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9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西南省區(qū)應對旱災奶牛養(yǎng)殖技術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4-12 10:16: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網訊 目前,云南、貴州等西南省區(qū)旱情嚴重,奶牛養(yǎng)殖面臨嚴峻考驗,為指導災區(qū)抓好奶業(yè)生產,農業(yè)部奶業(yè)管理辦公室組織國家奶牛產業(yè)技術體系與云南奶牛產業(yè)技術體系開展災區(qū)實地調研,根據云南、貴州奶業(yè)狀況,提出旱災后恢復技術措施,供災區(qū)奶農參考。

  一、想方設法,增加飼草飼料有效供給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著力田間管理,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地區(qū),努力澆灌牧草,把旱災損失降到最小。二是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積極開發(fā)利用農作物秸稈生物飼料。如貴州省農作物秸稈年產量約為1100萬噸,其中玉米、水稻和薯類秸稈約880萬噸,占80%,但目前全省秸稈實際處理利用率僅為6%左右。如果全省農作物秸稈采用青貯、氨化、生化發(fā)酵等方法處理,將利用率提高到20~30%,可保障15~20萬頭奶牛或47~72萬只羊的粗料供給。三是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蔗稍要及時制作成青貯保存;水分含量在30%~60%的蔗稍切碎或揉碎后,按干物質添加2.5%的尿素和3.0%的生石灰制作成氨化飼料;水分低于30%的蔗稍曬干至15%以下貯存,飼喂前再粗粉碎或揉碎。四是對青苗較為整齊的苜蓿要及時刈割并松土,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保墑保苗。抓住下雨的有力時機,或在有可利用水源的地方補種青貯玉米和苜蓿。五是在粗飼料供給不足、質量下降時適當增加精飼料的飼喂量,同時增加鈣、磷等礦物質的供給,防止奶牛發(fā)生軟骨病。六是從東北、西北等牧草產量豐富的地區(qū)購買苜蓿、羊草等優(yōu)質牧草。

  二、開源節(jié)流,保證奶牛飲用水供給
  奶牛飲用水需求量大,要求較高,除非迫不得已,不提倡用人使用過的生活用水喂牛??刹捎靡韵麓胧阂皇情_渠引水,打深水井,多渠道增加水源。二是興建積水窖,利用降雨,收集雨水,解決部分飲水問題。三是增加遮陽設施,適當降低飼養(yǎng)密度,盡可能在林下放牧,減少奶牛因環(huán)境溫度升高而造成飲水需求的增加,減少熱應激對奶牛生產性能的影響。四是及時清理畜舍內糞尿,保持舍內衛(wèi)生,停止用水清洗畜舍。

  三、調整牛群存欄結構,保證資源高效利用
  老、弱、病、殘等低產奶牛會降低飼料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在飼料和水資源極度緊缺的情況下,建議養(yǎng)殖戶(場)保留成母牛、后備牛,淘汰老、弱、病、殘牛,提高飼草飼料和水資源利用率,降低旱災造成的經濟損失。后備牛、發(fā)情配種母牛和妊娠母牛容易出現受胎率低、流產和死亡等現象。因此,首先保證這些牛飼料和飲水需要,儲備生產力。

  四、加強疫病防控措施,降低奶牛養(yǎng)殖風險
  飼料資源短缺、飲水困難,特別是熱應激條件下,奶牛體質下降,疫病易感率升高。因此,應組織專家、畜牧獸醫(yī)技術人員向農戶和養(yǎng)殖場提供疾病的防治技術,并加強對疫病的監(jiān)測力度,及時處理感染牛。另外,還應加強水源監(jiān)管,確保奶牛飲水的衛(wèi)生安全。


來源:農業(yè)部奶業(yè)管理辦公室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4-12 10:42:37 | 只看該作者
保證飲用水源是關鍵啊,先把命保住先,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00:31,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