大那種不需要投錢做營銷,照樣能賣得紅紅火火的機會。在與正大的搏弈中,希望取勝的關鍵是營銷技巧:
首先,希望緊跟正大的步伐。正大這艘巨輪憑借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優(yōu)勢在中國飼料海洋上乘風破浪,希望緊緊跟隨其后,便可輕松愉快地借勢前進。
其次,希望定價比正大低。一開始,由于希望自行設計、自行裝配設備,費用就節(jié)省了70%,因此同等質量的飼料,希望比正大每噸便宜60元。
最后,希望會到處打小廣告。希望飼料一面世,劉永好就馬上租了一臺刻印機,帶著小廣告下了鄉(xiāng),在每家每戶豬圈都貼上廣告。之后,又做墻壁廣告。最初的廣告語是“養(yǎng)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后來是“吃一斤長一斤,希望牌奶豬飼料就是精”。那個時候,這種廣告方式成本低,效果特別好。
新希望脫穎而出
1995年5月15日,劉氏兄弟把希望集團極端模糊的產權劃分得清清楚楚:老大劉永言創(chuàng)立大陸希望公司,老二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公司,老三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劉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1997年,劉永好在四川南方希望公司的基礎上,抽出10家公司組建了新希望集團。1998年3月11日,4000萬新希望農業(yè)(000876)股票在深圳掛牌發(fā)行,新希望共獲得26,752萬元的融資。
中國飼料行業(yè)在結束了“黃金時期”后,于90年代末期進入過渡競爭期,銷售利潤和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稀釋,為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新希望進行多元化擴張。劉永好開始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資本運營,從金融到房地產、乳業(yè)、旅游,再化工、醫(yī)藥,都留有新希望的足跡。
多元化擴張
進軍金融
1996年1月12日,由新希望劉永好等人牽頭的中國民生銀行在北正式掛牌,經叔平任董事長,劉永好為副董事長。隨后,2002年民生保險組建,總股本8億,其中新希望集團投資6,000萬元。2002年2月新希望順利進入福建聯(lián)華信托投資公司,并以1.3億的出資成為第二大股東。同年8月,新希望的子公司四川南方希望還以20,002萬的出資獲得金鷹基金管理公司20%的股權。
另外,2003年初,新希望在金融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以5.6億元在上海組建新希望投資公司,由劉永好的女兒劉暢領導,并將民生銀行的股份置入其中。
涉足房產
暴利的房地產行業(yè),當然逃不出劉永好的視野,1990年他曾放棄選擇海南房地產機會,因為那時泡沫太大。房市于在1996、1997年開始降,1998年是房產降至最低潮,新希望適時而入,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在成都買下418畝地,進行規(guī)模房地產開發(fā)。這個叫做錦新城的住宅項目,建筑面積達40萬平方米,總投資12個億,當年在成都名噪一時。如今,新希望房地產開發(fā)的高中檔城市住宅面積已超過100萬平方米。
投資乳業(yè)
2001年,新希望斥資10億元殺入乳業(yè),它的起點是陽平乳業(yè),也正是這家公司使它認識到乳業(yè)巨大的利潤空間,于是開始一連串的收購,到2002年新希望旗下已有11家乳品企業(yè)。經過收購,新希望乳業(yè)由一片空白變成了全行業(yè)第四名,在中國南方是僅次于光明乳業(yè)的第二大乳業(yè)企業(yè)聯(lián)合體。
炒作旅游
2002年1月,劉永好與桂林市陽朔簽訂了八公里遇龍河以及遇龍河畔303畝土地50年經營權的框架協(xié)議,拿下了遇龍河及河畔303畝土地經營權。之后,劉永好又繼續(xù)與陽朔方面談近2000余畝的陽朔兩大公園和陽朔一家賓館的相關合作事宜,因為“月亮山”、“美女梳妝”等著名景點均在此范圍內。劉永好說,這是志在必得,若不拿下,就是前功盡棄。經過艱辛談判,雙方定于2002年4月15日簽訂陽朔兩大公園及一家賓館50年的租賃協(xié)議。
試水教育業(yè)
2007年7月,新希望斥資1.5億元收購大西南IT培訓教育知名品牌——“五月花”51%的控股權。之后,成立四川希望教育產業(yè)集團,加快挺進教育業(yè)的步伐。新希望計劃在5年內,投入20億元巨資,通過收購整合民辦高等院校和興辦高等職業(yè)院校,打造“職教王國”,力爭在3-5年內,成為在國內具有相當規(guī)模和較高辦學水平,并能在海外上市的民辦教育機構。
其他產業(yè)
新希望發(fā)起了一家以生產北藥的上市公司——雙鶴藥業(yè)(600062),雖然只持有3.4%的股權,但還是成為了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并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
新希望與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等組建的成都華融化工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高品質氫氧化鉀化工企業(yè)。新希望旗下企業(yè)生產的磷鈣產品在中國排列第二位。
2000年,新希望又相繼收購了有IFC(國際金融公司)參股的華融化工65%的股權和四川科訊多媒體有限公司24%的股權。
多元化之災
新希望在多元化擴張中,除了金融、化工方面取得較大成功外,其他方面均不盡如人意,有些處于半死不活狀態(tài)。
新希望乳業(yè)雖然經過3年多的整合后,但11個兼并收購的乳品企業(yè)還是一盤散沙,換了兩批人后,不僅沒有得到改善,還因為管理戰(zhàn)略的失誤,在2003年、2004年、2005年中國乳業(yè)大發(fā)展的年頭失去了最好的戰(zhàn)機,導致了今天的新希望乳業(yè)整體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
房地產方面,劉永好已明確表態(tài)短期內不愿追加投資。實際上是競爭不過萬科、合生創(chuàng)展等專業(yè)房地產商。旅游方面經過一番炒作后,不了了之。燃氣、科技方面早已收手。
就連曾盛極一時的飼料業(yè)也被荒廢了。目前,新希望只有在四川和山東還保持明顯優(yōu)勢,云南、貴州、廣東只能算是勉勉強強,其他地方做得一敗涂地。尤其是在豬料方面,敗得更慘,國內許多新希望的飼料企業(yè)現(xiàn)在只能靠生產禽料、魚料來維持生存。柳州佳好、桂林希望、贛州希望等早已面臨關門,南寧國雄、玉林希望、韶關希望淪落到靠生產鴨料來生存的地步……
王者歸來
2005年,在多元化道路上迷失方向多年的新希望回歸老本行。它一回來,就顯得不同凡響,提出了“成為世界級農牧業(yè)”的目標,并四處出擊,通過合縱連橫,構建一條龐雜的產業(yè)鏈條。
2005年4月,新希望以3個億的現(xiàn)金收購了六和46%的股權;2006年底,新希望先后分兩次投資總計1.029億元,收購河北千禧鶴60%的股權。隨后,新希望通過六和入股陜西石羊,還又動用大約1.22億資金相繼投資建立河北、遼寧、江蘇的千喜鶴肉類食品公司,進而搭建起新希望屠宰、加工業(yè)務生產能力網絡。
2007年10月30日,新希望擬出資1億元在河北寬城縣投資成立“河北新希望農牧有限公司”, 主要從事規(guī)?;纳i繁育養(yǎng)殖及其配套服務,為千喜鶴提供生豬源。接下來,新希望還計劃4年內在四川和山東投資建設兩個核心豬場以及20個純種擴繁場,支持合作伙伴建立180個“父母代”豬場、600個母豬飼養(yǎng)區(qū)、1200個標準化的養(yǎng)殖園區(qū)。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未來5年內,新希望將進行10億元的投資,主要投向農牧業(yè)?!?br />
如今,新希望集團旗下的飼料企業(yè)達170余家,每年銷售點收入200億元的銷售,生產銷售飼料600萬噸,全國的市場占有率從約4%提高到了6%,成為中國第一、亞洲第二、全球第七位的飼料加工企業(yè)。
這樣看起來,新希望回歸后變得很強大了,簡直是農牧業(yè)中的“巨無霸”。不過,看一個企業(yè)厲害不厲害,既不是看它的規(guī)模有多大,也不是看它的市場占有率有多高,而是看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多強??纯葱孪M陲暳鲜袌錾瞎?jié)節(jié)敗退的跡象和在乳品市場上半死不活的狀態(tài),就知道它的競爭力并不強。
可見,新希望的大,不是靠自己的經營打造出來的,而是由資本鼓吹出來的,由六和等被收購、參股的企業(yè)支撐的。這是一種“浮腫”的大,是一種“大而不強”的大。
一個因在資本上獲得成功而一度荒廢飼料的企業(yè),現(xiàn)又挾著資本重新殺回飼料業(yè)來了。但今非昔比,如今的農牧業(yè)已是高手如云,不像當年那樣僅僅靠機會和膽量就能取勝。新希望能再創(chuàng)造新的奇跡呢?一切取決于它的本事。
新希望的優(yōu)劣勢分析
新希望憑著獨特的眼光和超凡的膽量,在農牧業(yè)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又在金融領域頗有建樹。但隨后,它的老本行——飼料業(yè)卻嚴重敗退,而高調進入6年的乳業(yè)現(xiàn)在又遇生存危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飼料業(yè)和乳業(yè)都是需要精細化管理和深度營銷才能取勝的,而這兩方面正好是新希望的短板。
可見,新希望優(yōu)勢在“有眼光”和有“有膽量”,今天多了一項“有資金”;它劣勢是缺乏“精細化管理”和“深度營銷”,今天多了一項“務實精神”。因此,新希望十分適合搞資本運營,不太適合做實業(yè)。
事實也如此,一個能在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企業(yè)多半是不合適做實業(yè)的,前有德隆之車可鑒。正如一頭巨獸插上翅膀并試飛成功后,當它在飛行中遇到障礙物而重新回到地面爬行時,它會受不了這份苦。因為爬行太累了,太慢了,絲毫沒在空中飛行那種快感。于是,根本不用受這份苦的它,很快又會展翅高飛。
斷不了的資本緣
作為民生銀行發(fā)起人和倡導人的劉永好,在2006年7月16日的民生銀行新一屆董事長第一次會議中意外落選,業(yè)界一時嘩然??蓛H僅8個月,劉永好就殺了回來。2008年3月19日,民生銀行公布新一輪私募結果,該公司私募的20億股股票中,新希望系獲配4.1億股,其持股比率提高到9.3%,保持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今天的民生銀行總資產已經從最初的13.8億元的總股本,發(fā)展到超過1,400億,年純利潤增長60%,是中國內地最具活力、負債率和壞賬率最低的銀行。而這只用了不到7年的時間?,F(xiàn)在劉永好有一個愿望,就是要用50年的時間,使民生銀行發(fā)展成為匯豐銀行那樣規(guī)模的國際金融機構。
劉永好的女兒劉暢,1980年生,16歲遠赴美國求學,2002年獲MBA學位回國,在新希望和東方希望的支持下,開始參與民生銀行的生意。未來權杖會否遞到劉暢手上?劉永好答,要看“她的造化”:如果劉暢有意愿又有能力就沒話說,如果兩者缺一,對劉暢對企業(yè)都不好。據(jù)了解,劉暢擅長資本運營,一度直接或間接持股民生銀行、新希望和金鷹成長基金等,并且在投資領域屢有大手筆。劉永好對劉暢提出從2002年起“十年內不要出現(xiàn)在媒體面前”的要求。因此,即便2006年潤將劉暢放入首份內地女富豪十強名單中,劉暢也從未公開發(fā)表言論。父親用良苦的目標是什么,可想而知。
劉永好曾說:“七、八千人搞飼料,年利潤兩個億;七、八十人搞產地房,年利潤兩個億;七、八個人搞金融,年回報至少兩個億?!边@句話透露出他對飼料、房產和金融的態(tài)度。
從中國宏觀經濟環(huán)境、農牧業(yè)的特點、新希望經營現(xiàn)狀以及劉永好的家庭情況等四個方面分析,我們可這樣的猜測:在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yè)”的夢想即將落空后,擅長資本運營的劉暢有一天得到“造化”,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帶領新希望在金融領域再續(xù)輝煌的篇章。
新希望殺回農牧業(yè),并沒有錯,錯的是它扮演投資者和經營者的雙重角色。一個已烙上資本烙印、缺乏精細化管理和深度營銷的企業(yè),很難在高風險、低利潤、日漸成熟的農牧業(yè)里獲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它受不了打“持久戰(zhàn)”那份苦。
當然,如果劉永好能找到一批懂得精細化管理和深度營銷的職業(yè)經理人,并放棄經營權,只做投資人(如經營六和那樣),那么,“新希望成為世界級農牧企業(yè)”的目標指日可待。
我以為,新希望應該逐步放棄實業(yè)經營者的角色,專注扮演投資者的角色。
參考及引用文獻:
1、《赤腳首富劉永好》,新浪網;
2、《劉永好創(chuàng)業(yè)路:鵪鶉蛋孵出民生銀行》;
3、黃晨霞、陳曉平、張?zhí)扉煛稓w核化:農業(yè)“新希望”》,21世紀經濟報道;
4、潘波《20億巨資砸向教育 希望集團欲造“職教王國”》,中國飼料工業(yè)信息網;
5、《戰(zhàn)略迷失:從旭日升到新希望》。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