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1|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夏秋季養(yǎng)水貂 須防4種病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3-22 14:2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夏秋季水貂不好養(yǎng)、老愛得病,希望“養(yǎng)殖資訊”給介紹水貂疾病防治的知識。為此,特刊登該文,并提醒養(yǎng)殖戶注意觀察水貂的活動情況、加強飼料安全、對一些典型病癥及早預防,最終提高養(yǎng)殖效益。
  一、病毒性胃腸炎
  1、特點:病毒性胃腸炎是由犬細小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是危害水貂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多發(fā)于氣溫較高季節(jié),呈地方流行或散發(fā)。飼喂劣質飼料、斷乳可促進本病的發(fā)生。糞便、蠅類是較重要的傳播媒介,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
  2、癥狀:劇烈腹瀉,糞便呈黃灰白色、黃灰綠色水樣,惡臭,混有黏液和氣泡,或膿血便呈粉紅、暗紅色;后期多呈煤焦油狀,往往混有血絲。早期鼻鏡干燥、拒食、高熱(40-41.5℃);后期多尿,呈黏稠茶色,臥籠不起,消瘦衰竭,麻痹痙攣而死亡,死前腹部膨脹,口鼻流淡紅色血水。
  3、防治:本病以預防為主,可定期注射疫苗。本病無特效療法,可以應用抗菌素控制并發(fā)癥和繼發(fā)感染,以縮短病程和減少死亡,進行對癥治療。(1)青霉素鈉10萬IU、鏈霉素10萬IU分別肌肉注射,每天2次,連用3一5天。(2)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4萬一8萬IU一次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5一7天。(3)中藥療法:黨參8克,紫蘇、陳皮、法半夏、旱蓮草各5克,生姜3克,黃連1克?;旌霞铀m量,煎后取汁,1次灌服。
  二、犬瘟熱
  1、特點:犬瘟熱是由犬瘟熱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及部分浣熊科動物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傳染源主要是病犬、病獸和帶毒動物,其中患犬瘟熱的病犬是最危險的疫源。主要是通過患病動物的眼睛分泌物、唾液、尿和糞便排出病毒,污染飼料、飲水和用具等,經消化道傳染,也可通過飛沫、空氣經呼吸道傳染,斷乳后的仔獸最易感,死亡率也高。
  2、癥狀:根據病程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就是神經型。常發(fā)生于流行初期;病程特別短,往往看不到癥狀突然發(fā)病,四肢抽搐,尖叫和口吐白沫等神經癥狀,死亡率100%,急性型病程為3~7天,病初可見漿液性結膜炎,繼而發(fā)展為黏液乃至膿性,鼻腔干燥,流出鼻液并伴發(fā)支氣管肺炎。精神委頓,拒食,呼吸困難。病獸被毛蓬亂,無光澤,消化紊亂,下痢,后期糞便呈黃褐色或煤焦油樣,多數轉歸期死亡。慢性型病程為14~30天,主要表現為皮炎癥狀,首先趾掌紅腫,軟墊部炎性腫脹,鼻、唇和趾掌皮膚出現水泡,繼而化膿破潰、結痂,全身皮膚發(fā)炎,有米糠樣皮屑脫落。病獸雖然多數取良性經過,但發(fā)育落后。
  3、防治:抗菌素類藥物對此病無效,但能控制繼發(fā)感染。可用犬瘟熱高免血清進行治療,每只應用8~10毫升,3天后再用一次,有一定效果。預防水貂犬瘟熱病的有效措施是進行疫苗接種。我國成功地研制犬瘟熱雞胚細胞弱毒疫苗和水貂犬瘟熱、細小病毒性腸炎和腦(肝)炎三聯疫苗,廣泛應用于全國各地。每年在母獸配種前和仔獸分窩后3周進行2次預防接種,每次3毫升,同時加強犬的管理,同樣接種疫苗(5毫升)。發(fā)生犬瘟熱的水貂養(yǎng)殖場,采取緊急措施接種疫苗,效果很好。
  由于此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犬和帶毒的動物,所以養(yǎng)殖場應嚴格防止犬進入場內,養(yǎng)殖場一旦發(fā)生了疫情,首先必須及時診斷,同時隔離病獸,對病獸群采取封鎖,籠具應固定使用,并要每用完一次經煮沸消毒后再用。病尸應焚毀或深埋,糞便要經生物熱發(fā)酵等無害處理。
  三、大腸桿菌
  1、特點:水貂夏季大多飼喂冷凍飼料,沖洗飼料的剩水富含蛋白質污染了環(huán)境,蚊蠅大量孳生容易造成貂場大腸桿菌的流行。本病以嚴重腹瀉和敗血癥為特征,其傳播途徑主要是內源傳染或通過消化道傳播。致病菌血清型為O8(約占53.8%),O141(約占23.08%),O81(約占15.38%),O101(約占7.7%)。本病多發(fā)生于斷奶前后的幼貂,1月齡的仔貂和當年幼貂最易感,其發(fā)病率達28%以上,致死率為81.3%,多呈暴發(fā)性流行。成年貂及老年貂很少發(fā)病。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北方多見于8-10月份,南方多見于6-9月份。飼養(yǎng)管理不良,衛(wèi)生環(huán)境不好及母貂泌乳不足等可促進本病的流行。
  2、癥狀:潛伏期1-3天,發(fā)病急,多呈急性經過。病貂精神沉郁,食欲廢絕,體溫升高到41℃以上,呼吸急促,鼻鏡干燥。腹瀉,糞便初為灰白色帶有黏液和泡沫或水樣腹瀉,爾后便中帶血,呈煤焦油樣,有的伴發(fā)嘔吐。病的后期拱腰蜷縮,消瘦虛弱。有的出現角弓反張、抽搐、痙攣及后肢麻痹等神經癥狀,2-3天死亡。
  病死水貂尸體消瘦,肝臟腫大,有出血點,脾臟腫大2-3倍,腎臟充血柔軟,心肌變性。胃腸道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癥變化,尤以大腸為明顯,腸壁薄、黏膜脫落,腸內充滿氣體,腸內容物混有血液。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出血。
  3、防治:加強對貂群管理,認真搞好獸醫(yī)衛(wèi)生工作,特別是產仔及育成期更應注意。仔貂要盡快吃到初乳,母貂產仔過多時要及時寄養(yǎng)。在正常情況下,日糧中可不加抗生素添加劑,在幼貂斷奶后開始補給,每3天補1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條件時可用適當的分離的菌株制備濃縮滅活苗進行接種,也可起到預防本病的作用。發(fā)病后可肌注清瘟排毒針,同時用抗菌止瀉藥物對癥治療。
  四、中暑
  1、特點:夏秋季氣溫高,濕度大,天氣悶熱,飼養(yǎng)水貂棚窩箱通風不良使烈日直射貂體,如果飲水不足,使水貂體熱不能散發(fā),就會引起腦充血或高級神經中樞麻痹。中暑后的水貂體溫顯著升高,可視黏膜潮紅、鼻鏡干燥、有劇渴。
  2、癥狀:初發(fā)病時病貂表現急躁不安,后來僵直躺臥,后軀麻痹,張口劇喘并發(fā)出刺耳叫聲。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水貂出現頭部震顫、搖晃、走路不穩(wěn)、口吐白沫、嘔吐等癥狀,最后昏迷、全身痙攣而死。
  3、防治:夏秋季對產仔區(qū)的棚舍、籠舍要采取遮陽措施,如往籠箱上面蓋青綠的柴草,用遮陽網圍在棚舍四周,棚舍間種瓜、豆以達到避免日光直射的目的,但一定要注意保持通風良好,必要時可在舍內灑水。
  發(fā)病時可把病貂移至陰涼和空氣流通地方,并用冷水敷頭部或灌腸。為使水貂體溫迅速降溫及增加心臟功能,可肌肉注射安痛定1毫升、尼可剎米0.3-0.5毫升,并皮下注射葡萄糖氯化鈉20-30毫升。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1-3-22 14:51:15 | 只看該作者
好資料謝樓主提供,辛苦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個回復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3 04:3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