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質量高、價格貴的飼料,還是選擇質量低、價格便宜的飼料呢?應該說都不是正確的選擇。那么,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選擇價格便宜的,在計價格相同的情況下,選擇質量高的,應該說是正確的選擇吧?嚴格講,也不一定是正確的選擇。正確的選擇是最經濟的。
什么是最經濟的呢?投入少、回報大就是最經濟的。投入少的概念并不是購買價格便宜的飼料而是養(yǎng)一頭豬,飼料總費用少。由于飼料總費用少,養(yǎng)豬的成本就小,自然利潤就大,回報也就大。我們知道,飼料費用=飼料用量*飼料價格。飼料用量多少,與飼料質量有關。
質量高的飼料總用量少,質量低的飼料總用量就多。如果價格不一樣,結論就不是唯一的。有可能質量高的飼料費用少,也有可能質量低的飼料費用少,取決于價格和用量到底差多少。如果質量高的比質量低的還便宜,那么肯定是質量高的飼料費用少。
如果質量相同的兩種飼料,飼料用量相同,只是價格有差別,那么低價的飼料必然使飼料費用少,但可選擇的飼料不只是這兩種,有可能有第三種飼料,價格高一些,而用量比原來兩種都少很多,或者還有第四種,質量差一些而價格又便宜很多,致使飼料費用總體水平也不低。這也是常見的事情。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質量與價格的關系。
質量高低,取決于飼料生產廠家的技術水平和產品定位思路。由技術水平決定飼料質量高低,表現(xiàn)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有的廠家能設計和生產出質量高的產品,而有的廠家不能;第二種,即使都能設計和生產出質量相同的產品,但配方成本有高低之分。如果其他成本和利潤水平相同,自然技術水平高的廠家,在與同行競爭時,價格就占優(yōu)勢,而技術水平低的廠家就占劣勢。
至于價格而言,往往質量高的產品價格就高,質量低的產品價格就低。但也不絕對如此。因為飼料產品價格不僅取決于配方成本,還取決于廠家的原料價格、生產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利率水平。同時也與流通費用有關。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養(yǎng)豬戶應盡可能多地了解生產廠家的情況,以便在選擇產品時不至于十分盲目。但對于大多數(shù)養(yǎng)豬戶而言,在未用產品前,僅知道產品價格,對質量心中無數(shù),怎樣選擇產品呢?如果原來使用的飼料效果不理想或不經濟,只有去試用新的產品。
若進行短期試用,必須在試用前后稱豬的體重,記錄飼料用量和飼料價格,計算飼料費用,用飼料費用除以豬的增重,得出階段性的錢肉比。若進行全程試用,稱入欄仔豬體重和出欄豬體重,記錄各階段飼料用量和各階段的飼料價格,最后計算飼料總費用,用飼料總費用除以出欄與人欄豬體重之差,得出全程錢肉比。
錢肉比是反映飼料報酬的經濟指標。料肉比僅反映飼料質量和養(yǎng)豬生產水平高低。料肉比低,并不一定經濟合算,料肉比高,也不一定不經濟。當然,一般情況下應用料肉比低的飼料往往錢肉比也低,這是飼料科技進步的體現(xiàn)。但只有追求錢肉比低,才能完全享受到飼料技術進步和飼料生產企業(yè)和經營企業(yè)管理進步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