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對蝦飼料已經逐步向集團化發(fā)展,四大對蝦飼料集團恒興、海大、通威、粵海占了一大半的市場份額,形成良性競爭的格局。大小對蝦飼料企業(yè)彼此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體現在近幾年產能以年10萬t的速度大幅度增長,產量也在較為平穩(wěn)的提升。飼料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著力于目前中國養(yǎng)蝦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以及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yè)鏈和配套的設施。
近些年因國內外形勢的變化,中小飼料企業(yè)經營狀況嚴峻,對蝦飼料生產也漸趨微利化,這表明行業(yè)重新整合的時機逐步成熟。
飼料
現在對蝦飼料最大的問題可以說是魚粉的問題,因為魚粉占到飼料生產成本一半的開銷。對蝦飼料對魚粉產生了依賴,配方里大家為提高效果,都是對魚粉進行大比拼:你魚粉含量加高了,我就加得更高;你選擇優(yōu)質魚粉,我就選擇質量超值的魚粉?,F在對蝦飼料配方里面魚粉量達到30%,有些甚至達到40%,這是非常不合理的狀況。
在整個飼料行業(yè)里面,禽畜飼料中魚粉的比例大幅度下調了,而且零魚粉的飼料非常普遍。水產飼料中最出名的歐洲三文魚飼料,原來配方中魚粉占30%-40%,現在也非常明確要求下調,并且已經有15%魚粉含量的三文魚飼料生產出來。因此,高檔飼料魚粉下調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
配方中魚粉含量下調有好幾種方法,研究得比較多的是魚粉的替代,包括發(fā)酵豆粕、棉籽粕,以及其他蛋白粉的替代。在這類魚粉替代原材料的研究里,論文堆積如山。但這種替代,效果不是很切實,盡管研究報告里邊有些數據表現得非常好,飼料企業(yè)對此還是很慎重,擔心實際用起來的替代效果不理想。
替代最有效的方法,還是單項氨基酸的利用。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有教授對單項氨基酸的有效使用做了一些研究報告,但主流意識認為單項氨基酸在飼料里邊沒有實際意義?,F在飼料廠家對單項氨基酸的添加較少,除了個別品種外。蝦料里邊單項氨基酸的添加也非常少,主要是包被氨基酸或是結合性的氨基酸,比如羥基蛋氨酸。目前無論是包被氨基酸還是結合性氨基酸,根據我們的一些實踐和實驗結果,添加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近日同中山大學的兩位教授交談,他們目前已經進行了組合氨基酸的單項添加,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如果單項氨基酸對魚粉的替代效果理想,飼料配方中魚粉的使用比例下調也不可企及。
另一方面,與其尋找其他原料進行魚粉的替代,還不如索性降低蝦料中的蛋白質水平。國際對蝦飼料中,蛋白質水平大多在30%左右,而中國的蝦料蛋白質高達40%以上。因此,進行替代不如把蛋白質的水平調低,在調低蛋白質含量的同時,調高一些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其他營養(yǎng)素方面國外的使用比例是多少,我們再認真進行研究。除了對這些營養(yǎng)素之間的比例進行研究外,我們還需要研究各種營養(yǎng)素的來源,如脂肪來源于魚油、豆油還是其它一些油脂,糖水化合物來源于淀粉還是糖。通過綜合研究,我們在飼料配方上應該有所突破。
養(yǎng)蝦過程中,對水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來源是蝦攝食飼料后所形成的糞便。論壇上也有教授提到,蝦料中蛋白質的利用率只有30%多,還有大量蛋白質被消耗變成氨氮后排出體外。因此我們需要把蛋白質的利用水平提高,對各種營養(yǎng)素之間的使用比例進行調整,這樣于生產成本,于水環(huán)境保護,都有其重要的意義。
目前,水產養(yǎng)殖業(yè)中對微生態(tài)制劑的應用非常廣泛,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微生態(tài)制劑的應用使蝦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同時藥物成本大大下降。以前0.1-0.2元/500g的蝦藥成本,現在用了微生態(tài)制劑成本已經?下降到幾分錢。我們以前看到的蝦塘都是黑的、臭得不得了,抓出的蝦也是黑色或是天藍色的。而現在由于微生態(tài)制劑的廣泛應用,蝦塘變得干凈多了,蝦的顏色也漂亮多了。微生態(tài)制劑對對蝦產業(yè)來說是革命性的進步。
現在微生態(tài)制劑產品大多是向水體直接投放,加入飼料以后應該會更加有效。既方便了養(yǎng)殖戶,又能更均勻、更直接與快速地作用于糞便和腸道。現在有企業(yè)已經?開始在飼料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但究竟添加哪種類型比較合適,什么樣的品種組合運用會更好,微生物在腸道里邊怎么附著、怎么增殖、怎么在糞便里邊發(fā)揮作用,這方面的研究我們都較少開展。在添加過程中,也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清楚究竟微生態(tài)制劑添加后作用有多大。因此,飼料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所需要的特殊營養(yǎng)、特殊微量元素,以及怎么促進微生物生長增殖,我們還要摸清楚。
苗種
這幾年種苗的選育我覺得取到很好的效果,原來的種苗生產都是比較分散,極易走向低價惡性競爭,造成養(yǎng)蝦早幾年非常低潮?,F在飼料廠已經?主導了種苗的生產,正大、粵海、海大、恒興,都在種苗中投入很大的力量,生產的種苗每年都是幾十個億上百個億,并且質量也是大幅度提升,價格也相應提高。原?來種苗是 30-50元/萬尾,現在150-160元/萬尾,甚至更高;二代苗價也上升到70-80元/萬尾。這些高品質、高價格的種苗,在對蝦生產上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養(yǎng)殖戶也越來越認可優(yōu)質苗的重要性。
與種苗生產對照鮮明的,是沒有形成很好的選育體系,沒有形成良種的繁殖體系。盡管國家良種場、省級良種場不少,但也是限制于進行繁殖提供商品代,還沒有進入種苗遺傳育種的工作。使得現在種苗處于無根之樹,無根之水,很多都是引進美國SIS 公司種苗。而當大家都涌向SIS引種時,他們就漫天要價,原來20-30美金現在要50美金一條。伴隨需求量的增大,品質也出現問題,運氣好的能買到好一點的親本,運氣不好就弄到普通商品蝦回來。
因此,我們應該進行有效的選種,培育自己的品系,是我們對蝦產業(yè)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國家要有這個決心,企業(yè)也要有這個強烈的愿望,愿意花力氣、花投資去做。同時,是否有專業(yè)人士耐得住寂寞,到人煙稀少的海邊一蹲就是幾年,進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果這些條件都能達成,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成績。
現在種苗選育主要是SPR(抗特定病毒)、SPF(不帶特定病原?)這兩個方向。目前SPR選育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比如抗白斑病、桃拉?病,但生長性能大打折扣。對養(yǎng)殖戶而言,擁有較好的生長性能是苗種所必需具備的條件。如果以犧牲生長性能來換取抗病性,產品不容易推廣?,F在SPF苗大行其道,大家都是稱苗沒有特定病毒,但很多苗場都是用SPR苗進行繁育。
再說二代苗,二代苗從理論上講,生長性能嚴重下降,遺傳性狀產生分離,因此生長很不整齊;從養(yǎng)殖角度來講,不提倡養(yǎng)殖戶用二代苗而應該用一代苗。但從對蝦養(yǎng)殖的時間來講,二代苗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來源較廣。以前二代苗市場陷入惡性競爭,大家都斗價格,導致母蝦培育以及蝦苗培育方面嚴重營養(yǎng)不足,培育條件比較差,苗種質量沒保證。如果對二代種苗進行嚴格的繁殖程序控制,比如對二代苗親本進行有效的培育,二代苗還是可以形成比較好的生長性能。
服務
現在飼料企業(yè),都著力做一些配套服務,比如做種苗、搞技術服務、建冷凍廠等。作為飼料企業(yè),我們立足于飼料,靠飼料產生效益,其他方面作為配套,為飼料或是行業(yè)服務,不是作為我們盈利的主要目的。
技術服務,我們原來很主張請專家進行服務,而現在的宗旨是業(yè)務員就是我們的服務專家。每個飼料廠家都有大量的業(yè)務人員,現在業(yè)務人員都是有養(yǎng)殖方面經?驗或受過養(yǎng)殖方面教育,他們不單單作為推廣人員,而是應該更好的為養(yǎng)殖戶服務?;浐5臉I(yè)務員團隊有兩百人,如果這兩百人能夠進行服務,那他們起的作用將非常大。而如果專門再招幾十個服務專家過來,一方面成本較高,另外也沒法招到這么多高素質的服務人才過來。
飼料企業(yè)為什么要參與對蝦的收購,甚至建立冷庫?加工廠很喜歡把價格壓低,沒有長遠的打算,因此對蝦產業(yè)通常豐產不豐收,比如2007年。飼料企業(yè)收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提高對蝦的市場價格,保證養(yǎng)殖戶有利可圖。只有這樣養(yǎng)殖戶才能繼續(xù)養(yǎng)蝦,行業(yè)才有可持續(xù)性。作為飼料企業(yè),我們的宗旨是價格低、蝦農虧損的時候,就大膽出手,大量收蝦,價格高的時候則慎重少收。
現在對蝦的宣傳力度遠遠不夠,早期很多人傳言蝦里邊含有大量抗生素,國外不吃了,因此出口時被退柜。傳言非常多,又被媒體渲染,作為蝦產業(yè)里邊的人,我們應該站出來說說水產品的安全性、營養(yǎng)性。只有廣大的市民放心食用蝦了,我們這個行業(yè)才能穩(wěn)定發(fā)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