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type A)中的任何一型引起的一種感染綜合征,又稱真性雞瘟、歐洲雞瘟。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禽的一種烈性傳染病,給養(yǎng)禽業(yè)造成巨大損失,我國農(nóng)業(yè)部和國際獸醫(yī)局都將其定為A類傳染病。以往認為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對人群無致病力,但1997年香港報道了首例因感染H5N1亞型AIV致死人事件后,近年及最近又有多例人感染AIV發(fā)病,甚至死亡的報道。今年更是嚴重!由此可以看出,禽流感也具有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意義。 A型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family)、正粘病毒屬中的病毒。該病毒的核酸型為單股RNA,病毒粒子一般為球形,直徑為80~120nm,但也常有同樣直徑的絲狀形式,長短不一。病毒粒子表面有長10~12nm的密集釘狀物或纖突覆蓋,病毒囊膜內(nèi)有螺旋形核衣殼。兩種不同形狀的表面釘狀物是血凝素(HA)和神經(jīng)氨酸酶(NA)。HA和NA是病毒表面的主要糖蛋白,具有種(亞型)的特異性和多變性,在病毒感染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HA是決定病毒致病性的主要抗原成分,能誘發(fā)感染宿主產(chǎn)生具有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而NA誘發(fā)的對應抗體無病毒中和作用,但可減少病毒增殖和改變病程。流感病毒的基因組極易發(fā)生變異,其中以編碼HA的基因的突變率最高,次為NA基因。迄今已知有16種HA和10種NA,不同的HA和NA之間可能發(fā)生不同形式的隨機組合,從而構成許許多多不同亞型。據(jù)報道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流感病毒亞型至少有80多種,其中絕大多數(shù)屬非致病性或低致病性,高致病性亞型主要是含H5和H7的毒株。所有毒株均易在雞胚以及雞和猴的腎組織培養(yǎng)中生長,有些毒株也能在家兔、公牛和人的細胞培養(yǎng)中生長。在組織培養(yǎng)中能引起血球吸附,并常產(chǎn)生病變。大多數(shù)毒株能在雞胚成纖維細胞培養(yǎng)中產(chǎn)生蝕斑。有些毒株在雞、鴿或人的細胞培養(yǎng)中培養(yǎng)之后,對雞的毒力減弱。 病毒子在不同基質中的密度為1.19~1.25g/ml。通常在56℃經(jīng)30min滅活;某些毒株需要50min才能滅活;對脂溶劑敏感。加入魚精蛋白、明礬、磷酸鈣在-5℃用25%~35%甲醇處理使其沉淀后,仍保持活性。甲醛可破壞病毒的活性;肥皂、去污劑和氧化劑也能破壞其活性。凍干后在-70℃可存活兩年。感染的組織置50%甘油鹽水中在0℃可保存活性數(shù)月。在干燥的灰塵中可保存活性14d。流行病學 流感在家禽中以雞和火雞的易感性最高,其次是珍珠雞、野雞和孔雀。鴨、鵝、鴿、鷓鴣也能感染。 感染禽從呼吸道、結膜和糞便中排出病毒。因此,可能的傳播方式有感染禽和易感禽的直接接觸和包括氣溶膠或暴露于病毒污染的間接接觸兩種。因為感染禽能從糞便中排出大量病毒,所以,被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如鳥糞和哺乳動物、飼料、水、設備、物資、籠具、衣物、運輸車輛和昆蟲等,都易傳播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能發(fā)生,但冬春季節(jié)多發(fā),夏秋季節(jié)零星發(fā)生。氣候突變、冷刺激,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缺乏均能促進該病的發(fā)生。本病能否垂直傳播,現(xiàn)在還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證實,但當母雞感染后,雞蛋的內(nèi)部和表面可存有病毒。人工感染母雞,在感染后3~4d幾乎所產(chǎn)的全部雞蛋都含有病毒。癥狀 該病的潛伏期較短,一般為4~5d。因感染禽的品種、日齡、性別、環(huán)境因素、病毒的毒力不同,病禽的癥狀各異,輕重不一。 1 N2 V# n- \: j5 m5 F+ i
最急性型:由高致病力流感病毒引起,病禽不出現(xiàn)前驅癥狀,發(fā)病后急劇死亡,死亡率可達90%~100%。 & F2 ]5 Y, |0 `+ y
急性型:為目前世界上常見的一種病型。病禽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病,體溫升高,可達42℃以上。精神沉郁,腫頭,眼瞼周圍浮腫,肉冠和肉垂腫脹、出血甚至壞死,雞冠發(fā)紫。采食量急劇下降。病禽呼吸困難、咳嗽、打噴嚏,張口呼吸,突然尖叫。眼腫脹流淚,初期流漿液性帶泡沫的眼淚,后期流黃白色膿性分泌物,眼瞼腫脹,兩眼突出,肉髯增厚變硬,向兩側開張,呈“金魚頭”狀。也有的出現(xiàn)抽搐,頭頸后扭,運動失調,癱瘓等神經(jīng)癥狀。病變 最急性死亡的病雞常無眼觀變化。急性者可見頭部和顏面浮腫,雞冠、肉髯腫大達3倍以上;皮下有黃色膠樣浸潤、出血,胸、腹部脂肪有紫紅色出血斑;心包積水,心外膜有點狀或條紋狀壞死,心肌軟化;病雞腿部肌肉出血,有出血點或出血斑。消化道變化表現(xiàn)為腺胃乳頭水腫、出血,肌胃角質層下出血,肌胃與腺胃交界處呈帶狀或環(huán)狀出血;十二指腸、盲腸扁桃體、泄殖腔充血、出血;肝、脾、腎臟瘀血腫大,有白色小塊壞死;呼吸道有大量炎性分泌物或黃白色干酪樣壞死;胸腺萎縮,有程度不同的點、斑狀出血;法氏囊萎縮或呈黃色水腫,有充血、出血;母雞卵泡充血、出血,卵黃液變稀??;嚴重者卵泡破裂,卵黃散落到腹腔中,形成卵黃性腹膜炎,腹腔中充滿稀薄的卵黃。輸卵管水腫、充血,內(nèi)有漿液性、粘液性或干酪樣物質。公雞睪丸變性壞死。診斷 1.病毒分離與鑒定:通常在剛有癥狀表現(xiàn)的感染初期或發(fā)病急性期采集病料,而感染后期因機體已形成大量抗體,往往不易分離到病毒。病料可以用活禽的氣管和泄殖腔拭子或死禽的肝臟、肺臟、胰臟、腦等臟器,病料研磨后加抗生素或用細菌過濾器除菌,接種9—11天齡SPF雞胚尿囊腔。雞胚于35—37℃培養(yǎng)2—4天后,棄去24小時內(nèi)死亡雞胚,收獲其余雞胚的尿囊液和絨毛尿囊膜。然后用尿囊液作雞紅血球凝集試驗(HA),如有血凝活性,則用雞新城疫陽性血清作雞紅血球凝集抑制試驗(HI),如HI試驗呈陰性,再用絨毛尿囊膜制成抗原后與標準的A型流感陽性血清做瓊脂擴散(AGP)試驗,出現(xiàn)陽性結果時方能確定為AIV。接著可通過針對不同血凝素和神經(jīng)氨酸酶的單克隆抗體鑒定病毒的HA和NA亞型。禽流感病毒的分離與鑒定過程中常常會碰到雞新城疫病毒的干擾,這時可用病毒中和試驗或犬腎細胞(MDCK細胞)傳代的方法純化病料,其中尤以后者的效果最好。
6 l2 H) P, M& U( ]9 T" Y8 Y! O 2.血清學診斷:目前,國際獸醫(yī)局推薦使用的兩種標準方法是AGP和HI試驗。前者主要利用A型流感病毒的核蛋白抗原檢查禽只血清中相應的抗體。其優(yōu)點是簡便快捷、特異性強,且不受病毒亞型的限制;但它的靈敏性較低,尤其不同來源的標準抗原因純度等方面的不同,會在檢測結果上表現(xiàn)出一定差異。AGP試驗的操作方法有多種,一般常采用雙向雙擴散試驗,即用已知抗原、陽性血清和待檢血清在瓊脂凝膠中進行免疫雙擴散,室溫下作用24小時,當已知擴原和陽性血清間出現(xiàn)明顯沉淀線,擴原和待檢血清間也出現(xiàn)沉淀線且與陽性血清沉淀線相連,表明待檢血清中有相應抗體。
* A6 J; B% Q# i+ M/ u; e HI試驗主要用來鑒定流感病毒的HA亞型,或直接檢測某一特定亞型流感病毒的感染。由于不只是流感病毒才有血凝活性,而且流感病毒的表面抗體很不穩(wěn)定,所以對HI試驗的結果要仔細分析和驗證,慎重得出結論。另外,禽類血清中含有非特異性的血凝抑制因子(抑制素)能與紅細胞表面受體競爭性地與病毒表面的HA發(fā)生凝集反應。故做HI試驗時要先除去這些非特異性的抑制素,常用的方法有受體破壞酶(RDE)即霍亂濾液處理法和高碘酸鈉法。 在血清學試驗中,應認識到不同禽類種間的免疫應答有很大差異。例如AGP試驗對檢測雞和火雞感染AI的效果要好于鴨和鵝。另外,采集急性期和康復期(發(fā)病后2-4周)的禽只血清作檢測很重要,尤其是比較二者的HI效價變化情況具有診斷意義。 9 c$ m- X- C6 U
3.鑒別診斷: AI在臨診上與雞新城疫、傳染性喉氣管炎和腫頭綜合癥等疾病有相似之處,易引起診斷錯誤。一般來說雞新城疫沒有頭部、眼部腫脹,冠和肉髯一般也不會有出血斑,跖部的鱗片下也不會出血,剖檢時一般不會有頭頸部皮下膠樣浸潤,胰腺壞死等病變。而傳染性喉氣管炎的癥狀和病變主要見于喉頭氣管,很少有消化道病變?nèi)缦傥?、肌胃出血和胰腺壞死等。此外,腫頭綜合癥也可見到眼眶及眶下竇腫脹、扭頸等神經(jīng)癥狀,但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低,沒有AI的其它癥狀和病變。當然,要將這些疾病準確區(qū)分開來還是必須依靠實驗室診斷。防治 1.處理 該病屬法定的畜禽一類傳染病,危害極大,故一旦爆發(fā),確診后應堅決徹底銷毀疫點的禽只及有關物品,執(zhí)行嚴格的封鎖、隔離和無害化處理措施。嚴禁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疫區(qū),禽群處理后,禽場要全面清掃、清洗、消毒、空舍至少3個月。目前國外也采用“冷處理”的方法,即在嚴格隔離的條件下,對癥治療,以減少損失。對癥治療可采用以下方法。 ) q5 e( ?6 \& }" e0 |; t
(1)抗病毒藥物如病毒唑或鹽酸嗎啉胍(病毒靈0.01%~0.05%飲水,連用5~7d,或鹽酸金剛烷胺或鹽酸金剛乙胺0.05%~0.08%拌料連用5~7d。也可用板藍根2g/只•日,大青葉3g/只•日,粉碎后拌料,配合防制。
+ A0 p) [% r2 M& h; I" S (2)抗菌藥物如環(huán)丙沙星或培福沙星等0.005%飲水,連用5~7d,以防止大腸桿菌、支原體等繼發(fā)感染與混合感染。
" s. i* W2 j/ N) t+ Q& V 2.預防 禽流感發(fā)病急,死亡快,一旦發(fā)生損失較大,應重視對該病的預防。
5 X4 [( |5 G5 Z+ z O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 嚴格執(zhí)行生物安全措施,加強禽場的防疫管理,禽場門口要設消毒池,謝絕參觀,嚴禁外人進入禽舍,工作人員出入要更換消毒過的膠靴、工作服,用具、器材、車輛要定時消毒。禽舍的消毒可選用二氯異氰尿酸鈉或二氧化氯以強力噴霧器作噴灑消毒。糞便、墊料及各種污物要集中作無害化處理;消滅禽場的蠅蛆、老鼠、野鳥等各種傳播媒介。建立嚴格的檢疫制度,種蛋、雛禽等產(chǎn)品的調入,要經(jīng)過獸醫(yī)檢疫;新進的雛禽應隔離飼養(yǎng)一定時期,確定無病者方可入群飼養(yǎng);嚴禁從疫區(qū)或可疑地區(qū)引進家禽或禽制品。加強飼養(yǎng)管理,避免寒冷、長途運輸、擁擠、通風不良等因素的影響,增強家禽的抵抗力。 2)免疫預防 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多且易發(fā)生變異,給疫苗的研制帶來很大困難。目前預防禽流感還沒有理想的疫苗,現(xiàn)有的疫苗有弱毒疫苗、滅活油乳劑疫苗和病毒載體疫苗,接種疫苗后能產(chǎn)生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使用弱毒疫苗具有突變?yōu)楦咧虏⌒郧萘鞲胁《镜奈kU,而滅活疫苗的免疫保護效果差、成果高,而且這些疫苗的應用還會影響禽流感疫情監(jiān)測,因此不推薦使用疫苗。目前尚在研制中的疫苗還有DNA疫苗,它是將血凝素抗原基因g隆于DNA表達載體上,給動物注射后,DNA在體細胞內(nèi)表達出抗原蛋白,從而產(chǎn)生免疫效果,這是一種安全且易長期保存的疫苗。
" q: ^+ A' m9 P) b8 Q$ K9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