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對你不好......(轉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2-9 12:2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

兒子他們在學校里是不允許使用手機的。

老師在家長會上也說了:現(xiàn)在,手機里面到處都是黃色信息。這對他們不好。

老師一說,我才明白了:兒子的書包里面放著手機,但幾乎不開機。

有兩次,我怎么想聯(lián)系他也聯(lián)系不上:

一次是一天中午,我突然收到了他的短信,上面寫的是:爸爸,我拉肚子了。

信息是早上發(fā)的,我中午才收到。我趕緊打電話過去,手機關機。

我馬上帶了藥去學校,把兒子從教室里面叫出來。

我說:你為什么不打電話?

兒子說:學校里不準,我偷偷跑到廁所里發(fā)的。

我說:要是我今天沒有看見短信,那不是要拖一天?以后身體不舒服,馬上給老師請假,給家里打電話。你必須對自己負責。下次不能這樣了。

還有一次,已經(jīng)放學很久了,兒子還沒回來。給他打電話,也沒有開機。

兒子回來后解釋說是:車子掉鏈子了。自己修車去了

我說:你怎么不開手機呢?

兒子說:我忘了打開。我以為耽誤不了多久呢。

我說:你為什么不開成震動呢?

兒子說:學校不準。

我差點背過氣了,我說:下次出了狀況,一定記得給家里一個電話,讓我們知道你去了哪里,我們也可以放心。這樣,你也可以穩(wěn)妥地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我提醒過兒子幾次后,他就記住了。

只要他出門和同學玩,看晚場電影,或去夏令營。他都來電話,說自己的行蹤,告訴我們什么時候回來,情況如何。

后來,我跟兒子說:這就對了。手機又不是妖怪,該用的時候,你就得用。


(二)

兒子不玩游戲。他們班上的同學都在偷菜,他在一邊看。

兒子問我:偷菜,有什么意思?他們這么著迷?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玩。

我說:你都沒有玩過,你憑什么這樣說呢?

我馬上開通了QQ農場,和兒子一起玩了個把小時。

兒子還是覺得太簡單了,沒什么意思,玩了一會兒,就放棄了。

兒子喜歡搗鼓復雜的玩意,他自己的電腦上菜單彈出來是滿滿一屏。機器里面裝了好多我都沒用過的軟件:去年日全食那天,他就裝了skymap自己在天上玩了半天。我唯一擔心的是:里面不知養(yǎng)了多少病毒和木馬。

兒子說:他們怎么都喜歡玩這么簡單的游戲?

我說:有一個人說的挺有道理的,這個道理明白后,很多事情你都容易理解了。

美國有個心理學家,叫馬斯洛,他說人的需求有五個層次。人有: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會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

所謂生理需求,比如:好奇啊,恐懼啊,都是人的天性。這就是人們天生喜歡八卦或異想天開的理由。

其他需求也是如此。

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能不容易體驗到各種需求,或者是要體驗的成本太高。而網(wǎng)絡游戲提供了安全、經(jīng)濟的解決方案。

很多人玩網(wǎng)絡游戲,是因為游戲的社區(qū),后面有一種歸屬感。那是人的社交的需求,一種精神寄托。

當然,游戲本身,允許角色扮演。人很容易超越現(xiàn)實,獲得滿足感。

而一些人也利用游戲來做虛擬訓練,比如有人通過軟件模擬就可以無師自通地在地面上學會了開飛機。這當然很棒了。

當然,也有人利用游戲來干其他的事情:色情、暴力等等。每個人的動機不同,

游戲世界其實也是各種各樣的人在虛擬世界中的投射:

所以,跟現(xiàn)實一樣,可以更美好,也可以更邪惡。

這一切都取決于人自己的價值觀。

所以,當你看到一種現(xiàn)象的時候,不要輕易的下結論。你首先要了解人家的動機和立場,然后,你才能得出結論:你自己要不要這樣做。

以后等老師說網(wǎng)絡成癮的事情,你可以問老師這樣一個問題:

每天做作業(yè)要花去4-5個小時,這樣算不算作業(yè)成癮?!


(三)

說實話,我并不喜歡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游戲。但這僅限于我個人的判斷。

我也知道,網(wǎng)絡上的確存在很多信息,對孩子這個年齡來說,是不妥的。

但是,如果讓我選擇讓孩子了解真實的社會,還是把他們隔絕在真空的環(huán)境中養(yǎng)成,我還是寧愿選擇前者。

因為放棄選擇,就等于放棄了成長的權利,等于放棄了自由和責任。

我相信,如果社會好的影響多一些,那么他選擇好的可能也會多一些。如果社會壞的影響多一些,那么我可以告訴他該如何保護自己。

我愿意讓孩子去“冒險”,讓他理解技術的兩面:一面是什么,另一面又是什么。

我愿意讓孩子去了解真實的社會是如何運轉的:哪些是美好的,哪些是罪惡的。即使付出必要的代價,也愿意承受。

因為人生就根本就不可能躲避什么,只能無所畏懼地向前走。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我愿意跟孩子一起面對,而不是被很多胡言亂語的恐嚇給嚇壞了。

我也愿意跟孩子分享那些技術現(xiàn)象后面的困惑:

在一個從小學就開始奧數(shù)崇尚數(shù)理化的國家,為何總有人對技術卻抱著妖魔化的想法?

在一個從小就學辯證法的國家,為何很多人對技術的態(tài)度卻如此的偏頗?!

在一個以發(fā)明了火藥自豪的國家,用網(wǎng)絡和電腦監(jiān)控載人航天器的國家,為何有人在電視上說出這樣白癡的話:網(wǎng)絡是個黑社會?

我想提醒孩子的是:

那些動不動要你保持思想統(tǒng)一的想法和行為,是值得懷疑的;

那些動不動要閹割手機和網(wǎng)絡功能的人,是值得懷疑的;

那些說“這對你不好”的人,他們總想在你的腦袋里都安裝綠霸,檢測你的每一個想法。

他們總想當每一個人的家長,他們的動機是值得懷疑的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楚天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2-9 13:40:24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挺好笑的。。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2-9 18:15:41 | 只看該作者
確實許多東西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要因人而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22:4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