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唐代黔之驢被老虎識破伎倆吃掉后,柳宗元筆下的《黔之驢》不徑而走,不僅世人家喻戶曉連動物們也個個皆知?;⒆鍖⑵洚斪鳂s耀代代相傳。驢類則世代蒙羞,把這一典故作為教育后代發(fā)奮圖強的經典。
時針轉到二十世經末,改革開放的東風也吹到了黔地。又有好事者想:“自從有了黔之驢的典故后,此地一直無人再敢養(yǎng)驢?,F(xiàn)在已沒有老虎了,為什么不能養(yǎng)驢呢?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我要是能養(yǎng)上一群驢專供城里的大餐廳,不就可以實現(xiàn)發(fā)家致富的夢想了嗎?”
主意一定,好事者找親友、跑銀行,終于湊足了資金。他又像那個好事的祖先一樣用船從外地載回了驢,不過這回不是一只,而是一群。待養(yǎng)馴后,好事者將這群寄托著他發(fā)家夢想的驢放進了山里,他知道自然生長的驢肉味道鮮美,能賣好價錢。再說這樣也能為他省下一筆不小的飼料開銷。
不久,好事者在放驢時發(fā)現(xiàn)這群驢吃飽喝足后常用屁股圍住一塊大石頭,先是仰天一聲大吼,然后一齊用后蹄朝石頭猛踢,直踢得火花四濺,碎石亂飛。好事者覺得挺好玩,也沒怎么放在心上。
一天,山林中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寧靜,不時見到小動物們驚慌失措地四處亂竄,一只慌不擇路的免子一頭撞在驢腿上,氣得它對著正在低頭吃草的驢大聲叫了起來:“哎呀!驢大哥你咋還有心情在這里悠閑地吃草呀!快跑吧,山林里來了兩只老虎,再不跑你又要像你的祖先一樣被咬死的!”驢抬起了頭嗡聲嗡氣地說:“哪來的老虎,它們現(xiàn)在是人類保護的珍稀動物,天天錦衣玉食,百事不愁,放著現(xiàn)成的滋潤日子不過,它跑到這山里來干什么?”“唉!不是它們自己跑到山里來的,是人類放歸自然的,聽我一句話,趕快逃吧,不然你真的會沒命的!”免子說完箭也似地跑走了。驢群一陣短暫的騷動后很快又恢復了平靜,仍然專心地吃著林中的青草。
兩只老虎從人類的細心呵護到回歸自然就像是突然從天堂降到了地獄。它倆躡手躡腳地來到了驢群后的大樹下,看著這幾只龐然大物發(fā)呆。冷不防一只驢伸長脖子仰天大叫了一聲引得同伴相繼應和,一時間山谷里到處都響起了“啊唔,啊唔”的回聲。老虎何曾聽過這種響動,嚇得一頭鉆進草叢里伏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突然母虎想起了祖上“黔驢技窮”的典故,“些吼聲如雷的龐然大物莫不就是那沒多大本事的驢?”她悄悄地將這個想法告訴了身邊的丈夫。公虎覺得母虎的想法十分在理,就大著膽子站了起來,結果又引來了一陣“哪唔。啊唔”的驢叫聲。公虎開心地哈哈大笑了起來說:“真的是一群驢,看來是老天在幫我們,這一群龐然大物可夠我們吃一陣子的!”
兩只老虎放心地站了起來,毫不畏懼地朝驢撲了過去。就在老虎要撲到驢面前時,驢群突然散開將兩只老虎圍在了中間,還沒等老虎緩過神來又一齊掉轉身來朝著老虎一陣猛踢。老虎慌了,盡管它們左沖右突仍舊有驢蹄從不同的方向踢在身上,片刻工夫老虎已是皮開肉綻,傷痕累累。兩只老虎拼盡全力好不容易從驢縫中沖了也來。
坐在山頂上,老虎一邊忍著肌餓舔著傷口一邊傷心落淚,,突然它倆仰天長嘯:“為什么祖上技窮的驢現(xiàn)在變得這么有本事?為什么當年的森林之王如今反而技不如驢?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這以后,老虎再也不敢小看驢了,黔地的驢一天天的多了起來。好事者的稱呼也變成了“開拓進取的致富帶頭人”!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