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5678349900905.jpg (93.47 KB, 下載次數: 9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5-25 10:50 上傳
母豬是一個豬場運行的根本,培養(yǎng)一頭優(yōu)良的后備母豬,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成本。
但是很多豬場普遍存在著后備母豬初次配種容易受胎,而斷奶后進入第二胎配種時正常發(fā)情率低,使得淘汰率高達30-40%,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直接淘汰覺得可惜,繼續(xù)飼養(yǎng)不創(chuàng)造價值還會增加成本,讓很多養(yǎng)殖戶頭疼。
這里和大家討論下高淘汰率的成因及預防措施,大家在今后的飼養(yǎng)管理中予以重視。
原因分析
1、青年母豬配種后按飼養(yǎng)要求不能投入高營養(yǎng)飼料,又要限量飼喂,以防胚胎死亡升高。中后期30-105天不能攝入高能量飼料。防止哺乳期采食量下降產生負效應。
2、初產母豬采食量較少。同時自身又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這樣滿足不了初產母豬營養(yǎng)需要導致母豬產后消瘦失重過大。.
3、一部分初產母豬產仔多,泌乳性能又好,為了滿足泌乳需要動用母豬體脂肪、體蛋白,造成蛋白流失過量。
4、繁殖全期增重20千克。其中胎兒11千克、胎衣2.5千克、胎水1.5千克,子宮3.5千克、乳房組織2千克,妊娠期需要能量較大,為了保胎,不能投料過量,導致營養(yǎng)不良。
預防措施
1、選留或選購優(yōu)良的后備母豬,后備母豬應等到配種月齡和標準體況、體重,方能參加配種。做好后備母豬初次發(fā)情記錄,配種不宜過早或過遲,最好是等到第二或第三次發(fā)情時配種。
2、初產母豬帶仔不宜過多,不要多于自身乳頭數。
3、哺乳期不宜過長,最好實施早期斷奶,以21天為宜??梢允褂秘悆?yōu)乳代替飼喂小豬保證小豬成活率。
4、哺乳期增加一些營養(yǎng)較高的飼料。如在母豬料中長期添加生命源改善飼料品質,調理母豬腸道吸收、提供生殖營養(yǎng)、免疫營養(yǎng)、腸道營養(yǎng)。
5、斷奶后最好放牧增加運動、喂青飼料,高劑量添加發(fā)酵生命源增加采食量促進恢復體況。
討論
造成初產母豬不發(fā)情而被淘汰,其主要原因是營養(yǎng)達不到母豬繁殖和自身發(fā)育生長需要。種母豬要求體肉蛋白質含量至少達到35千克。達到這一指標,繁殖效率就會有所提高。而青年母豬初產后配種比較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蛋白質含量偏低,只有16-20千克,大約要到第3-4胎時,體內蛋白質含量才能達標。
若哺乳期日料量不足,母豬就要調用自身的養(yǎng)分,若泌乳期體蛋白損失量超過分娩時體蛋白含量的10%,就會使斷奶后再發(fā)情的間隔時間延長、仔豬窩增重減少。
母豬產后要盡快將日飼喂量增加到營養(yǎng)需要的最高峰。最好再7-10天提到最高采食量。
來源:互聯網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