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V2與PMWS、皮炎-腎病綜合征(PDNS)、間質(zhì)性肺炎 和 繁殖障礙 有關。 【PMWS】最常見于6~16周齡,受感染的豬群發(fā)病率約為2-20%,病死率達到0-100%。 臨床癥狀:消耗、呼吸困難(過勞式呼吸)、淋巴結腫脹、蒼白和腹瀉。 診斷:很難與PRRS和副豬嗜血桿菌病相區(qū)別;而且嚴重PMWS通常是PCV2與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的結果。診斷時必須結合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如淋巴濾泡的喪失、組織細胞的增生、合胞體和嗜堿性包涵體以及PCV2的檢出。 【PDNS】常見于8-18周齡,發(fā)病率0.5-2%,個別達到7%; 眼觀病變:藍/紅色,融合斑點,主要見于會陰部和四肢,有的皮膚病便可能消失。 皮下水腫、食欲喪失、有時體溫升高。通常在3天內(nèi)死亡。但有些豬場在發(fā)病2-3周內(nèi)死亡率很高。 組織病理學:出血性、壞死性皮炎和動脈炎,以及滲出性腎小球性腎炎和間質(zhì)性腎炎,腹水、心包液以及胸水增多。 PDNS表明了機體的免疫功能紊亂,可以在腎小球中檢測到補體和免疫球蛋白 混合感染:PCV2和PRRSV 【間質(zhì)性肺炎】主要影響6-14周齡的仔豬,發(fā)病率2-30%,死亡率4-10%。 病理變化:彌漫性、間質(zhì)性肺炎,呈灰紅色。有時2型肺泡細胞的增生或支氣管上皮的壞死。 【繁殖障礙】僅是普通的定義。 返情率高、子宮內(nèi)感染的機會增加,懷孕的不同階段發(fā)生木乃伊、流產(chǎn);懷孕后期的流產(chǎn)和死產(chǎn),以及產(chǎn)弱仔。 子宮內(nèi)的試驗感染只能發(fā)生于懷孕的57天內(nèi),但可以從不同時期流產(chǎn)的胎兒體內(nèi)檢測到PCV-2。在有些窩內(nèi),往往只有一頭仔豬在出生時即有病毒血癥。 健康狀況好的豬場或后備母豬比例較高的豬場繁殖障礙問題更嚴重,急性繁殖障礙問題如返情、流產(chǎn)等通常在2—4周后消失。但較高比例的木乃伊和死產(chǎn)可維持幾個月的時間,以后通常會在斷奶后發(fā)生PMWS。 母豬或后備母豬PCV2的病毒血癥可以維持幾個月,而且母豬PCV2的陽性率與仔豬的PMWS的嚴重程度有關。 法國對199胎次的研究表明,51.6%的PMWS的損失是由于14.5%的胎次問題,流產(chǎn)問題可以由于PRRSV等的感染而加重。 表1、確診為PMWS、PDNS和間質(zhì)性肺炎的171個病例中的186個樣品中PCV2和其它8種病原體 | 數(shù)量 | PCV2 | PRRSV-歐洲 | PCV2+PRRSV-歐洲 | SIV | PPV | PCV2+PPV | 衣原體 | APP | 肺炎支原體 | PDNS | 30 | 93.5% | 56.7% | 56.7% | - | 30.0% (6/20) | 30.0% (6/20) | 0% (0/28) | - | - | PMWS | 93 | 91.4% | 63.4% | 60.2% | - | 10.8% (4/37) | 8.1% (3/37) | 9.3% (4/43) | - | - | IP | 63 | 90.5% | 60.3% | 58.7% | 8.2% | - | - | - | 7.3% (3/41) | 10.3% (3/39) |
【PCV2的問題】PCV2廣泛流行,但真正引起疾病問題的還很少。 豬的遺傳和病毒基因組的變化都有可能在疾病發(fā)生過程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PPV和PRRSV的混合感染提高發(fā)病率和嚴重程度。其他混合感染的的因素包括副豬嗜血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和衣原體等。 90%病例中可檢測到PCV2,而 60% 以上的病例可檢測到PRRSV。 PDNS的病例中30%可以分離到細小病毒;但PMWS病例中只有10.8%可分離到細小病毒;間質(zhì)性肺炎病例中分離不到細小病毒。 10%的PMWS病例中可以分離到衣原體,這些病例以腹瀉為主,而不是呼吸道病。 豬流感病毒、APP和肺炎支原體都可以與PCV2相互作用,引起間質(zhì)性肺炎。 【控制措施】沒有針對PCV2的疫苗,可以通過免疫混合感染或繼發(fā)感染的疾病,結合理想的飼養(yǎng)管理。 因為PPV是PMWS的病原之一,所以接種PPV疫苗,降低了PMWS的發(fā)病率。 搞好PRRS的免疫工作,即使有PCV2的感染,PMWS癥狀也很輕,生長速度幾乎不受影響;但也有免疫后問題更嚴重的報道,可能是活苗或病毒血癥的免疫激發(fā)作用,產(chǎn)生免疫復合物介導的問題。 不管怎樣,都要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免疫程序,避免在PCV2的急性感染階段接種疫苗。接種母豬或在感染前免疫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梢钥紤]減少免疫次數(shù),但應該防止混合感染的問題,否則,發(fā)病率可能更高。 在混合細菌、衣原體感染時,使用抗生素應該有效。特殊的抗生素可控制細菌繼發(fā)感染,減少PCV2有關的問題。 同時,無論是免疫接種,還是藥物治療,都需要飼養(yǎng)管理改善和結構的改變。 l
不同來源、胎次、不同日齡的仔豬混合在一起飼養(yǎng),提高了PCV2感染的危險性。 l
將交叉寄養(yǎng)限制在24小時內(nèi); l
減少PCV2病毒血癥母豬的數(shù)量,大大降低了斷奶后的PMWS問題; l
后備母豬的換代速度與PMWS的發(fā)病率有密切的關系; l
降低豬群密度和徹底沖洗、消毒; l
降低應激反應的發(fā)生,降低其它病原的感染,降低過多的免疫激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