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19|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深度剖析朱令鉈中毒事件2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9-8-23 19:5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刑事案件背后的政治博弈:深度剖析朱令鉈中毒事件
  
  
  在前一篇帖子《從新聞傳播學和犯罪心理學角度淺析朱令案件》里面我主要解釋了兩個問題:
  1、 為什么新聞傳媒如此關注這個案子?輿論影響這么大?
  2、 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是什么?
  今天,我們更深入地分析一下朱令案件十二年來發(fā)展脈絡背后的政治力量博弈及推動作用。
  首先簡單回顧一下朱令案件的發(fā)展歷程:
  1994年11月被第一次投毒 同年12月初發(fā)病
  1995年3月被第二次投毒,同年底警方基本確定犯罪嫌疑人
  1996年 警方答復受害人家屬:只等批準,短兵相接,有對象。
  1997年4月2日孫維被刑拘并問訊8小時后放出
  1998-2004 網(wǎng)絡多有事件帖子,但幾乎沒有產(chǎn)生大的影響
  2005年底孫維發(fā)表聲明,引發(fā)網(wǎng)絡熱議
  2006年初貝志誠等相繼網(wǎng)絡發(fā)表言論
  2006年跨度全年央視采訪朱令鉈中毒事件,素材50小時
  2007年初央視及其它主流媒體相繼播出事件報道
  
  關于事件的真相,以及相關細節(jié),連篇累牘的帖子基本上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F(xiàn)在無論是當事人,還是相關人員、單位,對此都是心知肚明,不勞贅述。在此我們只想剖析一下朱令案件背后的政治博弈:這個案子為什么是這樣的一個歷程?這樣的一個歷程背后的作用力量都有哪些?
   犯罪嫌疑人從醫(yī)療診斷明確鉈中毒,警方立案偵查起就已經(jīng)完全明白,自己已經(jīng)在劫難逃了,單憑自己的力量已經(jīng)無法脫身,(這是犯罪嫌疑人原計劃里面沒想到的,因為其第一次投毒沒被發(fā)現(xiàn)),走投無路之下,只得求助于家族庇護。于是就有了其直系親屬祖父直接向最高領導人求情,從事情后來的發(fā)展來看,這個要求的是得到江*總的答應的了。所以才會出現(xiàn)1995-1996年嫌疑人逍遙自在二年。但是刑偵系統(tǒng)在此期間一直在做大量的調查取證工作,而且取得的證據(jù)是充分的,否則也不會在1997突然刑拘問訊嫌疑人。那么既然最高領導人答應的事情,為什么警方依然在調查呢?這是因為,警方面臨著受害人及其單位清華大學的壓力,警方出于職責所在必須調查,北京市公安局14處除非接到上級明確的指示(有書面依據(jù)),否則它必須得繼續(xù)調查下去,直到結案。但在此過程中,警方有一條線不能輕易越過去,那就是沒有足夠把握,它不能動人,即使有足夠把握確實需要動人了,也要經(jīng)過更高級別的批準,因為犯罪嫌疑人的背景很特殊,稍有閃失,警方將很被動。
  那么就有一個疑問,既然最高領導答應了,怎么會沒給警方指示呢?這里面就涉及到政治手腕的運用了。之所以嫌疑人的祖父能夠求情如愿,這里面有三種情況:1、嫌疑人祖父與最高領導私交甚厚,最高領導出于人情考慮放一馬。2、以前嫌疑人祖父有政治上的好處幫助過最高領導,現(xiàn)在最高領導兌現(xiàn)回報了。3、最高領導出于嫌疑人祖父政治上的影響力,為了當下或者今后一個時期政治利益上的交換而答應此事。不難推斷,最有可能的是第三種情況。做此推斷的的依據(jù),主要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高層權力結構狀況,很簡單的說兩句大家就明白了。
  當時,最高權力已經(jīng)向江*總穩(wěn)步轉移,外電當時紛紛稱九四年是其人事年,攫升了一大批高級將領,九五年又發(fā)動北京陳書記所謂的反腐戰(zhàn)。值此之際,民主黨派這一塊要以穩(wěn)定為主,嫌疑人祖父求情事情在最高領導看來實在是小事一件,當時無錫長城等集資大案、山東汽車走私、部隊經(jīng)商等烏煙瘴氣的東西太多,哪里顧得過來?如不答應,搞到海外紛傳GCD利用司法手段迫害民主黨派,那就在政治上失分太多了!反過來,如果答應,那嫌疑人祖父一定會感恩戴德,一定會有政治上的回報的。當然,孫家這么做雖然保住了孫女的性命,但一下子消耗掉好多政治資源,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嫌疑人祖父并不僅僅代表他自己,它還是一個政治集團的代表,代表著一大批人的利益,為了這一點小事消耗大量政治資源肯定不為集團內成員所認同,將來還有更多的要付出。同時,這個舉措也削弱了嫌疑人祖父所代表集團在其他方面與中*共討價還價的籌碼,肯定要在內部引起不滿,某種程度上一定影響到其后輩政治生涯的發(fā)展。
  這里邊的關鍵是九五年前后,江*總在政治上是需要嫌疑人祖父為其搖旗吶喊,至少不能添亂。因為有些事情是不能擺到桌面上來的,只能依靠某些政治派別的首腦壓下來,這是一種政治上的交換。從另一個方面講,如果江*總不答應,也可能使其他的派別兔死狐悲,可能會失去一少部分人心。用如此小的代價換來孫老爺子的感激及相應回報,在政治上是劃得來的一筆。所以說,求情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沒有代價的事情。而且,從政治手腕上來看,至少在九五年和九六年,最高首長也并沒有給孫老爺子做干凈,還是有尾巴的。否則,也就不會再有九七年提審、放人以及所謂的“上面就此案有批示”的情況出現(xiàn)。之所以留尾巴,可能是中* 共方面可能還是想再看看受害人以及輿論、清華等等社會方面的反應與影響,多一些余地,另外也可能有掌控孫老爺子方面兌現(xiàn)政治承諾的考慮。如果有人覺得中*共對民主黨派根本不必如此客氣,他們只是玩偶,該怎么做就由司法系統(tǒng)做就好了,那就是不懂政治了,這方面我們不展開討論。
  在九五年九六年這兩年順便交待一句,在孫老爺子與最高首長達成政治上的交換后,實際上下邊還有一系列的善后工作,只是這些善后工作都是順著高層這個政治交易理順下來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清華承擔支付了九五年五十萬元的醫(yī)療費,北京市政府和清華大學分別另外補償受害人家屬各二十萬元。從這個視角就可以看出,其實上上下下都明白,誰在買單,誰在背黑鍋,彼此心照不宣,否則平白無故怎么會有所謂補償一說呢。因為這個案子本身就是很簡單很單純的刑事案件,對受害人的經(jīng)濟賠償都應該由犯罪分子承擔,即便所在單位先賠償(補償本身就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了,最后也要向犯罪分子追償?shù)?。至于北京市政府補償更是根本就沒有依據(jù)的事情,那么為什么現(xiàn)實中就發(fā)生了這種咄咄怪事呢?沒有上層指示,怎么可能呢?所以,答案都在上面了。
  因此,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不要再傻乎乎的問:“為什么最高首長就答應嫌疑人祖父呢”,“嫌疑人祖父就是憑借權力上下其手”,說到底,這是一種政治利益的交換,只是孫老爺子有這個政治資源,最高首長為了國家或者本集團利益也需要這種交換,那么交易就達成了。
  首先是孫老爺子把其孫女的事情通過政治手段來解決的,因此使得事情就有了政治上的敏感性,因此也就使得公安系統(tǒng)、清華系統(tǒng)諱莫如深了。因為,經(jīng)過這么一搞,一件簡單的刑事案件已經(jīng)摻雜了政治因素在里面了,所以如果我們普通人依然按照刑案來考慮,很多事情那就永遠也解釋不清,因為運作事情的人根本就是按照另外一套規(guī)則來處理的,叫普羅大眾如何看得清?
  
  下面我們接著解讀九七年至2004年這一階段朱令案件的發(fā)展。
  世界上的事情總有其兩面性,這個定律在朱令案件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雖然,孫老爺子的安排應該說方方面都考慮到了,但隨著的推移,預先的一些估計跟現(xiàn)實產(chǎn)生了較大偏差。事情的起源就是朱令的病情。九五年九六年兩年時間的治療,沒想到朱令的病情基本上恢復無望,不光是搶救期間大筆的醫(yī)療費用,將來后半生還需要一筆堪稱巨大的醫(yī)療康復護理費用支出。而且,朱令的情況已經(jīng)到了每一天都是折磨受罪的令人痛心的地步。這個狀況不只是令家屬心如刀割度日如年,也讓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義憤填膺,所以偵破案件、抓獲兇手、還朱令以正義已經(jīng)成了了解情況的每一個人的心聲(當然嫌疑人方面除外)。在這種情況下,很自然的,受害者家屬通過種種渠道表達嚴懲兇手的意愿,有些意見已經(jīng)直接到達高層。同時,在一定范圍內也已經(jīng)有媒體關注報道此事,清華大學、公安系統(tǒng)的有正義感的人士雖然礙于單位規(guī)定或紀律要求,不能夠透露更多信息給受害人家屬,但心里都是同情朱令一家的。原因就在于事情沒有按照正常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走,另外受害人所受侵害實在是夠駭人聽聞(這一點肯定是犯罪嫌疑人始料不及的,雖然一下子把朱令毒死的想法嫌疑人是有的,但嫌疑人也沒料到結果竟然趕上呂后毒害劉邦的戚夫人的程度了)。這種侵害已經(jīng)超出民眾的心理底線了。上述這幾方面因素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力量,一種要求偵破案件嚴懲兇手的力量,包括受害人及家屬、清華大學知情師生、公安系統(tǒng)正義人士、部分傳媒力量以及一些民間人士。
  而犯罪嫌疑人這方面,由于孫老爺子在九五年底去世,力量有所削弱。所以當聽說朱家九七年上書高層領導時,意識到情況嚴重(何況當年處理是留有尾巴的)的犯罪嫌疑人及其家人,不得不使出全部力量來化解危機。這時候扛大旗的就是全國政協(xié)第八至第九屆孫*凌副主席了。
  好在有當年孫老爺子的基礎,再則孫副主席也繼承老爺子的政治遺產(chǎn),當仁不讓了,也有這個責任把事情擺平。于是,一番交鋒下來,受害者方面取得的進展就是嫌疑人被刑拘訊問8個小時,所有的證據(jù),包括口供、人證物證等全部齊備,警方已經(jīng)具備下一步進入申請批捕移送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條件。但是,顯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這方面取得的進展更大,他們的戰(zhàn)果是:高層直接批復此案停止偵查,同時指示官方媒體對此案絕對噤聲。這是發(fā)生在一九九七年的事情,能夠做到這個程度,不用多說,副主席是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的。
   實際上,客觀地想一想,至此, 孫家付出的代價已經(jīng)是遠遠得不償失了。因為本來可以有更好的方案來選擇的,舉例來說,當初老爺子只求保孫女命就可以,然后直接走司法程序只要不判立即執(zhí)行就行了(可以搞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現(xiàn)等等很多名堂的,這對孫家來說小菜一碟),在之后假釋、保外就醫(yī)等等在監(jiān)獄里面待個一兩年就出來,換個身份重新開始,如此,遠甚于孫家實際實施的方案。
  孫家的實際實施方案本來也沒有什么大錯,但是有下面三個原因造成了后面的被動局面:
  1、朱令事件的新聞性太強,轉型期的中國網(wǎng)絡媒體發(fā)展迅猛,執(zhí)政黨輿論壓力很大
  2、朱令受侵害程度超越了大眾的心理承受底線,反彈力很強,人們的良知正義感都被激發(fā)出來了
   3、總的說來中國轉型速度較快,以前的一些危機運作模式不太適應,新一屆政府又比較重視民生。
  
  因此,在江*總那一屆政府任期里面,朱令案件從九七年開始進入黯淡期。正如警方負責同志所言:“這個案子年年有人問,年年沒下文”,為什么沒下文呢? 上面說得很清楚,實際上遞上去的報告里是有結論的,但為了讓上邊批復達到保的目的,不得不說“在……..沒有提取到鉈毒…等等”,從而把此案件掛了起來(說封案應該不太準確)。
  
  如果大家敏感的話可以注意到,實際上從新政府2003年開始,幫助朱令力量就比較以前更活躍了,網(wǎng)絡上的,當然也有一些零星的媒體報道。真正出現(xiàn)轉機的標志是2005年,就在2005年年底,一篇網(wǎng)文“天妒紅顏”以及隨后而來的聲明、說明等等林林總總一大堆。大家不要小看孫*的聲明,她采取這個行動有著很深的用意,決不是某些網(wǎng)友認為的是寫給自己的老公看的。因為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從高層已經(jīng)傳出的信息是:這個案子可以重新啟動,繼續(xù)刑事偵查,直到水落石出。
  為什么在高層的態(tài)度轉變了呢?首先要明白高層的態(tài)度一定是轉變了的,否則哪家官方媒體敢于報道啊?注意到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朱令十二年”制片人朱寧說的話嗎?該部片子整整拍攝了一年,一部短短的紀錄片需要一年嗎?別的同樣片子只需素材五小時,該部片子卻40小時,修改40多遍!幾經(jīng)審查,才終于播出。2007年播出了兩次!這都是幫助朱令力量斗爭贏得高層支持的結果!記住,是斗爭?。∫驗檫@一切來之不易,這說明,高層是首肯這樣做的!否則,怎么可能播得出!在這背后是政治勢力的較量!為什么2004甚至2003年不能夠及時處理此事,答案是時機不成熟。
  在《從新聞傳播學和犯罪心理學角度淺析朱令案件》一文中我就說過,朱令案件胡*溫不可能不知道,但因為里面牽涉到政治因素,非常敏感。政界人士很可能會猜測:胡*溫是想翻案嗎?翻誰的案子?前任首長定了的事情是不是都要一一推倒重來,是不是借翻案想樹威信?。看耸虏粌H涉及孫家甚至民主黨派及海外影響,更涉及前任最高領導,處理不好,涉及到很多銜接問題,說嚴重些,可能會無端樹了好多政治上的反對派出來。即便真的翻案了,那對于孫老爺子以及孫副主席當年政治上的付出又該如何平衡呢?胡*溫會否在政治上失分,失信?今后如遇類似政治交易又該如何處理?所以說,當今最高領導逐步放開朱令案件,是承受一定政治壓力和風險的。不過,當今高層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這是我們下面討論的基礎。
  
  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屬信息比我們靈通的多,對高層的動態(tài)掌握得也非常準確及時。在知道案件必然重新啟動、繼續(xù)偵查的情況下,那就要及早應對、充分準備了。所以才有了發(fā)表聲明,刺探警方掌握的證據(jù)、訂立攻守同盟,防止信息外傳,等等一系列活動。當然幫助朱令力量這方面也在進行準備,以搜集盡可能多的證據(jù)資料。不過,在中國,一個慣例就是,高層定了調的事情,是不容置疑和插嘴的。既然要還給朱令遲到的正義,連我們這些幼兒園水平的豬腦子都看得出來,就要相信北京警方、檢方,因為一旦還原朱令案子為刑事案件,剩下的事情肯定不復雜,只要把政治因素剔除出來,那么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一個公正的結果的。
  相信這之后的政治博弈應該很簡單了,因為某一方的政治資源已經(jīng)耗費的太多了,已經(jīng)沒有再孤注一擲的東西。此外就是時勢變化,另一方也沒有交換的需求了。現(xiàn)在,朱令案件已經(jīng)成為某種意義上的一枚棋子,成了高層贏得草根民眾、知識分子及社會輿論等另外意義上的一枚政治籌碼了。而時過境遷,某些東西注定要被犧牲掉,這也是一種歷史必然。
   說到底,十二年了,也是一個輪回。
  
  附:獻給朱令的一首詩
  
  十二年過去時,記得喚醒我
  
  
  冬天來了又走
  十二年噩夢沉沉如舊
  朦朧中,呼喊張口
  我要讀書
  要做實驗
  媽媽
  請別攔我,你的手
  
  為什么眼前還是漆黑一片難見絲光如豆
  好想再撫鋼琴為同學演奏
  當民樂隊的琴聲再度響起
  媽媽
  您的令令,是否依然優(yōu)秀
  
  軍訓的朝陽照亮我的衣袖
  手挽手唱著青春之歌我們在郊游
  每一天的光陰都那么亮麗
  憧憬的理想還未能向您傾訴
  噩夢過去十二年之后
  請喚醒我
  媽媽
  令令永遠是您心頭的肉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20 收起 理由
fsrf326161668 + 2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9-8-23 21:33:49 |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怎么沒有看過這方面的報道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09-8-24 14:51:20 | 只看該作者
朱令受侵害程度超越了大眾的心理承受底線,反彈力很強,人們的良知正義感都被激發(fā)出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09-8-24 17:53:56 | 只看該作者
政治是黑暗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fā)表于 2009-8-24 21:06:2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我是蘇苓,孫維,或其他什么嫌犯,或嫌犯的爹媽,我早就活不下去了。

以前我就佩服自己的堅強,現(xiàn)在才知道,不是的,什么叫知恥為勇啊,其實,無恥的人才最堅強。因為,他們,居然還能,勇敢的活著。

佩服,佩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0-1-27 11:48:25 | 只看該作者
鉈用在飼料中可以脫毛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18:2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