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8年沸沸揚揚的“三聚氰胺”飼料事件直至2009年也沒消停。盡管6月份農業(yè)部發(fā)布公告規(guī)定了飼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標準,然而在8月份安徽18戶養(yǎng)殖戶養(yǎng)殖的大閘蟹出現(xiàn)大量死亡情況,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大。經相關部門檢測,喂蟹的飼料含有大量三聚氰胺。10月份,福建一個牌子的魚飼料被指含三聚氰胺超標。另外由于飼料各種營養(yǎng)成分含量不足、以次充好等原因而最終導致養(yǎng)殖水產品種出現(xiàn)減產、患病甚至死亡的事件屢屢報道。
飼料成本一般占據了水產養(yǎng)殖成本約70%比例,每一次價格上漲,都牽動著飼料廠家及廣大養(yǎng)殖戶神經。2009年下半年,進口魚粉價格開始上漲,到9月份,兩個月內每噸漲約2000元,并最終導致蝦料和海水魚飼料全面提價,這一次,蝦料和海水魚飼料每噸上漲300元。鰻魚飼料最終也頂不住壓力,隨后不久每噸約上漲了400元。相比之下,一些中、低檔的淡水魚飼料則漲價更早, 2009年4月份,羅非魚飼料價格逐月上漲,其中浮水性飼料至10月份到達最高點,10月份價格比4月份平均約高出160元/噸;沉水性飼料至12月份到達最高點,12月份價格比4月份平均約高出175元/噸。盡管飼料廠商在作出提價之前權衡再三,然而最終漲價之后養(yǎng)殖戶也只能是全盤接受,并且還得擔心飼料是否又被“偷了工,減了料”?2009年養(yǎng)殖的羅非魚大規(guī)模發(fā)生鏈球菌病,專家分析引起的病因之一是由于飼料質量下降。因而證實了養(yǎng)殖戶的擔擾是不無道理的。
———————————————————————————
聲明:本文由"大漢振動篩"轉發(fā),僅供畜牧人壇友學習參考之用.
如轉載行為侵犯原著作人和原發(fā)布網站的權益,請告之(QQ:369980488)本人將立即修改或刪除。
“大漢振動篩”在畜牧人論壇上轉載的所有信息不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將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所有風險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