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奶牛飼養(yǎng)過程中,經常添加尿素作為反芻動物的蛋白質補充飼料,成本低廉。但是如果飼喂不當就會引起中毒,需要引起廣大養(yǎng)殖戶的高度注意。首先尿素的用量一般控制在干物質的1%以下或者精料的3%以下。
尿素的利用量受許多因素的影響,低蛋白日糧和饑餓可降低奶牛對尿素的耐受性。富含脲酶的飼料與尿素同時飼喂時,因其中的脲酶在瘤胃中可促進尿素的分解而產生更多的氨,易引起奶牛中毒。
奶牛瘤胃內有35%的細菌產生脲酶,瘤胃細菌可借脲酶將尿素水解為CO2和NH3。瘤胃pH值在8時,脲酶的活性最旺盛,可使多量的尿素在短時間內分解。其分解產物也隨即通過胃壁被吸收,并進入肝臟,在肝臟中借鳥氨酸循環(huán)轉變?yōu)槟蛩鼗蚺ca-酮戊二酸結合形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進入肝臟的氨超過了肝臟的解毒能力,則沿門靜脈進入外周血液循環(huán),當外周血液中氨超過正常水平時即出現(xiàn)中毒癥狀。因此中毒的嚴重程度同血液中氨的濃度密切相關。外周的血液中的氨可直接作用與心血管系統(tǒng),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喪失,血液濃縮,由于血氮對心臟的毒害作用而引起死亡。
中毒癥狀出現(xiàn)的遲早同食入的尿素量有關。牛在食入中毒量的尿素后,30分鐘~60分鐘即出現(xiàn)癥狀,起初表現(xiàn)為沉郁和呆滯,接著表現(xiàn)不安和感光過敏,呻吟,反芻停止,鼓氣,肌肉抽搐,步態(tài)不穩(wěn),反復出現(xiàn)強直性痙攣,呼吸困難,脈搏加快,出汗,流涎,后期病畜倒地,四肢呈游泳狀運動,常因窒息而死亡。
解剖后無特征性變化,有的僅表現(xiàn)為輕微的肺水腫,充血和瘀斑。瘤胃內容物有氨臭味,口鼻充滿泡沫狀液體,有的可見到全身性靜脈淤血,器官充血,嚴重肺水腫,胸腔積液,心包積水,肝臟、腎臟脂肪變性,有的心內膜和心外膜下出血。
尿素中毒無特效療法,可采用對癥治療。但發(fā)現(xiàn)中毒癥狀后立即停喂尿素,病初可洗胃或使用瀉劑??诜罅渴炒姿峄鑫竷热菸?,療效較好??诜咕?,抑制瘤胃內細菌,減少氨的產生。
加強對尿素的管理,定時定量地合理搭配飼料添加劑,不可將尿素溶于水中讓奶牛大量飲用。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