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7xiang7 于 2009-4-13 22:50 編輯
一、疫苗的保護[
任何疫苗的保護率都不是100%,有的客戶認為畜禽一旦打上疫苗,動物安全就有了絕對保證,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有的疫苗保護率在70%-80%以上即可生產出廠。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yè)部規(guī)定內毒棱菌(某型)菌苗保護率在75%以上即為合格。
二、畜禽機體方面
1、畜禽機體因素。注射疫苗的畜禽必須是健康無病,營養(yǎng)狀態(tài)好,品質優(yōu)良,適應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緊急接種除外)。
2、年齡因素。幼齡動物由于受到從母體被動獲得的母源抗體的抑制,它的抗體形成功能也尚未完善;老齡動物的免疫功能漸趨衰退。因而應在動物斷奶1周后或嚴格遵照疫苗使用說明進行預防接種。接種過早母源抗體會干擾弱毒苗和抑制主動免疫抗體產生;過晚免疫作用下降或消失。
3、潛伏期或其它疾病影響。動物處于某種傳染病的潛伏期,細菌和病毒已經存在于體內,這時注射疫苗尤其是弱毒疫苗,能夠促進該傳染病的發(fā)生。一些疾病也能夠影響免疫效果,如雞球蟲、雞法氏囊病、盲腸肝炎等能影響雞的免疫。
4、畜禽免疫陰性期。當初次注射疫苗時,需要經歷一定的潛伏期才能形成抗體,當再次注射疫苗時,體內殘留的抗體迅速和新引入的抗原結合,反而使原來的抗體水平下降,即出現短暫的陰性期。此時動物機體處于一種特殊的易感期,例如豬瘟弱毒凍干疫苗注射4天后即可產生堅強的免疫力,那么該疫苗注射1-4天即為豬瘟免疫陰性期,此時最易患豬瘟。
三、疫苗本身問題
1、疫苗市場混亂。買疫苗時應該找信譽好的廠家。注射疫苗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進行,注射量太小起不到免疫作用,注射量太大,抗體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即“免疫麻痹”。有的疫苗注射后有副反應,對這類問題應及時向有關專家咨詢?!?br />
2、血清型差異。有些傳染病血清型較多,如口蹄疫,至少有7個血清型。注射疫苗若沒有選用與當地流行毒相對應的血清型,免疫就會失敗。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