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jpg (14.54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3-9-22 09:10 上傳
飼料的生產技術直接影響著畜牧業(yè)的發(fā)展,從原材料的儲存、清理、有害組分的處理、添加劑等方面的因素來進一步的了解飼料的生產技術。
1. 原料的控制和安全貯存
飼料原料是安全飼料生產的第一道控制點,有些飼料原料生產過程中由于受病蟲侵入,因此大量使用農藥防治,造成谷物產品的農藥殘留大大超標,飼料廠在接收原料時應加強對農藥殘留的檢測。另外,工業(yè)生產所排放的廢水、廢氣對飼料原料污染也相當嚴重。目前,飼料生產企業(yè)由于檢測設備的限制,大多數對農藥殘留和工業(yè)污染原料末加檢測,這是安全飼料生產的一大隱患,飼料生產者應引起足夠重視。飼料原料水分是安全貯存的關鍵,尤其是一些剛收獲的飼料原料,水分一般都達不到安全貯藏的標準,貯藏過程中原料不可避免受霉菌和昆蟲的污染,產生大量的霉菌毒素,使生產的飼料品質惡化,引起畜禽的疾病產生,因此,通過改善原料的貯存條件和控制飼料原料的水分(安全水分在12%以下),可減少霉菌的污染,這是一個最有效、最積極方法。當然,許多原料處理時由于經濟的原因,不可能使其達到相當干燥的程度,采用防霉劑來控制霉菌滋生亦是有效的措施,控制霉菌生長就可以減少霉菌毒素產生。然而,防霉劑不能去除原料中已有霉菌毒素,因此必須在霉菌污染發(fā)生之前盡可能早的制定霉菌控制措施[2]。
飼料原料的摻假,其加工后的飼料安全性得不到保證,目前,由于飼料原料供應緊缺,原料摻假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給安全飼料生產帶來困擾,在原料接收時,通過嚴格的化驗來確認是否符合原料質量標準,堅決杜絕不合格的原料進廠。
飼料中大部分原料為玉米,通常貯存在立筒庫內,尤其是鋼板倉,由于白晝間的氣溫差別較大,引起貯存原料的水分蒸發(fā)和水蒸氣的結露,使靠近立筒庫壁面的部分原料含水量偏高,如長期貯存,則使原料產生霉變,應加強立筒倉內原料的管理,可通過對立筒庫原料的翻倉以減小部分原料的水分,保證貯存原料的安全。
2. 原料的清理
在飼料加工中,人們往往重視飼料原料中的大型雜質和磁性雜質的清理,這樣可以保證飼料加工設備的安全。而飼料中的小型雜質是生產者常常忽視的,這些雜質的成分復雜,是各種有害微生物滋生的場所,當原料中水分和溫度適宜其生長時,原料的營養(yǎng)又是其培養(yǎng)基,使其快速生長,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能導致飼料品質的惡化,這是安全飼料生產應該重視的問題。飼料生產中小型雜質的清除有利于飼料的安全,同時對加工設備的使用壽命和保證產品質量的穩(wěn)定十分有利[3]。
3.原料中有害組分的控制
飼料加工中所使用的原料十分復雜,有些原料具有天然有毒有害物質。如植物性飼料生物堿、游離棉酚、單寧、蛋白酶抑制劑、植酸以及有毒硝基化合物等,動物飼料中的組氨、抗硫氨素等、另外一些原料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如受污染的哺乳動物的血、脂、骨粉或肉骨粉等,這類有毒有害物質對動物造成多種危害,能引起家畜的生產性能下降,影響其它添加組分消化吸收,甚至引起動物急性或慢性中毒,誘發(fā)癌腫[4]。在選用原料時應根據實際需要加以控制,如棉菜籽餅粕應選用脫毒的原料,或控制用量,反芻動物飼料中禁止使用肉骨粉。
4.配方中各種添加物的控制
飼料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于配方過程中所添加的物料,飼料配方除了能滿足家畜的生產性能的要求外,所添加的原料應符合國家的衛(wèi)生標準,同時應貫徹國家在飼料方面的有關法規(guī),嚴禁使用違禁藥物和抗生素藥渣。對于需要添加藥物的飼料,應添加國家準許應用的藥物,同時準許應用的藥物在使用時,必須符合適用動物范圍、用量、停藥期和注意事項。所有這些必須依靠國家法規(guī)的健全和加大執(zhí)法力度來實現(xiàn)。對于一些有毒性的物料應嚴格控制用量。在飼料生產時,為了節(jié)約飼料生產成本,充分利用飼料資源,一些非常規(guī)飼料原料得到應用,使用這些原料時,首先要保證其本身的安全性。對于本身具有一些毒性的原料,應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為了生產安全飼料,必須從生產的源頭來加以控制。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fā)展,轉基因作物和其副產品用作飼料的比例在逐漸增加,諸如高油玉米、高賴氨酸玉米、低毒菜籽、高蛋氨酸大豆等原料已在飼料生產中應用,但這些轉基因原料用作飼料對動物健康及畜產品的安全性受到人們的關注[5]。對轉基因產品用作飼料原料,在應用選擇時需持謹慎態(tài)度。
5. 人工添加控制
在飼料工廠設計時,由于配料秤精度的限制和設備投資費用限制,料倉數量的設計不足,為了方便某些少量物料的添加,減少飼料料倉數量,節(jié)省投資費用,往往設計人工添加口,這在工藝設計上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也出現(xiàn)了人工添加的失誤,給安全飼料生產帶來威脅,為了保證人工添加的準確性,在工藝設計上可以采用聲控技術和光電結合方法來控制添加物是否添加到混合機,通過這一技術可防止添加劑的漏加或重復添加,同時加強管理,防止人工計量的失誤。
6. 飼料加工工藝設計和設備的選擇
飼料生產是通過一系列加工設備與輸送設備組合而成的,合理設計工藝和選擇設備也是安全飼料生產中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減少加工過程物料分級和殘留,同時利用加工過程中的熱處理來降低原料中抗營養(yǎng)因子和消除有害微生物的影響。
6.1 加工過程的分級
在飼料加工中,飼料組分的密度差異、載體顆粒度的不同以及添加劑等微量組分與飼料中的其它用量較大組分之間結合不充分,這是產生分級的重要原因;由于原料的輸送、裝料和卸料等加工流程也會造成分級;由于手工操作和加工工藝流程設計不當也易造成分級。減小分級的措施是合理設計飼料加工藝流程和選擇制造精密的設備,通過調整原料的組成和粉碎的粒度來保證原料混合的均勻,對微量組分進行有效承載,以改變微量組分的混合特性,添加液體組分來增加粉料的粘結,將產品進行制?;蚺蚧灿兄诒苊馍鲜霈F(xiàn)象的發(fā)生。對于粉狀產品(尤其是復合預混料),混合以后成品粉狀料盡量減少輸送距離,適度包裝有利于減小物料的分級所帶來的影響[5]。
6.2加工過程的殘留污染
許多因素可造成飼料的殘留,主要是飼料生產工藝設計、飼料機械制造和工作精度造成的。如在工藝設計和設備選擇上采取相應的措施,則可以減少殘留的產生。在工藝設計上,輸送過程盡量利用分配器和自流的形式,少用水平輸送。對于水平輸送設備,例如,螺旋輸送機,刮板輸送機,由于結構的原因,這些設備或多或少存在殘留,應在設備設計時,要求物料能容易進入和能有易于清理的設計,或者可以采用帶自清功能刮板輸送機。在滿足工藝要求下,盡量減少物料的提升次數,過渡料斗的數量。吸風除塵系統(tǒng)盡可能設置獨立風網,將收集的粉塵直接送回到原處,這樣不會引起飼料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加藥的復合預混料的生產更應這樣處理。微量組分的計量應盡量安排在混合機的上部,如果在計量和稱重后必須提升或輸送,則必須使用高密度氣力輸送,以防止分級和殘留。藥物類的高危險微量組分則必須直接添加到混合機中[7]。對于加藥飼料生產盡可能采用專用生產線,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叉污染危險性。為減少殘留對飼料的影響,可設計一些清冼裝置,利用壓縮空氣對某些設備特殊部位進行清理。在設備選用上,應該確定計量設備,電子秤和混合設備的精度,計量設備和電子秤在量程選擇上,應根據不同配比物料性質來確定,采用不同量程的計量設備來滿足不同物料量對計量要求。在配合飼料與復合預混料生產上,混合機的選擇是重要的,混合機應該能夠在十萬分之一的配比濃度下達到變異系數不大于5%的混合精度。混合機的設計應該保證在每一批次物料混合完畢后只有盡量少的物料殘留在混合機中。由于粒度不同和生產的最終產品要求不同,預混合飼料生產中,物料的粒度小,混合均勻度要求高,要求的殘留少,物料在混合過程中有靜電的產生,在選擇混合機時,應充分考慮混合物料特性對混合機的要求不同。斗式提升機、溜管、配料和緩沖作用的料斗,也會產生殘留,在制作溜管、料倉、料斗的內表面光滑,不留死角,不合理液體添加方式對物料的殘留帶來影響。飼料加工過程中要減少物料的殘留,首先要保證物料在設備中能夠“先進先出”。
6.3熱處理工藝的應用
傳統(tǒng)的制粒之前調質熱處理主要應用了水分、時間、溫度三因素組合,調質的效果取決于溫度和時間,以及蒸汽的質量[8]。調質的作用是為了提高顆粒飼料的質量,改善飼料消化率。同時可以破壞原料中抗營養(yǎng)因子,殺滅原料中有害微生物,使顆粒飼料的衛(wèi)生品質得到控制。這種調質處理受到顆粒機結構限制,水分、時間、溫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調質效果并不理想,有害微生物控制的可靠性差。目前在調質處理上進行改進,主要是用增加調質的距離來延長調質時間,使調質后飼料的衛(wèi)生質量得到提高。另一種方法是采用膨脹或擠壓膨化方法,它充分利用了時間、溫度,并結合了機械剪切和壓力,處理強度高、殺菌的效果更明顯,通過膨脹或擠壓膨化調質,飼料的衛(wèi)生質量能夠得到保證。飼料的熱處理會造成熱敏物質一定程度地破壞,可通過外噴涂方式加以解決。
6.4外噴涂應用的問題
熱敏物質在熱處理過程會造成損失,在調質過程可以不加入,而通過外噴涂方式進行補充,這些物質被加到顆粒的表面,在輸送或運送過程中可能會造成顆粒粉化,表面外涂物質粉化后產生富集,影響物料的均勻分布。因此,顆粒外涂要使外涂物料與顆粒結合緊密,顆粒加工質量是外涂品質的保證,通常擠壓膨化產品外涂的效果較理想。
7.生產過程的管理
飼料生產是較為復雜的,原料的投料點多,生產設備多,輸送設備形式多,吸風除塵管路多,因此,
生產過程的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對安全飼料生產,控制產品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7.1原料接收貯存管理
在原料接收和貯存時,要保證進廠的原料質量符合指標,原料應根據不同品種、質量貯存在相應的位置,嚴防交叉污染,要有利于先進先出,原料貯存要盡量減少品質的變化,同時杜絕外界環(huán)境因素對原料產生污染,防止蟲害、鼠害和微生物的滋生對原料的危害。
7.2投料與輸送設備管理
投料時應檢查品質是否變化,發(fā)現(xiàn)原料有異常時,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所投原料規(guī)格應與配方要求相符,各種原料按規(guī)定要求投入相應料倉。人工投料是責任性很強的崗位,要保證計量、投料的準確性,要建立誤投、錯投的報告制度。料倉的結拱對生產產生相當的影響,原料的粉碎粒度和在料倉內貯存時間是產生料倉結拱重要因素,生產過程中要注意料倉結拱,消除結拱。斗式提升機底部、刮板輸送機、螺旋輸送機和溜管緩沖段會產生殘留,要定期清理;斗式提升機卸料、稀相氣力輸送、溜管會使物料分級,要根據物料性質確定斗式提升機卸料方式,合理設置溜管的緩沖段,混合后物料嚴禁采用稀相氣力輸送。
7.3生產設備管理
設備運行時應檢查是否正常,有無漏料現(xiàn)象,要防止設備潤滑油滲漏對物料的污染。粉碎機要用相應篩板來控制粉碎粒度,注意篩板有無破損。計量設備稱量準確性相當重要,要用不同量程計量設備來滿足物料的稱量,小品種物料的添加量能否達到計量設備精度要求,如無法達到,則小品種物料必須再稀釋。確保混合機的混合時間,混合均勻度與物料要求相符,混合后應根據產品特性來處理,對于預混料應直接打包,以防分級。調質過程要確保蒸汽質量,要充分運用水分、溫度、時間因素,使調質的潛力發(fā)揮,顆粒質量要能達到后續(xù)工序要求。顆粒冷卻要根據配方變化、粒徑和環(huán)境變化確定冷卻時間、速度和冷卻空氣流量,使顆粒水分、溫度符合貯存標準。顆粒外涂時,噴涂量要能根據顆粒流量靈活調節(jié),保證噴涂添加量。打包時,要保證打包物料準確性,同時要加強標簽管理,防止貼錯標簽。
7.4除塵系統(tǒng)與清掃
飼料生產過程的除塵和清掃是保證衛(wèi)生生產重要措施,每個投料點和易產生粉塵的設備都應設置吸風口,應根據物料特性合理設置除塵系統(tǒng),最好設置獨立吸風系統(tǒng),吸附下來的粉塵能直接回到生產設備。生產車間和生產設備應及時清掃,以防粉塵堆積,清掃后的物料應按規(guī)定處理,防止產生二次污染。
8.加工后飼料貯存管理與應用
加工后物料按規(guī)定貯存,防止貯存過程中飼料變質,要有利于成品先進先出,運輸中不得產生污染,嚴禁飼料與農藥、化肥和其它化工產品混裝。用戶堆放成品時要防止飼料在畜禽舍內被污染,應指導用戶正確使用,對加藥飼料應注意該產品的停藥期,以避免藥物在畜產品殘留。對于從用戶撤回的飼料,應根據不同性質加以處理,并有相應的記錄。
以上是飼料原料的加工到保存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由于現(xiàn)在加工工藝的明細分類,畜牧飼料的不斷發(fā)展,因此在飼料的生產過程中做好以上幾步對飼料生產有一定的幫助。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