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食劑又稱引誘劑、食欲增進劑或適口性添加劑,它是屬于非營養(yǎng)性飼料添加劑。其作用歸納如下:
改善飼料適口性 飼料的適口性主要取決于飼料的色、香、味等,水產動物視覺不好,但有靈敏的嗅覺和味覺。水產飼料誘食劑是利用香味來剌激動物的嗅覺器官,再由大腦發(fā)出命令,促使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使動物產生食欲,進而啟動采食行為。飼料適口性好可以增加動物食欲,提高動物采食量,促進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加快動物生長速度,降低料重比。
掩蓋飼料中的異味 現(xiàn)代養(yǎng)殖業(yè)為了降低飼料成本,常在飼料中使用廉價適口性差的原料,如低價的能量或蛋白質飼料、農副產品下腳料、食品輕工業(yè)的副產物等,這些飼料原料常伴有一些異味,影響飼料的適口性,而在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可以掩蓋這些異味,有利于動物的采食。
增加動物在應激狀態(tài)或患病狀態(tài)時的采食量,有利于動物的生長及疾病的治療 由于水產動物在生長發(fā)育的不同階段生理特點的變化,飼料配方會隨之變化,飼料的色、香、味也會發(fā)生變化,因而會影響動物的采食量。在飼料中添加誘食劑可以在飼料配方變化時保持飼料變化前的風味,使動物覺察不出飼料的變化,保持或提高動物原有的采食量。水產動物在其他應激(如熱應激、分組應激或運輸應激等)時,采食量會下降,添加誘食劑會減緩這種應激帶來的負面影響,使動物采食量不會受影響,增強機體抵抗力。
剌激動物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 水產動物誘食劑可剌激動物的味覺和嗅覺,然后經條件反向傳導到消化系統(tǒng),引起動物唾液、胃液、腸液、膽汁等的大量分泌,提高動物體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的含量,從而提高了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和吸收,促進動物的生長。
利于新飼料資源的開發(fā),降低飼料成本 使用誘食劑可以提高非常規(guī)及有異味的飼料原料用量,從而擴大了飼料的來源,降低了飼料的成本。用誘食劑可更好地利用水產動物不喜歡的植物性蛋白等飼料,這對緩解飼料資源特別是蛋白飼料資源緊缺的矛盾有重要的意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