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豬網獨家翻譯】5月6日訊 眾所周知,未閹割的公豬很少會用作育肥豬。這主要是由于公豬在性成熟以后會有很重的異味,其肉類也變得無法食用。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就是對幼齡仔豬進行去勢手術。然而這種方法會是仔豬帶來一定的疼痛,而且反復被指責嚴重危害動物的福利。在2008年,德國養(yǎng)豬協(xié)會、加工行業(yè)組織以及貿易組織共同決議了一份草案,禁止在沒有麻醉情況下對仔豬進行閹割手術。2010年11月,歐洲的大部分養(yǎng)豬場及其他們的養(yǎng)豬協(xié)會都同意到2018年全面停止進行閹割手術。這意味著當前采用麻醉的方法對小豬進行閹割手術只是一個過渡時期,最終在歐洲將全面禁止閹割手術。然而,當未閹割的公豬進入育肥期,我們必須通過快速、準確的檢測手段以及減少屠宰期公豬產生異味的機率來積極預防豬肉異味對消費者的消極影響。這可能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如基因的選擇、營養(yǎng)和/或飼養(yǎng)管理。
公豬身上的異味主要由基因和非基因的因素共同影響。一些研究已表明糞臭素(skatole)和雄烯酮(androstenone)這兩者的水平主要決定著公豬異味的產生。而且這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遺傳性。糞臭素的水平比雄烯酮更容易受到非基因因素的影響。營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衛(wèi)生及抽樣豬群都能影響測量糞臭素的水平,以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因評估的準確性。
傳統(tǒng)及基因的篩選
德國波恩大學Frieden, Looft和Tholen研究員在他們最近發(fā)表的一篇文章《降低公豬異味的飼養(yǎng)因素》中寫道,“通過傳統(tǒng)及基因的篩選可以有效的降低未閹割的育肥公豬身上的異味強度,這將可以幫助養(yǎng)豬業(yè)逐漸的減少由于公豬異味而所需要丟棄的豬肉數量。最終徹底排除手術閹割的需要。為了達到最佳的篩選效果,我們必須建立標準化測量糞臭素和雄烯酮水平的程序?!?br />
他們還寫道,“目前,有兩個研究項目致力于研究開發(fā)公豬異味全自動測量程序分別用于商業(yè)化的屠宰加工線以及養(yǎng)殖場豬群的篩選。最終的目標是希望以背膘、唾液或血液樣品的檢測為基礎,開發(fā)可以對公豬進行異味計分的技術,這將可以加快遺傳的進展?!?br />
當我們在遺傳篩選中鑒定公豬異味的QTLs和相關基因時,需要特別注意與繁殖性能有關的基因位點。不過總的來說,基因篩選為我們處理公豬異味問題提供了一個快速、簡易的解決方法。
“在當前德國的經濟條件下,這有必要在大范圍使用自動化測量程序以前篩選種公畜。利用這種方法正在進行田間試驗,如果這種途徑效果不理想的話,試驗將會擴展到所有的公畜與母畜生產線??偠灾?,飼養(yǎng)目的包含降低公豬異味將會減少其他特性進展的機率,這將意味著失去一定的競爭力。”
利益?!
作者文中寫道,飼養(yǎng)組織期望從明顯的公豬異味下降率中獲得利益:
1)引入生豬屠宰的激勵機制,如果屠宰場淘汰異味豬,則根據他們淘汰的比例給予一定的獎金獎勵;
2)按照飼料轉化率及肉類價值,飼養(yǎng)未閹割的公豬比飼養(yǎng)閹割的公豬更加經濟。
另一方面,隨著來自未閹割育肥豬的豬肉數量不斷增加,加工行業(yè)不得不認為會有大量的損失,因為未閹割豬的豬肉并沒有任何市場價值。如果淘汰異味豬肉的頻率可以大大的降低,而且低于10%這個臨界值或更少,這樣才能實現(xiàn)飼養(yǎng)未閹割公豬的潛在利益?;蛟S我們需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知道歐洲養(yǎng)豬業(yè)將是否可以成功的以動物福利為名義排除閹割公豬的需求。時間將會告訴我們一切……(By pigprogress 愛豬翻譯小組黎先偉供稿)本篇文章來源于 愛豬網(52swine.com)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