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面帶微笑快步走進辦公室,禮貌性地握了握手,然后開始張羅著泡茶。“過年前后忙得跟海盜一樣?!彼豢诨浧?廣東普通話),但語速很快。
在接受《環(huán)球企業(yè)家》記者采訪的前兩天,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生剛接待了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老校長準備今年3月份在北大舉辦一場講座,屆時將邀請他與陸步軒一同前往與北大學子交流。
“北大就出了我們兩個賣豬肉的?!标惿_起了玩笑,“告訴在校的學子,實在不行,賣豬肉也可以干?!?br />
陸步軒,2003年因媒體報道“北大才子街頭賣肉”而一炮走紅。3年后,北大師兄陳生也在廣東悄悄蓋起了豬舍。如今,陸重新回到了政府部門,而陳卻將“賣豬肉”做成了事業(yè)。目前,在廣東各個城市,分散著500多家“壹號土豬”檔口,去年銷售量近20萬頭,銷售額近6億;2013年新年伊始,其邁開擴張步伐,強勢挺進上海,并計劃跨過長江而北上。
“北大才子”與“賣豬肉”的不對等,在國內輿論環(huán)境中,隨時都可引發(fā)圍觀與議論。身處漩渦的當事者也曾遭遇種種壓力,陳生也不例外。當初,他決定步陸步軒后塵時,遭到母親激烈反對,“我養(yǎng)了一輩子豬也沒賺到錢,你一個讀書人能養(yǎng)出什么豬來!”其岳父甚至讓女兒告訴陳生,接受電視采訪時,“不要讓鄉(xiāng)親看到”。連跟著他養(yǎng)過雞,做過飲料的高管們也勸他做一點城市人熟悉的事。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這位上世紀80年代畢業(yè)于北大的理想主義青年,他一如當年辭去公務員下海的決絕。
在這6年中,陳生構建了壹號土豬的連鎖銷售模式,成立了“屠夫學?!?,創(chuàng)設了研究院,引入了大學畢業(yè)生,成功塑造了“壹號土豬”品牌。正如老校長的贈言:“我北大學生賣豬肉也能賣到最好!”
數(shù)年后的今天,“北大畢業(yè)生賣豬肉”的喧囂已慢慢歸于沉寂。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我們與其不斷糾結于如此噱頭,不如抽絲剝繭,深入剖析陳生如何在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傳統(tǒng)行業(yè)中滲透進現(xiàn)代商業(yè)元素,從而創(chuàng)新出一個“健康豬肉”品牌。
“賣豬肉”的經濟學邏輯
陳生與陸步軒的相識極具戲劇性。2008年,在廣州的一次北大校友聚會上,幾位媒體界校友得知陳生做豬肉生意,便當場給陸步軒打電話,“廣州也有一位北大才子在賣豬肉,趕快飛來一聚?!辈痪?,北大畢業(yè)的兩位“豬肉佬”在廣州會面。
兩人走入公眾視野,均源于北大高材生與豬肉,但兩人的起點卻相差千里。陸步軒因做生意失敗,為生存而開起了豬肉檔;陳生決意進軍豬肉行業(yè)時,已通過天地壹號醋飲料積累了第一桶金。用他的話說,彼時只是“應該賣豬肉了”。
1 2 3 4 下一頁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