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中,海南的羅非魚養(yǎng)殖產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大量池塘被淹或被毀,塘中的羅非魚外逃,存塘量大幅減少。由于原料魚緊缺,而海南不少羅非魚加工廠手頭仍有大量急需完成的訂單,為完成合同避免繳納高額違約金,加工廠不惜遠赴廣東收購羅非魚,以此緩解原料魚荒。
據業(yè)內人士表示,近期每日從廣東珠三角以及粵西地區(qū)運往海南的羅非魚約有20多萬公斤,而“粵魚運瓊”的現象還將持續(xù)到明年6月。受此影響,廣東當地的羅非魚價格大幅上漲,從10月初的每500克4.5元漲至每500克5元,比去年同期高了約1.5元。
湛江市坡頭區(qū)羅非魚中介陳亞壽介紹,近幾天他幫幾個客商收購的羅非魚都是運往海南交付給那里的加工廠。他說,客商對羅非魚產地并無要求,檢測合格后,只要合乎規(guī)格以及價格適宜都可以收購。
近幾天,他一直在廣東的羅非魚主產地吳川、廉江、茂名、珠海等地來回奔走收魚,每天的收購量高達5萬公斤。他強調,目前廣東的存塘商品羅非魚很少,如果貨源充足,能按照客商的要求全數收購,那每天的收購量還將更高。
羅非魚收購商梁權表示,每年八九月,海南當地的加工廠都會前往廣東等地收購羅非魚,只不過今年海南遭遇洪澇災害后,羅非魚緊缺導致廣東地區(qū)的收購量比往年高。梁權說,目前廣東地區(qū)每天發(fā)往海南的羅非魚約有20多萬公斤,收購地主要是在粵西地區(qū)與珠三角。他表示,海南災后復產養(yǎng)殖的羅非魚要等到明年7月方可出售,因此,海南加工廠在廣東收魚還將持續(xù)到明年6月。
梁權介紹,出于運費等綜合因素考慮,收購商往年一般主要在距離海南較近的粵西地區(qū)收購羅非魚。他說,從湛江地區(qū)運輸一車羅非魚(1萬公斤)到海南,運費約為5000元。由于距離海南近,當天可運到海南的加工廠,羅非魚在運輸途中成活率較高,攤算下來,每500克魚的運輸成本約為0.3元,其綜合收購成本(增加的運輸成本+塘頭收購價)與海南的羅非魚價大略持平。
與湛江地區(qū)相比,從珠三角收魚運到海南,費用則高出許多。梁權表示,一車魚(1萬公斤)從珠三角運到海南的費用約為8000元,按100%的成活率計算,每500克羅非魚的運費為0.4元。但實際上,運輸距離越遠,羅非魚的成活率越低。
有加工廠人士表示,從珠海運一車(1萬公斤)羅非魚到海南得花費一天時間,在途中至少會損耗死亡1000多公斤魚,如果汽車在過海等候渡輪發(fā)船的時間過長或因操作不當導致水溫不穩(wěn)、溶氧低,魚的死亡率更高。綜合計算,從珠三角發(fā)往海南的羅非魚,每500克增加的運輸成本超過0.57元。
盡管珠三角的羅非魚價格比粵西每500克低約0.1元~0.2元,但因高額運輸費導致從珠三角運到海南的羅非魚綜合成本比粵西每500克高0.1元~0.17元,因此海南的客商前來廣東收魚一般首選粵西。
而廣東粵東及福建雖然亦有大量的羅非魚,不過由于離海南較遠,利用汽車運輸羅非魚得兩天方可到達海南。在運輸途中,裝載的羅非魚密度大,而運輸時間超過24小時,羅非魚死亡率極高,綜合成本更高,因此,很少有海南的加工廠前往粵東及福建收購羅非魚。
梁權表示,受羅非魚產量及收購地區(qū)所限,目前的羅非魚供應量仍然無法滿足海南加工廠的需求,而廣東當地的羅非魚加工廠亦無法得到充足的貨源加工生產。廣州市恒發(fā)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童建輝表示,現在當地企業(yè)的產能明顯下降。陳亞壽說,在失衡的供求關系下,粵西地區(qū)的羅非魚價格快速上漲,從10月初的每 500克4.5元漲至5元,比去年同期高了1.5元,該價位亦為近5年來的同期最高。
文章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