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病情況
吉林長春地區(qū)農安縣王某飼養(yǎng)商品白羽肉雞8000只,16日齡之前雞群狀態(tài)良好,16日齡晚間突然降溫,17日齡時雞群“扎堆”現(xiàn)象嚴重,呼吸道癥狀輕微。養(yǎng)殖戶按病毒和大腸桿菌混感染進行治療,連續(xù)使用兩天,但效果不明顯,大群糞便較好,但個別雞只排水便。到20日齡時,大群排水便嚴重,日死亡100多只。
二、臨床癥狀
急性病雞突然死亡,慢性病雞精神沉郁,低頭呆立,畏寒怕冷,雞飲水量增加,排水樣便,爪干癟。舍內氨氣味大,濕度極大。
三、剖檢變化
病死雞多數,爪子干癟,皮膚和肌肉緊貼,不易剝離。內臟被白色“石灰樣”物質覆蓋,觸之沙粒感,嚴重的“花斑腎”。其它臟器沒有明顯的眼觀變化。
四、治療措施
分兩個療程進行治療:
1)白天:肝腎康6瓶兌水700斤,集中飲用;
傍晚:強效通腎靈10袋+小蘇打3,兌水900斤,自由飲用。連用兩天。
2)第3~5天,自擬中藥:豬苓30g ,澤瀉45 g,白術30 g,桂枝25 g,
黨參60 g ,茯苓60 g,甘草30 g ,陳皮45 g ,附子30 g,干姜15g ,烏梅30g。
用法:粉碎后按日采食的1%計算,每天早晚兩次煎水,藥雜拌料。連用三天。
五、回訪
用完第一個療程后,日死亡降到20只左右,第二個療程用完后,糞便基本成型,大群狀態(tài)良好,基本不死亡!
五、治療體會
現(xiàn)在多數認為腎病是腎臟引起的水瀉,我認為是脾氣不足而導致水瀉。所以,在治療時,按中醫(yī)的理論,原則是:健脾、利水。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