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防治發(fā)病情況據(jù)該豬場主介紹,該批豬有220頭,發(fā)病100余頭,在20-30日齡已進行過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lián)苗的免疫。60日齡時準備進行豬瘟細胞苗的免疫,由于雨水連綿不斷圈舍潮濕,仔豬拉稀較多而未進行。對于拉稀的仔豬也采取了積極的治療措施,但效果很不理想,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陸續(xù)死亡了10頭。確診病原后,采取了適當?shù)拇胧?,病情才逐漸穩(wěn)定,4個月后,生產(chǎn)基本正常,其間又死亡了近15頭。 臨床癥狀病豬先是拉黃色或灰色稀糞,2天后耳朵發(fā)紫,體溫升高至41.5℃-42℃,繼而在腹下、后肢內(nèi)側出現(xiàn)紫斑或黃豆大的紫點,眼瞼腫大,精神不振,扎堆、常臥地不起,最后呼吸急促,頭頸后仰,四肢呈游泳狀劃動而死亡。
病理變化主要病變是心肌、膀胱均有點狀出血;肝臟腫大,色澤變淡;脾臟腫大,部分邊緣有出血性梗死。
腎臟表面及腎乳頭都存在褐色點狀出血,個別腎臟表面出血點呈現(xiàn)典型的麻雀蛋樣;喉頭充血,部分有點狀或條狀出血;腸黏膜脫落,腸壁變薄并有出血,腸內(nèi)容物呈紅色;胃底出血;個別腸壁呈現(xiàn)水腫。
防治措施(1)對病死豬及無治療價值的豬只進行深埋處理,并用生石灰覆蓋,同時對圈舍進行徹底全面的消毒。(2)癥狀較輕的豬只于頸部一側注射5%氧氟沙星注射液0.3mL/kg體重。另一側按0.5-1.0mL/kg體重注射豬瘟高免血清,同時飲水中添加適量的電解多維。也可輔助使用一些利尿的藥物以加強毒素的排泄。(3)病豬與正常豬要進行隔離,對于正常豬進行單一豬瘟細胞苗注射免疫,4-6頭份/頭。
討論與小結(1)加強豬場的飼養(yǎng)管理,搞好圈舍的消毒工作,特別在雨水較多的夏季,高溫、高濕,不僅要搞好降溫,而且要及時通風換氣,切斷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傳播途徑。(2)定期防疫接種是預防豬瘟的有效措施,但恰當?shù)姆酪邥r間是關鍵。所以對于豬場豬瘟的抗體水平每年至少要進行兩次抗體檢測,找出豬瘟抗體水平的消長規(guī)律,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3)該豬場雖已防疫過豬瘟,但是以三聯(lián)苗來預防其效果很不理想,這樣給豬瘟病毒的感染造成了很大空間,所以對于豬瘟的預防一定要用單一的細胞苗進行注射。(4)對于疫病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同時也要選好選對藥物,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在有條件的豬場需要進行藥敏試驗,根據(jù)試驗選取敏感藥物進行治療,即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贏華牧業(yè)·曙光行動
大型豬場技術研討會巡回演講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