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31|回復: 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也很重要——生意與朋友關系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06-2-21 13:3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中國社會上人與人的相處中,是一門關系學,人情人情,關系關系,人事人事。特別的對于從仕做官,經商做生意而言,這背后的回扣,受賄,拉關系,套交情,明爭暗斗,不擇手段,等等,就更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攻關關系學了。所謂有一句,“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莫出于此。 <br>
  只是,慢慢的,我開始懷疑此其中的“民間真理”已經發(fā)生變化了。畢竟,社會在進步著了,時代也在進步著了,那么,我們原來還所津津樂道的,還在抱緊著死守不變的“永恒的真理”,是否,已經隨著社會的規(guī)范發(fā)展進步,很多的事情,其實并不是我們簡單的理解,想象的那么一回事呢?或者說,其實我們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被誤導了,畢竟我們是生活在社會的低層居民,屬于還沒有富起來的一族,而真正的“社會關系學”,又不是我們所能夠接觸得到的,所以,反而真正的能夠飛黃騰達,升官發(fā)財?shù)娘L光大道,并不是我們此種人所自以為學到的那么一回事了。<br>
  當然也并不是說明著,“人類社會關系學”的已經消失,而人的境界變得高尚起來。恰恰相反,正如社會的變得更加文明,更加進步,但并不意味著,那犯罪,罪惡等就會從地平面上消失的那樣,世界永遠是在運動變化著的,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有著自私的一面,而且,人類的追求,占有欲望,也是永無止境的,其實這也很正常,只要是在有人的地方,就會出現(xiàn)自私心。同時,對于本文章而言,也正因為我目前的事業(yè)還沒有成功,因此,這其中的觀點,一家之談,無從考證對錯,無從下結論,那么就讓實踐,讓時間來檢驗出來吧,免得日后誤人子弟。我更有興趣的,是以一種探討的心態(tài),來反思我們自己的思考方式,待人處事方式,思考這樣的一個問題:當社會其實已經在向前發(fā)展了,都已經過去了那么幾十年了,那么我們中國社會的所謂“靠朋友”,其實已經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換句話說,一個人欲想在日后事業(yè)上獲得成功,那么靠自己的努力,個性化的發(fā)揮,更加重于共性化。社會的發(fā)展,以“發(fā)揮個性”,更多的代替“團體共性”。<br>
  在外靠朋友。這句話有一定的正確性,是的,否則它就不會在社會上流行了。但特別對于做生意的人而言,慢慢的卻發(fā)現(xiàn)“此朋友,非彼朋友也”,甚至還可以偏激一點的話,“生意場上沒有朋友,只有利益”。當你沒有做生意的時候,也許你會憤憤不平的,馬上想著要拿出個什么理論,來反駁它;當你已經在做生意但還沒有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衣食無憂時,你也許還是會指望著,哪一個朋友,富貴人,能夠來幫你一把,扶你一把;但是,當你已經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事業(yè)成功時,也許那時的你,已經很自然而然的,脫口就冒出這么的一句話,盡管它聽起來很不人道,有點刺耳。也許你會明白,為什么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上,特別的大體上,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從來就是那么的一句話,“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br>
  當你認為不正常時,是因為你們之間,沒有過多的利益關系;而當你認為正常時,是因為你已經能夠,很坦然的,很平衡的,處理好你們之間的沖突關系,甚至都可以變成為一種友誼式的團結互助關系。更多的時候還是靠我們自己的,那么,關鍵是在于哪呢?就是心態(tài)。所謂“行家?guī)腴T,修行靠自己”,在社會的人與人交往中,對于絕大多數(shù)不走運的人而言,難以碰到能夠在“雪中送炭“的富貴人,但是當他經歷過艱辛,奮斗出“第一桶金”之后,卻相對容易的能夠遇上“錦上添花”的富貴人。<br>
  也許你會明白,你所認識的,能夠在更深層次交往的朋友,更多的是在生活中,而不是在生意上,工作上,事業(yè)上。在社會上,我們可以為自己分出三種人:親人,朋友,生意人。那么,生意場上,大家就談生意好了,就不要談什么感情,談什么私情,要學會為自己有所保留底牌,不然的就會出現(xiàn),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在此,你就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中存在著的一個茅盾了,你認為這其中做生意的,出來撈世界的,真的是“靠朋友”來獲得最后的成功嗎?聽聽做生意的人怎么說吧,“那不過是見人說人,見鬼說鬼話”,生意場上,圈子里的,道上的朋友罷了,泛泛之交。<br>
  其實,就算我們不做生意,在社會上的平常人與人的打交道交往中,何嘗又不是也在這三種人的范圍之內呢?只不過是因為其中的茅盾沖突,不象那般的明顯,那般的白熱化罷了,因而我們不能夠明顯感覺到。有一句話這么說,“窮在都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社會也是很現(xiàn)實的,在社會上的人,不能生活得太窮,不然大家連親戚都做不成了,你也能夠慢慢感覺體會到的,因為貧困,親戚朋友,人情世故的淡漠,也很無奈,也很讓人寒心。<br>
  人要擁有一定的操作平臺,大家才能夠有“交往”上的平等權。在社會上,人還是得要或多或少的,一定要有某一方面上的真本事,大家才能夠有“朋友交往”的基礎。在社會上,能夠更加長久的,更多的還是靠這點“真本事”,而不是所謂的“朋友關系”,正因為你的真才實料,能夠物有所用,也就能夠讀出“朋友”的交情來,這就是社會人生百態(tài)的真正含義。 <br>
  你也不難明白,比如,為什么本來你自己很渴望,本意有心結交一些成功人士,富貴人家,打心底里,希望能夠學習學習,獲得一些有意義的指點,經驗幫助,成功路上的一臂之力。但是,怎么到了最后,你還是能夠痛苦的發(fā)現(xiàn),大家就是做不成朋友呢?好象大家之間,就是隔著一層玻璃呢?。。。是因為自己孤芳自賞嗎?也不是,是因為自己的離群,不注重“團隊合作精神”嗎?也不是;是因為自己的不向學,清高嗎?也不是。<br>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操作平臺”,因為你目前,還沒有擁有,自己所能夠操作的平臺,因而無法獲得與別人一定意義上的同等,你能夠感受到某種不方便的尷尬,時間一長,大家的關系就慢慢疏遠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與謀。 <br>
  花更多的精力,修好自己的內功吧。放棄,也需要一種勇氣,是一種戰(zhàn)略上的撤退。當你愿意,當你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埋頭苦干,專業(yè),專注,專心打造起自己的事業(yè)平臺時,一步一個腳印的,當經過一段時間之后,當你的事業(yè)到達某一定的高度了,你這時就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你的新一層次的朋友關系,又回來了!人在社會的成長過程中,每一階段時期,所結識不同的朋友關系。 <br>
  高處不勝寒,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是這樣走過來的。<br>
<br>
一家之言,歡迎大家討論拍磚哦<br>
<img src="leadbbsfile/UBBicon/em08.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06-2-25 12:28:30 | 只看該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a...

<table width=100% bgcolor=#cccccc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class=TBone><tr><td bgcolor=#f7f7f7 class=TBBG9><b>下面引用由<u>sabcwzx120</u>發(fā)表的內容:</b><br>
<br>在中國社會上人與人的相處中,是一門關系學,人情人情,關系關系,人事人事。特別的對于從仕做官,經商做生意而言,這背后的回扣,受賄,拉關系,套交情,明爭暗斗,不擇手段,等等,就更是“天知,地知,你...</td></tr></table><br>
<br>
<br>
<br>佩服佩服 ,把全靠朋友幫忙支持理解的體無全衣。<br>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老祖宗的話不是瞎說的,故我就遵循他的指引到在現(xiàn)在的我了。<br><img src="leadbbsfile/UBBicon/em02.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板凳
發(fā)表于 2006-2-26 05:41:35 | 只看該作者

re:是啊,到這里來的也都是志趣相投的一群人

是啊,到這里來的也都是志趣相投的一群人
地毯
發(fā)表于 2006-2-27 07:19:18 | 只看該作者

re:老祖宗留下的才是真理啊,在實踐中品嘗才知...

老祖宗留下的才是真理啊,在實踐中品嘗才知道它的味道,才會明白它的成分含量
5
發(fā)表于 2006-2-27 08:40:22 | 只看該作者

re:內功是本

內功是本
6
發(fā)表于 2006-2-27 21:40:19 | 只看該作者

re:在這個地方,我總會有一種羨慕的感覺,居下...

在這個地方,我總會有一種羨慕的感覺,居下仰高<br>
一群人會很醒目的告訴我:你還不行,還要學習.....<br>
頂這個帖子,雖然事故卻很經典,
7
發(fā)表于 2006-2-27 23:56:04 | 只看該作者

re:yimu的水平已經很高啦--關鍵的,心態(tài)...

yimu的水平已經很高啦--關鍵的,心態(tài)很對阿!自然會有進步
8
發(fā)表于 2006-3-16 23:27:13 | 只看該作者

re:好文章,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其實在扮演著...

好文章,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其實在扮演著很多角色,父親、哥哥、弟弟、叔叔、朋友、老師、學生、伙伴、合伙人、、、、所有的感覺到不適應都來自你角色的缺失或對方角色的缺失,比如我在與兒子交流時以兒子的語氣說話,或在與合伙人交流時以老師的語氣,我會不適應,你也會覺得可笑,不是嗎? 所以人應該學會轉變角色,大家才會喜歡與你相處,才會和諧。生意場講究共贏,朋友講究以誠,吃虧是福。一家之言。
9
發(fā)表于 2006-3-20 14:19:54 | 只看該作者

re:說的對!這里的朋友都是不錯的 向你...

說的對!<br>
這里的朋友都是不錯的 向你們學習了!
10
發(fā)表于 2009-4-29 22:52:15 | 只看該作者
朋友是財富,有什么養(yǎng)的朋友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哲學,也就有相應的生意學。生意和朋友就像人和影子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8 16:5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