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菌肽是個好東西,但是目前的技術無法支撐工業(yè)化生產。國內的抗菌肽表達產物一般都是芽孢桿菌的發(fā)酵產物,實際上不能算是抗菌肽??咕氖且环N無耐藥性的生物制品,但國內很多的專家 博士 碩士在做這個,文章發(fā)了很多,但真正轉化到生產為時尚早。
抗菌肽最初的研究來自果蠅,提取自動物組織,效果非常好。但是提取技術在生產上是行不通的,提取1g抗菌肽的成本可能要比黃金高幾百倍。所以目前各大高校、研究所都在研究用基因工程技術表達,但是遇到了瓶頸:目前用的做多的最成熟的是大腸桿菌的表達系統(tǒng),但是抗菌肽本身就可以殺滅大腸桿菌,所以用大腸桿菌必須要使用菌體內表達,而菌體內的表達經常就形成的是大量的包涵體,包涵體本身的結構已不是原來的蛋白多肽的正確折疊,所以將導致抗菌肽活性喪失。要恢復活性就要通過對包涵體進行變性、復性。這已技術如果運用到生產生,將使成本無法接受。干擾素如果變性、復性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干擾素的使用量非常低,微量即可。但抗菌肽不行,濃度低了,無法發(fā)揮抗菌作用。
另一表達體系酵母表達系統(tǒng),這是國內做的最多的了,但是酵母表達需要將抗菌肽分泌到細胞外表達,這又將導致抗菌肽的生產量迅速降低,產量無法滿足生產。還有酵母表達系統(tǒng)并不穩(wěn)定,轉化到酵母的質粒,經常就不表達了,或者表達出來的產物失去了抗菌活性,這個問題也成了困擾學界和企業(yè)的最頭疼的問題。
暫時,我還未見到任何真正的抗菌肽產品。更不用說用乳酸菌表達抗菌肽了,乳酸菌是個好東西,但乳酸菌國際上研究的都是冰山一角,更別說用它表達抗菌肽了。如果有人能用乳酸菌表達出來活性抗菌肽,這在基因工程界都是一項壯舉。
另外,抗菌肽想要完全替代抗生素難度也不小,抗生素的效果要更直接,獸藥廠家不得不為了效果而委曲求全于抗生素。即使抗菌肽的推廣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