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幾年,山區(qū)農民根據各自不同的條件,因地制宜地建造雞舍,飼養(yǎng)不同種類型的土雞,收到了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F將山地大棚飼養(yǎng)土雞的相關技術介紹如下:
1、場地選擇
養(yǎng)雞場宜選擇在遠離村莊,交通方便,座北朝南,避風向陽,水資源充裕,便于管理,呈壺口形(山口較小,腹地較大)、坡度應在25度以下的山坡為佳。這種地方,既便于雞疾病防疫,又便于物資和產品運輸,使雞有充分的活動范圍和采食源,有利于雞的生長。
2、大棚雞舍建造
大棚雞舍的建造以經濟實惠、方便靈活、就地取材為原則。以毛竹、木條(鋸板下腳料)、塑料薄膜、遮陰網、反光紙等為主要建筑材料。山地放養(yǎng)土雞的飼養(yǎng)戶,一般搭建占地132平方米的雙層雞舍。雞舍長22米,寬6米,高2.3~2.5米;內部結構以毛竹制作成支撐架,鋸板下腳料的木條為鋪板,構筑成離地高60厘米的中層和離中層高60厘米的上層,這樣一種多架式、干燥清潔的土雞棲息地。一個雙層式共約260平方米(中上二層)的養(yǎng)雞大棚,可飼養(yǎng)土雞3000~3500只。
3、雛雞要求
雛雞苗必須從有生產許可證的正規(guī)生產孵坊購買。挑選行動靈活,叫聲宏亮,羽毛光潤發(fā)亮,無臍釘、不打堆的健康苗雞。出殼后,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在24小時內運到雞舍。雛雞進入育雛室后必須做好保溫工作,每平方米飼養(yǎng)雛雞40~50只(以后逐漸減少密度),保持室溫在32~30℃,以后每星期下降2℃,25~30天后脫溫后可進大棚飼養(yǎng)。雛雞先飲水后進料,在飲水中加入抗生素和維生素,連飲3天,增強土雞體質,提高抗病率。飼喂應選擇全價顆粒飼料。
4、飼養(yǎng)管理
30~50日齡的放養(yǎng)土雞,按生長期進行飼養(yǎng)管理。根據該階段放養(yǎng)土雞的廣采食、耐粗飼、生長快的特點,可多喂各種農副產品,如豆腐渣、糠麥、稻谷、玉米、豆餅、菜子餅、豆粉等粗精飼料,適當增喂微量元素。飼料比例為谷類55%~65%,植物豆類15%~25%,糠教類5%~10%,再加其他飼料。不喂動物性飼料。獸藥飼料網 1866.tv
5、疾病防治
山地大棚飼養(yǎng)土雞,雖然疾病發(fā)生較少,但也必須實施以綜合防治、以防為主的原則。按土雞的免疫程序,雛雞在24小時內必須皮下注射馬立克氏病疫苗。7日齡進行雞新城TV系疫苗和傳支H120疫苗滴鼻或飲水。14日齡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21日齡時進行雞傳染性囊病弱毒疫苗和雞新城TV系疫苗的飲水。30日齡翅膀內刺種雞痘疫苗。35日齡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52疫苗飲水。45日齡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60日齡肌肉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或滅活疫苗。土蛋雞在產蛋前2周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和產蛋減少綜合征、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聯苗。另外,應根據山地放養(yǎng)土雞的實際,在15~60日齡中交替使用抗球蟲藥或中藥以防治球蟲??;在放養(yǎng)前與放養(yǎng)后的第15~20天和以后每隔1個月應服用驅蟲藥,防治土雞線蟲病的發(fā)生。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