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打壓,國內農產品期貨普遍回落,部分品種如棉花和白糖等前期漲幅過快的品種回調幅度更是達到50%左右,市場投機氛圍明顯減弱。從目前來看,政策風險短期仍將對農產品構成較大壓制,但經過此輪快速回調后,市場情緒逐步回歸理性,受供需等基本面因素推動,農產品長期漲勢延續(xù)的可能性較大。
國家調控物價的行動仍在進行,農產品短期仍面臨較大的政策壓力。近日國家發(fā)改委在三日內連續(xù)下發(fā)四份通知要求穩(wěn)定物價,文件相繼表示,國家將采取一系列具體措施保證農產品供應,并將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以穩(wěn)定國內消費水平,必要時依法啟動價格臨時干預等行政措施。由此可見,國家調控物價的態(tài)度異常堅決,相關政策或將進一步出臺,市場信心恢復仍有待時日。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農產品價格已有較大回調,以豆粕和豆油期貨為例,其主力合約價格已接近其理論壓榨成本,因而,如果國家不再出臺更嚴厲的調控政策,農產品后市繼續(xù)下行的空間有限,價格短期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
政策利空影響終將被市場消化,基本面支撐農產品長期上漲趨勢。今年全球農業(yè)災害頻繁發(fā)生,農產品的種植和收成受到極大影響,部分品種出現(xiàn)明顯的減產情況。以玉米和水稻為例,美國農業(yè)部11月供需報告將全球2010/11年度兩者產量預估均下調了110萬噸。而目前一些農產品主產國的新季作物種植仍面臨不利天氣,以巴西為例,該國農戶可能再度面臨2005年的旱情,當時干旱導致巴西13%的谷物和油籽受災。由此看來,在需求呈現(xiàn)剛性增長的情況下,全球農產品整體供需形勢偏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