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仔豬成活率七措施 一、環(huán)境溫度適宜 新生仔豬的組織器官和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特別在低溫環(huán)境里,仔豬易患低血糖、感冒、肺炎等疾病,嚴重時會大批死亡。仔豬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初生后6小時內為 35℃。1-3 日齡為30℃-34℃。4-7日齡為28℃-30℃、8-15 日齡為 25℃-28℃。冬天豬舍要堵塞風洞,輔墊厚草,保持干燥。有條件時,最好在產(chǎn)圈內一角修建保溫室 (長寬80-120cm、高80cm),保溫室一側下端開門讓仔豬自由出入(需引導1-2次)。保溫室頂端忌吊150-250瓦紅外線燈泡,燈泡距床面40-50cm,隨著仔豬長大,加大燈泡距床面的距離,床面溫度也隨著降低。 二、人工固定乳頭 固定乳頭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全窩仔豬降生后,即可訓練固定乳頭,保證及時吃到母乳。固定乳頭的方法是:可先讓仔豬自行選擇,再按體重大小強弱適當調整,使弱小仔豬吃中、前部乳頭,強壯仔豬吃后部乳頭。人工輔助兩三天,便可固定仔豬吃乳位置。 三、高床培育哺乳仔豬 由于地面上母豬和仔豬糞尿的污染,母豬乳頭骯臟,圈舍潮濕寒冷是發(fā)生仔豬下痢的原因之一。仔豬下痢常造成生長停滯,甚至死亡,給仔豬生產(chǎn)帶來很大損失。提倡高床培育,改善仔豬的衛(wèi)生條件,下痢病可基本解決,仔豬健壯,生長發(fā)育整齊?! ?/font> 四、早期補料 為保證仔豬正常生長,必須及時補充飼料。為使仔豬早認料,可于5-7日齡對仔豬開始誘食,方法是:將炒熟的玉米、豆類等粒料灑些糖水,再裹些仔豬配合飼料,任其自由揀食,每天有意識地把仔豬趕到補料間幾次,便可使其吃料。同時要供給清潔飲水,冷天最好讓仔豬飲溫開水?! ?/font> 五、鐵鹽的補充 對新生仔豬補鐵,是一項容易被忽視而又非常重要的措施。初生仔豬每天平均需要 7-11 毫克鐵,但100克豬乳中不足0.2毫克,不足仔豬需鐵量的 5%。缺鐵仔豬表現(xiàn)為貧血癥狀,易并發(fā)白痢、肺炎,常見于5-20日齡仔豬。 預防辦法: 1.圈內勤更換深層紅土。 2.注射含鐵制劑:在4日齡內注射葡萄糖鐵鈷注射液或右旋糖酥鐵注射液1毫升。 3.配制硫酸亞鐵--硫酸銅溶液喂仔豬:取2.5克硫酸亞鐵和1克硫酸銅,溶于 1000毫升熱水中,過濾后給仔豬口服。用于治療時,每天兩次,每次5-10毫升,用于預防時,在3、5、7、10、15日齡時每日兩次,每次10毫升。 六、提高母豬在娠后期的能量水平 在母豬懷孕后期加喂脂肪或增加能量飼料,對繁殖力并無影響,但可提高初乳與常乳的乳脂率,增加胎兒體內的能量貯存,有利于仔豬成活。在母豬分娩前 1個月,每天補喂200-250克動物脂肪或油脂性飼料。 七、注意防病 1.搞好飼料、飲水衛(wèi)生,圈舍消毒。 2.加強仔豬戶外活動。 3.做好防寒保溫工作。一旦發(fā)生黃痢或白痢可口服促菌生片,或用土霉素、慶大霉素、痢特靈、黃連素等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