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5|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繁殖育種] 養(yǎng)殖戶編制奶牛繁殖計劃要先確定繁殖指標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1-17 10:0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制定牛群的繁殖指標
  編制繁殖計劃,首先要確定繁殖指標。最理想的繁殖率應達100%,產犢間隔為12個月,但這是不易辦到的。所以,實際生產中繁殖率不低于85%,產犢間隔不超過13個月。常用的衡量繁殖力的指標有:年總受胎率≥85%,計算公式:年總受胎率=年受胎母牛頭數/年配種母牛頭數×100%年情期受胎率≥50%,計算公式:年情期受胎率=年受胎母牛頭數/年輸精總情期數×100%年平均胎間距≤400天,計算公式:年平均胎間跑=∑胎間距/頭數年繁殖率≤85%,計算公式:
  年繁殖率=年產犢母牛數/年可繁母牛數×100%
  2.制定繁殖、配種計劃
  繁殖是奶牛生產中聯(lián)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樞紐。繁殖與產奶關系極為密切,為了增加產奶收入和增殖犢牛的收入,必須做好繁殖計劃。牛群繁殖計劃是按預期要求,使母牛適時配種、分娩的一項措施,又是編制牛群周轉計劃的重要依據。編制配種分娩計劃,不能單從自然生產規(guī)律出發(fā),配種多少就分娩多少;而應在全面研究牛群生產規(guī)律和經濟要求的基礎上,搞好選種選配,根據開始繁殖年齡、妊娠期、產犢間隔、生產方向、生產任務、飼料供應、畜舍設備以及飼養(yǎng)管理水平等條件,確定牛只的大批配種分娩時間和頭數,才能編制配種分娩計劃。母牛的繁殖特點為全年散發(fā)性交配和分娩,季節(jié)性特點不明顯。所謂的按計劃控制產犢,就是把母牛的分娩時間安排到最適宜產奶的季節(jié),有利于提高生產性能。
  本文來源:中國養(yǎng)殖網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12-12 19:11:41 | 只看該作者
好啊,太好了,學習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tǒng)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3 21:3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