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是了解,第二是需要并且值得,第三個是相信,第四個是滿意。
且看下面的例子:
情景課堂:“乾隆印章”的銷售
【情景 1】
銷售員:我手中有一枚印章。您看,它的包裝非常漂亮,打開盒子,里面是一枚精美的印章,它價值 500元錢。您是否愿意花 500元錢買這枚印章呢?
客戶:我對產(chǎn)品不了解,我不買。
消費者如果不了解產(chǎn)品,便一定不會買這個產(chǎn)品,這就是客戶購買的第一個要素:對產(chǎn)品的了解。
【情景 2】
銷售員:那么現(xiàn)在我給您介紹一下。打開包裝之后,您就可以看到一枚金光閃閃的印章,印章外層有非常精美的雕刻圖案。打開這個外層之后,里面有一塊和田美玉,您可以在玉上刻上您的名字,然后在各種場合使用這枚印章?,F(xiàn)在,您對產(chǎn)品有了初步了解,它的價格是 500元錢,您愿意買嗎?
客戶:價格是 500元錢,我怎么知道它值不值,所以我很難做決定是否購買。
理智的消費者就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到底這枚印章值不值 500元錢,我為什么要買這枚印章?所以消費者在采購時,一定要明白,這個產(chǎn)品帶來的價值到底會不會超過 500元錢。客戶購買的第二個要素,就是有需要,而且覺得值得。
有經(jīng)驗的銷售員接下來會努力引導客戶的需求,繼續(xù)把這個產(chǎn)品賣給客戶。
【情景 3】
銷售員:您可能不知道這個產(chǎn)品的來歷,它可不是一般的印章,這是乾隆皇帝親自佩戴過的,大婚的時候送給了他的皇后,這可是剛剛出土的印章?,F(xiàn)在只賣 500元錢,您愿意買嗎?
客戶:我不知道你說的是真還是假,它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乾隆皇帝用過的,所以我還是不能決定。
這就是消費者購買的第三個要素:相信。
銷售人員可能會把產(chǎn)品說得天花亂墜,或者十全十美,但是消費者不一定會相信。消費者在相信了銷售人員的介紹之后,才會購買。
假設在銷售員的努力之下,客戶花了 500元錢買了這枚印章。由于非常想知道這枚印章是不是乾隆的印章,就拿到琉璃廠的一家古董店鑒定,結(jié)果真的是乾隆皇帝佩戴過的,而且老板還當場花 500萬元收購了這枚印章。一年之后,這個客戶與銷售員又相遇了。這一次,銷售員手中拿了一枚同樣的印章,還是賣 500元錢,客戶會買嗎?
【情景 4】
銷售員:您去年買的印章和這個一模一樣,還是 500元錢,您要不要再買一個?
客戶:你上次的確沒有騙人,我再看看這個印章,如果的確一模一樣就可以買。
如果雙方之間有了一定的信任度,購買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消費者使用的滿意程度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重復購買。如果用得很滿意,下次買的可能性就會大大的增加;相反,如果用得不滿意,下次買的可能性就減少了。這就是客戶購買的第四個要素:使用得滿意與否。
通過這個案例,可以很明確地分析出,客戶的購買有四個要素:第一個是了解,第二是需要并且值得,第三個是相信,第四個是滿意。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