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5|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國家糧食局專家:食用油漲價源自“國際因素”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0-27 17:5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國家糧食局專家:食用油漲價源自“國際因素”
2010年10月26日08:40北京商報張涵我要評論(1) 字號:T|T
  商報訊(記者 張涵)國家糧食局下屬的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強民昨日表示,食用油漲價與供需基本面沒有大的關系,主要是因為“國內食用油市場與國際糧油市場高度一體化”。他表示,價格上漲給國內消費者造成福利損失,現(xiàn)階段還帶來了較大的通脹壓力,未來國家會適時安排儲備油脂油料銷售,實施調控。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謂你方唱罷我登場,此番領銜的“明星”是食用油。雖然10月20日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競價銷售30萬噸臨時存儲菜油,但此后的市場仍是漲聲一片。根據(jù)監(jiān)測,7月份以來,國內食用油價格跟隨國際大盤上漲,7月初沿海一級豆油(散油)出廠價為7100元/噸,8月底達8900元/噸,上漲11%;9月底漲至9300元/噸,上漲31%,目前已經(jīng)達到9400-9500元/噸,漲幅為33%左右。

  對本輪食用油價格上漲原因,尚強民表示,國內現(xiàn)貨供應充足,近幾年中央和地方儲備都增加了油籽、油料儲備,儲備量很大,“本次漲價的特點是輸入性漲價,國內食用油與國際糧油市場高度一體化”。他介紹,2009-2010市場年度(2009年10月-2010年9月),中國消費了2320萬噸食用油,其中64%來自國際市場。近段時間,大豆等主要油籽產品國際期貨價格持續(xù)攀高,推動現(xiàn)貨價格上漲,連鎖反應導致國內食用油價格一路走高。

  尚強民透露,2009-2010市場年度,國內大豆進口量達5400萬噸,比上一市場年度增加1150萬噸。國際期貨市場大豆價格上漲與市場預期有關,據(jù)美國農業(yè)部預測,下一年度大豆主產區(qū)南美的產量可能會降低,總產量可能減少500萬噸。

  在國際市場影響之外,資金炒作是各方關注焦點。尚強民表示,“資金的炒作很強,出于對市場的預期和其他一些因素,大量資金在炒高油籽和油料價格”。

  “現(xiàn)在我們在超市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都說要漲價,但很多食用油產品在搞促銷,說明庫存很充分。”尚強民說。他表示,大的資金到處尋找投資、投機機會,全球食用油傳統(tǒng)消費和非傳統(tǒng)消費快速增長的預期,推動了食用油價格上行,“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農產品表現(xiàn)出了很強的金融屬性和能源屬性,市場復雜程度大大提高”。

  此番食用油價格上漲影響幾何?尚強民表示,價格上漲給國內消費者造成福利損失,但也有利于刺激國內外油料生產擴大,促進油脂油料產量增加,對實現(xiàn)長期供給安全有利。

  關于下一步的食用油市場調控,尚強民表示,有關部門還會根據(jù)情況,適時安排儲備油脂油料銷售。他表示,目前國內油脂油料商業(yè)庫存得到了充實,流通加工各環(huán)節(jié)庫存數(shù)量都有增加,國內秋收油料開始上市,油脂加工企業(yè)開工率很高,“國內食用油供應充裕,對價格上漲有抑制作用”。

  相關新聞

  農產品領銜大宗商品“漲不?!?br />
  商報訊(記者 張涵 孟凡霞)除了近日引發(fā)廣泛關注的食用油價格,在期貨市場上,從棉花、白糖到有色金屬,大宗商品的漲價是“一個不落”。相關專家指出,流動性充裕引發(fā)的通脹預期沒有實質性改變,刺激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揚,對影響廣泛的農產品價格,拋儲的調控方式相對被動,國家應從生產到流通環(huán)節(jié)整體調控。

  昨日,國內期貨市場全線大漲,多個品種封于漲停,無一品種走軟。其中,鄭棉、橡膠、白糖均漲停,再次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滬鋅大漲逾4%;豆油、菜油漲幅超過3%。

  各方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關注,顯然與“猛如虎”通脹有關。此前央行突然加息,就有專家指出,經(jīng)濟增長已無后顧之憂,宏觀調控的重點將轉向抑制通脹和資產價格,而拋儲成為相關部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抑制通脹的一大利器。

  中國社科院農村經(jīng)濟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則表示,應采取更加主動的方式,從生產到流通環(huán)節(jié)整體調控價格?!皰亙﹄m然有效,但這種做法相對被動,不可能每種產品國家都有足夠的儲備。”

  李國祥認為,農產品炒作是一種放大價格波動的行為,價格波動并非始于流通環(huán)節(jié),而是從生產環(huán)節(jié)就已開始。在穩(wěn)定農產品價格方面,相關部門應重點培育一批對社會具有責任的大型企業(yè),在保證企業(yè)盈利的前提下,依靠這些企業(yè)取得價格話語權,抑制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也有行業(yè)分析師指出,目前農產品期貨僅有棉花、大豆等十多種,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期貨市場,更多傳播、預測農產品期貨價格走向,農民如果及時獲悉價格,就會在收購價上做出調整,使中間商“炒作”風險加大。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立佳 + 10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10-27 17:57:36 | 只看該作者
呵呵,那樓價上漲不止也是國際因素了吧。求求別國家調控了,看看樓市,不調控還好,越調控越絕望。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0-27 17:58:58 | 只看該作者
這都是中國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3 13: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