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0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維生素缺乏和種蛋管理對種禽孵化率的影響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8-6 14:47: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維生素對孵化率的影響

    1.1維生素A

    種禽維生素A缺乏時,種蛋在孵化后2-3d還未發(fā)育成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就發(fā)生死亡。其后有的胚胎骨骼發(fā)育異常,有的無眼裂,肺發(fā)育不全,腎極度腫大,有粟粒大磷酸鈣和尿酸鹽結晶沉積于腸系膜、胸腔膜、心包膜,腎小管壞死和石化,最終造成孵化率極低。新霉素可降低維生素A在腸道的吸收,氯化烴類顯著影響維生素A的代謝。

    1.2維生素D

    維生素D缺乏的雞,胚胎畸型,骨發(fā)育不良,四肢短小。入孵3-7d發(fā)生死亡,多死于入孵后18-19d。未死者因喙軟,破殼齒無力破殼而歸于死亡的不少。母體所食飼料維生素D不足,易患胚胎粘液水腫病,胚體皮膚出現極為明顯的漿液性大囊泡狀水腫,皮下結締組織彌慢性增生。由于發(fā)生水腫,胚胎生長發(fā)育受阻,明顯的四肢短小,肝脂肪浸潤。此類營養(yǎng)不良各種家禽的胚胎均可發(fā)生。本病以籠養(yǎng)的禽類容易發(fā)生。

    1.3維生素E

    胚胎缺乏癥在種禽飼養(yǎng)條件極不良時才可見到。蛋內維生素E缺乏時胚胎死亡率最高。蛋黃中胚層腫大,導致胎盤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出血,表現為滲出性素質癥(水腫),腦后頸部水腫、出血。入孵后84-94h胚胎死亡率最高。胚胎單眼或雙眼突出,晶體混濁,角膜出現斑點。火雞胚胎雙眼可發(fā)生白內障。此病與微量元素硒不足有關。飼料中霉菌毒素也會影響維生素E的吸收。

    1.4硫胺素(維生素B1)

    輕微缺乏癥對一般的產蛋母雞影響不大,仍可照常產蛋。而對種用母禽所產種蛋在孵化過程中卻影響很大,不僅可出現死亡胚胎,而且孵化期已啄殼的胚胎也因無力出殼而死亡。有的延長孵化期仍不能破殼而出。出殼的也為弱雛或全身抽搐,角弓反張呈觀星姿勢等典型硫胺素缺乏癥狀。各種禽類在長期大量用磺胺時,要考慮同時補充硫胺素,才能確保禽群平安,并有效防止胚胎病。治球蟲藥有的能抑制硫胺素吸收。

    1.5核黃素

    缺乏引起的胚胎病,在種蛋開始入孵后的第2天、14天及20天有3個高死亡期。胚胎發(fā)育不全,生長遲緩,其18-19日胚胎與正常14-15日胚胎相似,但是胚體萎縮,胚胎多數呈侏儒狀,軀體短,并有高度水腫、肝腫大、含脂高、貧血、腎臟變性、輕度短肢、關節(jié)明顯變形、頸部彎曲等癥狀。絨羽在生長過程中因皮膚發(fā)生機制性障礙,在毛囊內生長,形成以卷羽成團為特征的“火柴頭狀絨毛”,多在頸、下腹和肛門周圍。

    1.6泛酸

    缺乏的胚胎與生物素缺乏癥狀有相似之處。孵化一周后胚胎死亡增加。胚胎羽毛生長不良,下喙變短,腦積水。發(fā)育中的胚胎皮下出血、脂肝、皮膚水腫,有色品種的羽毛脫色或褪色。胚胎以孵化期最后2-3d死亡為多。泛酸對產蛋率影響不大,但對孵化率、育雛成活率影響較大。

    1.7維生素B6

    維生素B6缺乏癥胚胎在入孵后第二周出現早期死亡。母禽日糧中如含有棉粕、棉油、亞麻子餅粕超標,可使維生素B6失活,導致缺乏癥。湖北一集團公司2007年4月在肉種雞日糧中的植物油化驗出棉油超標,導致孵化率下降到40%以下。維生素B6缺乏可降低產蛋率。生亞麻籽含有亞麻苷配糖體及亞麻酶,用前要經高溫處理才能無害。在日糧中使用亞麻餅粕時應酌增維生素B6用量為佳。

    1.8煙酸

    鴨、鵝的煙酸需要量約比雞高一倍。煙酸缺乏能降低產蛋率和孵化率。胚胎對煙酸的需要量大,產蛋雞較低。缺乏時胚胎脛骨短粗,跗關節(jié)腫大,腿彎曲變形。種雞缺乏煙酸,體重和孵化率均降低,并易發(fā)生胚胎病。

    1.9葉酸

    葉酸缺乏的胚胎病表現與生物素也有相似之處。入孵20d左右大量死亡,頸骨變形,胚胎發(fā)育畸型,喙畸型,下頜欠缺,股骨彎曲脫腱,并趾,羽毛著色不良。胚胎在入孵后18-20d間死亡率高。出殼后飼養(yǎng)的雞或成雞頸部伸長,像鵝一樣。

    1.10維生素K

    因種禽維生素K營養(yǎng)不良,導致種蛋維生素K不足,在入孵18d至出殼期間,胚胎常因各種不明出血而死亡。在胚外血管中有血凝塊。在種禽的飲水或飼料中含有磺胺喹惡啉時,因能殺滅合成維生素K的細菌而使發(fā)病。

    1.11生物素

    不影響產蛋率,但影響胚胎病的發(fā)生,而使孵化率降低。多在入孵后19-21d死亡,頸骨彎曲,胚胎骨骼畸型,鸚鵡嘴,軟骨營養(yǎng)障礙,小腿和翅短且變形,并輕度骨短粗癥。有些抗生素能使生物素失效而發(fā)生胚胎病。

    1.12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胚胎病多死亡于入孵后一周及出殼前3d。胚胎生長緩慢,皮膚彌漫性水腫,脛骨扭曲,肌肉萎縮,多數胚胎頭夾于兩腿之間,水腫,鸚鵡嘴,彎趾,心臟擴大,形態(tài)異常,甲狀腺腫大,心肝及皮下出血,腎蒼白,不同程度的脂肝。當與蛋氨酸、膽堿和錳同步缺乏時發(fā)生骨短粗癥。在發(fā)現因維生素B12引起胚胎病時,給予種雞大量補充維生素B12,新產種蛋可在1周左右恢復正常。

    1.13膽堿

    有助于血脂的運行,減少脂肪在肝中的蓄積,也可節(jié)約蛋氨酸,并促進生長。日糧中如缺乏膽堿,即使錳、生物素、葉酸及煙酸含量充足也會發(fā)生骨短粗癥及發(fā)育遲緩??茖W試驗證明要想得到最高的產蛋率、高孵化率和預防脂肪肝都需要加膽堿。

    2種蛋的管理

    2.1種蛋的揀選次數

    種蛋產出后及時收集,既能減少種蛋的破損和污染,又避免了因環(huán)境溫度過高、過低而對胚胎的不利影響,這是提高種蛋合格率和孵化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母鴨的產蛋時間集中在后半夜1-6點之間,隨著產蛋日齡的延長,產蛋時間往后推遲,有的種鴨場揀蛋多在早晨4點開始。

    2.2清潔度

    剛下的種蛋,如有糞便、臟物污染,應用干布、砂紙及時擦抹潔凈。細菌感染后的種蛋易變質或攜帶病原微生物,影響胚胎發(fā)育,增加腐敗蛋和死胚蛋,導致孵化率下降和禽雛質量下降。

    2.3蛋重

    鴨蛋重量不易太大,90-94g,也不易過小。種蛋過大,孵化后期蛋白不能全部吸收,易分解產生過多的氨、尿素等有害物質,導致胚胎中毒死亡;種蛋過小,則蛋白含量少,水分缺乏,胚胎外型與品質下降。

    2.4種蛋的挑選

    為了確保種蛋大小均勻,品質良好,除了要保證種蛋新鮮之外,在孵化前還要將過長和過短的蛋、軟殼蛋、破殼蛋、顏色異常、破損和被嚴重污染的蛋,以及過小或過大的蛋挑選出來。種蛋的品質、保鮮和消毒直接關系到孵化率的高低,挑選新鮮的、合乎標準的優(yōu)質種蛋,并在孵化前嚴格消毒是獲得高孵化率和高健雛率的基礎。蛋形指數以0.72為最佳。對過長、過圓、畸形蛋應該剔除。蛋殼應質地均勻、清潔、有光澤,對沙殼、沙頂、鋼皮蛋及蛋殼沾有污物的蛋應剔除。

    2.5種蛋的儲存

    種蛋最好選擇產出3-5d,最長不要超過7d的,在13-18℃,濕度75%,通風良好的地方儲存??梢猿闃訖z查蛋的新鮮度,看氣室大小、蛋白蛋黃的狀況。新鮮蛋氣室小,蛋黃呈現暗紅色或暗黃色。在進入孵化機前,肉雞種蛋使用甲醛進行消毒,鴨種蛋要進行洗蛋,由于各地水質存在差異,所以,必須先進行次氯酸鈉劑量試驗。

    2.6種蛋的消毒

    種蛋入孵后需進行消毒,可用高錳酸鉀14g/m3,福爾馬林28/m3,熏蒸30min后打開機門通風30min,再開機正常孵化。特別要注意的是,孵化9-72h內不得進行熏蒸消毒,因胚胎在此時期為高度敏感期。




該貼已經同步到 于炳欣的微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3-9-19 15:33:18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謝謝分享!蛋種也一樣嗎?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3-9-28 17:11:07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 03:56,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