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雨
炎熱夏季的酷暑就是隨著淫雨淋漓而變得平靜,漫天的雨絲令人情迷意亂,難怪有淫雨之稱。既是淫雨,就纏纏綿綿,既是淫雨,就萎靡不振,既是淫雨,就平添幾分浪漫,盡增幾多風(fēng)流。 我喜歡江南,江南明麗,唯恨淫雨。淫雨凄迷,身無干衣,為游子忌。 古人稱雨三日以上為霖,久雨為淫。甘霖大家都喜歡,而淫雨喜厭各半。 岳陽樓喜淫雨,登斯樓也,則詩懷大開,《岳陽樓記》成就了范仲淹。文人墨客雖不可免俗“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淫雨中的愁卻是“怎一個愁字了得”,秋來不止是個“天涼好個秋”。若逢鄰芭蕉,不在窗前也有聲,誰的嘆息,誰的清淚,誰的禪語,誰在聽?“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我就是北人,怕淫雨。不怕徹夜不眠,怕“身上無有干衣裳”。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江南四季都有淫雨,清明雨、梅雨、秋雨、冬雨等,淫雨霏霏,不在河邊走,照樣濕鞋。氣候變化,人體正氣不足,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便為六淫,六淫過之便為六邪,故雨季多濕病。記得在江南讀書時,一逢淫雨季常會因披濕衣趿濕鞋而生病,每每令母親心痛?!按饶甘种芯€”只能“臨行密密縫”“游子身上衣”,卻不能完全令游子身上衣干爽。 我恨淫雨另一個原因是出行不便。我不是閑人,更不是閑士,總要奔波的,奔波是游子的專利,“總把工來行”,淫雨中的行人總是“欲斷魂”在天涯。 若是閑人、閑士,倒會另眼看待淫雨,淫雨下的世界倒是清馨脫塵的。閑士瀟灑出塵,無裹腹之憂,無冷暖之慮,無功名之爭,任爾春夏秋冬、花開花落,這聽雨的閑情逸趣倒稱上是大自然的恩賜,是誰多情種芭蕉,雨為墨汁盡揮毫。 陰雨者,晴之余,雨天讀書更是最愜意的。雨天讀諸者皆宜,讀經(jīng)其神也專也,讀史其時也久也,讀諸子其致也別也,讀諸集其機也暢也。蘇東坡說此生有味在三余,這三余就有晴之余,因雨得閑,足不出戶,美哉。我有時希望自己是農(nóng)民,鬧個農(nóng)閑享享清福。淫雨天讀書快哉,看窗外淫雨霏霏,讀字里行間的人間世故,雖有風(fēng)雨同舟之感,但卻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 細(xì)細(xì)品咂,淫雨至少可以試出我們心上是否有太多的浮躁與囂塵需要滌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