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網上有人是這樣區(qū)分的,請教一下這樣的方法是否科學合理?請問各位大俠還有其他方法沒?
1生肉時的區(qū)別:
健康豬肉:皮厚、肥肉多、瘦肉少粗而且顏色白。皮與肥肉之間連接緊密。
瘦肉精肉:皮薄、肥肉少、瘦肉多呈鮮紅色。(為何叫瘦肉精,豬牛羊等動物吃了后多長瘦肉,少長肥肉) 皮與肥肉間連接不緊密,甚至煮一下皮肉就分離。
2水煮過程的區(qū)別:
健康豬肉:無泡沫或少泡沫。
瘦肉精肉:大量泡沫。
3清煮后的區(qū)別:
健康豬肉:瘦肉部分顏色白,線條粗。(肌肉纖維明顯)
瘦肉精肉:瘦肉部分顏色鮮紅。
4口感區(qū)別:(只要調味品放得少,也能嘗出來)
健康豬肉:吃起來味道鮮美,就算不放調味品,味道還是鮮美。
瘦肉精肉:不放調味品時,幾基本很難入口。
5食后短期反應:(攝入一定量)
健康豬肉:無不良反應。
瘦肉精肉:會出現,頭暈,心跳紊亂,惡心等不良反應。
6骨頭判別:
健康豬骨:硬,顏色白。
瘦肉精骨:骨質松,脆。(這個因為吃瘦肉精的動物,是反生理的快速生長,骨質基本上是脆。不過近年來又有一種新的瘦肉精,動物吃后骨頭變得異?!皥杂病保笠幌鹿穷^會呈現詭異的談綠色。這種肉毒性更大。
7忌食內臟:
動物內臟含毒量比肥肉組織更高。尤其是肝、腎、骨脂。
|
-
未命名.jpg
(27.38 KB, 下載次數: 0)
健康肉與瘦肉精肉的區(qū)別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