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hmdchinaren 于 2012-6-23 17:19 編輯
規(guī)?;i場合理使用抗生素研究進展 張明第 規(guī)?;i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問題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免疫保障豬群的健康,為不斷增多的人口補充肉產品,同時提高生活水準??墒俏覈鴮κ褂每股胤ㄒ?guī)不健全、現有的法規(guī)執(zhí)行不到位、養(yǎng)殖場專業(yè)素養(yǎng)低下、學術界紙上談兵、以及商業(yè)利益驅使下的“賓館營銷會議“夸大功效宣傳,特別是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包括使用準則,藥物的副作用和耐藥性以及人畜共患疾病藥物的正確對待都是我們值得考慮的問題。筆者就以下幾個問題進行闡述如下: 1、抗生素的定義 抗生素是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是用化學合成法生產的相同或類似物質,它在低微濃度下對特異的微生物的生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用于防預動物疾病和促進動物生長。 2、抗生素的特性和在豬各階段使用:筆者認為在規(guī)?;i場主要研究抗生素耐藥性、副作用和功效以及動物特異性疾病是規(guī)?;i場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核心問題,同時規(guī)模化豬場藥物預防程序的的核心藥物必須具備副作用小且不易產生耐藥性的抗生素才能夠提供優(yōu)質綠色肉產品,這樣有助于規(guī)?;i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以下為多年在規(guī)?;i場使用抗生素經驗值(僅供參考): 注(+)表示不嚴重,(+++++)最嚴重、(—)表示沒有 結論:可以分析發(fā)現多粘菌素類、聚醚類、磷酸化多糖類、多肽類抗生素不產生耐藥性,同時無副作用,一般用于 飼料添加促進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但是多粘菌素類主要抗G-僅限于仔豬使用;β-內酰氨類、氨基糖苷類(限仔豬使用)、大環(huán)內脂類、硝基咪唑類由于副作用小且不產生耐藥性一般是常用基礎抗生素;磺胺類、喹諾酮類副作用小但很容易產生耐藥性一般限制使用;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一般不易產生耐藥性但副作用大限制使用;氯胺醇類抗生素副作用大很容易產生耐藥性一般限用,但是許多豬場作為主要抗生素使用自食其果??股氐哪退幮酝瑫r與細菌的抗藥性有一定的關系,具體而言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球桿菌很容易產生耐藥性,桿菌次之,經過多年的使用發(fā)現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依然對四環(huán)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敏感。第三,藥物的耐藥性同時在不斷變化。經常使用就會產生耐藥性,管制使用就可以避免耐藥,例如磺胺類、第三代氟喹諾酮類以及氯胺醇類就必須管制,β-內酰氨類盡量限制使用。第四、縱觀國內外有關用藥法律法規(guī)極大地體現了耐藥性和副作用這層關系,保障人類健康和畜禽福利。同時說明人用抗生素和獸用抗生素主要重合于β- 內酰胺類、大環(huán)內酯類以及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范圍。3、根據豬的形態(tài)特征學推理出規(guī)模化豬場主要病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依據。筆者在 <獸醫(yī)導刊>第三期《規(guī)模化豬場藥物預防程序》一文講抓住主病因為主,副病因為副的觀點。豬的內涵型疾病就是豬瘟、口蹄疫、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腸道病以及豬“高熱病”。其余為外延性疾病。有些疾病雖然還在討論中,但是《自然辯證法》和《進化論》以及《形式邏輯學》的理論可以肯定豬的內涵型豬病是豬這種動物的特征性疾病,不管是家豬、野豬、國內國外豬會感染。豬內涵性疾病也是豬的主病因,是高產動物豬數量的調節(jié)杠桿同時是規(guī)?;i場“養(yǎng)豬風險”的最重要體現。豬瘟死亡率100%,“高熱病”的流行病學呈“V”變化即 2006年-2007年死亡率80%,死亡率2011年6月30日---2012年6月30日為零,2012年-2013年6月30日死亡率為20%, 2013年--2014年死亡率為40%,2015—2016 死亡率60%,2016年--2017年6月30日死亡率80%,因此高熱病應該稱作“豬的劫病”,這些內容是筆者參考一些獸醫(yī)刊物報道和地方獸醫(yī)供述。豬瘟、口蹄疫,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腸道病可以用藥物和疫苗防控,但是“高熱病”的防治還是我們研究的主要對象。 由于豬形態(tài)學特征,豬的鼻子在歷史的進化中用于拱地就最容易發(fā)生喘氣病,值得驕傲的是多年的經驗正好符合《獸醫(yī)傳染病》豬喘氣病就是由支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高接觸性傳染病,但是由于喘氣病潛伏期長,一旦發(fā)生,很難根治。主要病理變化為在肺上形成“不可修復性肉樣實變”,這種實變是動態(tài)的過程即21日齡就開始病變漸增的過程往往被規(guī)?;i場技術人員和農業(yè)養(yǎng)豬人員想象不到,造成濫用抗生素或防控不得力。豬的嘴長在地上覓食就容易發(fā)生慢性腸道病和寄生蟲病。這些是人類必須采用生物技術和管理手段進行修補豬自身的缺陷,達到豬群健康??梢愿叨荣澇傻闹v:豬瘟、口蹄疫、“高熱病”沒有特效藥,只能用“保守療法”去治療。但是在規(guī)?;i場由于運動減少,通風光照不足和豬的微觀密度和宏觀密度增加,豬的內涵型疾病會非常嚴重特別慢性呼吸道病和“高熱病”體現的尤為突出。豬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慢性腸道病以及寄生蟲病(以下稱“慢性消耗性疾病”)采用階段性或連續(xù)性投藥加以防(提前加藥預防)控(發(fā)病豬控制)。對其他外延性細菌性疾病一般采用防(防條件)治(發(fā)病豬治療),這需要做藥敏試驗或采用管制式用藥。眾所周知,一個豬場如果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防控基礎差或認識不夠,這個豬場的經濟效益就差的很,同時增加了養(yǎng)豬風險,這點通過調查83%的養(yǎng)豬戶不明白或新進養(yǎng)豬戶根本不清楚,而且很多教授和研究員都不清楚。因此可以推論出豬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合理預防用藥是規(guī)模化豬場用藥研究重點,有經驗告訴我們一個規(guī)?;i場90%的藥費用于防控慢性消耗性疾病就是養(yǎng)豬成功了一大半。就目前而言很多養(yǎng)豬戶急功近利,選擇昂貴藥想一用就好,究竟有特效藥嗎,筆者的回答是否定的?!安豢尚迯托匀鈽訉嵶儭笔菦]有特效藥治愈的,因此筆者定義為“防控”是最適合不過了。筆者對泰樂菌素、替米考星、酒石酸乙酰已戊酰泰樂菌素的使用研究證明其效果是一樣的,母核與衍生物的效果是沒有區(qū)別的。同時筆者對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泰妙菌素及其衍生物(鹽酸沃尼妙林)的使用方面證明對慢性呼吸道病的療效差別不大。還有專家推薦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與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配伍效果理想,但是由于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由于副作用作用大,引起動物生長抑制和免疫抑制在歐美禁用配伍長期使用是不提倡的。外延性疾?。ńy稱為急性細菌性傳染病)都是條件性疾病,由于來得快去得快的特點所以一般采用防(防條件)治(發(fā)病治療)為主要措施。由此分析可以知道2004年至今使用氟苯尼考、磺胺類、第三代??Z酮類、阿莫西林等殺菌性抗生素在動物各生長階段一種或兩、三種互相配伍連續(xù)使用1—2周預防急性細菌性疾病和弓形體等是殺雞取卵,浪費畜牧資源。 4、中國規(guī)?;i場近年來用藥誤區(qū)。 4.1許多專家提出了很多用藥方案,以上海奉賢獸醫(yī)站為代表的“豬呼吸道綜合癥”為代表的“三鮮湯”,10%氟苯尼考400ppm+磺胺二甲1000ppm+TMP200ppm以及“牛弗洛+阿莫西林”來看都是都不符合豬病的特征性疾病的防控,但是對中國畜牧業(yè)造成的危害卻是不得不研究討論的,報刊雜志和網絡上以惡傳惡卻是屢見不鮮。筆者看到在網絡上或在報刊雜志上替米考星、愛樂新、黃芪多糖可以預防病毒性疾病宣傳鋪天蓋地;還有在電視廣告和“賓館營銷會議”上大吹特吹奧萊可(牛至油)在成年豬促進生長20%以上。牛至油與硫酸粘菌素、喹乙醇為適用于仔豬防控仔豬細菌性腹瀉病的藥物,使用于成年豬破壞腸道菌群平衡,限制生長. 4.2實驗室沒有依據的藥敏試驗我覺得很是可悲,選擇的敏感藥物一般是人用頭孢拉丁、頭孢氨芐等抗生素造成濫用抗生素,豬病無藥可救、副豬嗜血桿菌病嚴重,“高熱病”流行期病死率高都是我們值得研究的問題。 4.3養(yǎng)豬者對慢性消耗性疾病不重視提前預防,規(guī)?;i場不懂得群防群治,當前獸醫(yī)工作者僅限于治療“點”豬,對蓬勃發(fā)展的規(guī)?;i場疾病防控和防治的管理觀念和認識還沒有達到控制“面”豬的水平,結果是腳痛治腳,頭痛醫(yī)頭,造成濫用抗生素的悲劇。 4.4目前筆者對北農大某教授提出的交叉、混合、繼發(fā)感染很是費解,這位教授將豬病排列成兩排,然后打叉,最后就是豬要毀滅,我想這是沒有經驗的教條主義,然后就是使用頭孢曲松、頭孢拉定等等;筆者在華中農大豬病豬病研討會上碰到豬場發(fā)生“裂蹄病”問題,某位院士就提出是營養(yǎng)有關同時與隱形豬瘟、偽狂犬、高致病性藍耳病、圓環(huán)病毒有關。豬作為比人類還要進化早的動物難道比人類還弱不經風嗎,最后豬場技術人員誤解為非濫用抗生素不可,同時還大量注射疫苗。 4.5當前我國的獸藥銷售與其他行業(yè)一樣,在市、縣、鄉(xiāng)采用“賓館營銷會議”進行抽獎促銷,這種模式可以直接宣傳產品,但是沒有政府部門監(jiān)管,會場講課內容不受法律保護,這樣在商業(yè)利益下不得不防“獸藥傳銷營銷”,造成濫用抗生素。 結論 規(guī)?;i場在豬的各生長階段以豬慢性消耗性疾病為主要線索在豬易感階段采用脈沖式或連續(xù)性給藥是規(guī)?;i場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礎,也是規(guī)?;i場制定藥物預防程序的基礎,同時規(guī)?;i場掌握抗生素的耐藥性和副作用對規(guī)模化豬場產仔數、母豬使用率、仔豬窩增重、成活率、整群料肉比、出欄率等經濟效益指標起到標志性作用,對目前我國醫(yī)改和限價政策都是有力的補充。也就是說規(guī)?;i場藥物預防程序主要使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是主要抗生素、隨著規(guī)?;图s化的進步,這三類抗生素在養(yǎng)殖業(yè)中愈加重要。規(guī)?;i場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資源對提高人類健康和建設有節(jié)約型社會起到不可或缺的建設性作用。 本篇文章由于自身水平有限,望各位讀者提出批評指導。 參考文獻:(略)
發(fā)表于《獸醫(yī)導刊)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