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論養(yǎng)豬的“表面成本”與“真實成本”
養(yǎng)豬界到處在提倡降低成本,一直有人宣傳成本管理,怎樣降低成本也有各種不同的說法。
養(yǎng)豬界有兩句話值得思考:“養(yǎng)豬的成本在種豬及種豬管理上,不在飼料上”,“最貴的飼料往往是最便宜的”從字面上看有些片面,但如果仔細推敲,會發(fā)現它的合理性。
種豬是養(yǎng)豬生產的核心,而種豬的繁殖又是種豬場生產的基本內容。如何根據種豬繁殖周期規(guī)律確定母豬有效配種頭數、確定合理種豬淘汰率,使種豬生產中母豬配種、妊娠、產仔、斷奶(哺乳)、育仔、育成、育肥等上市各環(huán)節(jié)緊湊而有序,健康向前發(fā)展,最大限度提高養(yǎng)豬生產效率和豬舍利用率,這是種豬場管理的基本內容。過分的強調飼料成本的高低只會降低豬只生產所需的營養(yǎng)水平,不能滿足其快速生長和生產的需求,表面上是降低了生產成本,但實際上不但沒有降低成本,反而是提高了生產成本,而且會嚴重的降低種豬的使用年限,所以這種方法不可取。
誰都知道養(yǎng)豬成本中,飼料成本可占到70%以上,也就是占絕大部分,飼料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如果從養(yǎng)豬的細節(jié)上考慮,以下幾個指標會體現出種豬的重要性,一是每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的數量,二是全群料肉比。養(yǎng)豬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母豬養(yǎng)不好就不會提供大而壯的仔豬,沒有出生活仔豬,沒有哺乳期間充足的奶水,仔豬往往連哺乳期都過不了,利潤從何而來?據2004年幾個效益好的豬場統(tǒng)計,母豬能提供十八頭以上出欄豬的豬場,都有以下數據做保證:母豬年產胎次2.1胎以上,胎產活健仔10頭以上,也就是說,種豬養(yǎng)好了,效益自會到來。一位場長說得很直率:“我一個母豬一年產二十五頭,就算死亡率達到25%,也會出欄十八頭以上。”這樣一頭出欄豬只分攤母豬飼料58公斤,而如果一母豬年提供出欄豬十四頭,則要分攤母豬料75公斤,差距是相當大的,每頭出欄豬相差飼料17公斤,折合三十多元,一個萬頭豬的豬場則會相差三十萬元,這個數字是驚人的。
“最貴的飼料往往是最便宜的”,這是從兩個角度看問題的,前面飼料貴是說飼料的單價,后面的便宜是說單位增重的成本。一分價錢一分貨,貴的飼料會產生好的效果。如以仔豬為例,一種六千元一噸的4%預混料,配出飼料為2元/公斤,可以達到料肉比1.7:1,它的單位增重成本是3.4元/公斤;而如用四千元/噸的4%預混料,配合出的飼料單價為1.92元,(1噸4%預混料價格差一千元,全價料相差40元/噸),料肉比為2.0:1,它的單位增重成本為3.84元/公斤。兩者從單價來看是貴料貴,但從成本來說則是后者高得多,看了這個數據誰都會選擇前者,因為它們更能讓豬場賺錢。
養(yǎng)豬不能只看表面現象,而要看其效果。
希望記住這兩句話:“養(yǎng)豬的成本在種豬及種豬管理上,不在飼料上”,“最貴的飼料往往是最便宜的”。 14、論養(yǎng)豬界的“將軍”與“謀士”
這里說的并不是武俠小說中的將軍與謀士,而是與之類似的豬場場長與養(yǎng)豬專家。
專家像謀士,只要有高超的功夫,就可以縱橫江湖;而場長像將軍,不一定有高超的技術,但卻有一套管理人的方法,能為豬場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
專家考慮問題是一條線,只在與它專長有關的部分發(fā)揮作用,但它能做到精細;而場長考慮問題是一個面,甚至是一個空間,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因素。
專家的思路在于事情的合理性,場長的思路在于事情的可執(zhí)行性,同一個目的不同的方式。
專家主要對事,場長則主要對人。
專家做錯事還是專家,場長犯錯誤后可能不再是場長。
豬場需要場長,也需要專家,二者密切的配合才是豬場最佳選擇。
養(yǎng)豬界的朋友,你是屬于將軍還是謀士,你是適合作將軍還是適合當謀士? 15、豬場無小事論
豬場的管理是一個非常細的工作,豬場的利潤是一分一厘累積起來的。比如母豬一胎增加0.1頭活仔,看似一個微不足道的數據,但一個存欄500頭母豬的豬場,每胎增加0.1胎活仔,年產仔數將增加500×2.2×0.1=110頭,而如果下面的每一項措施都能增加0.1頭的話,那就是一個可觀的數目了。
一、后備豬的培養(yǎng)
在70公斤時改喂專用后備料,并采取限飼防止過肥,確保配前后備豬體況正常。
二、適宜的初配年齡
初配年齡對豬的產仔數是有影響的,配種年齡太小,到產仔時體重太小,容易引起難產,太大又容易。確保后備母豬配種時,體重110公斤以上, 7月齡以上,發(fā)情次數兩次以上。
三、恰當的配種時機
“粉紅早,黑紫遲,老紅正當時”,與“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相結合。
四、配種次數與配種方式
據資料介紹,配種兩次效果優(yōu)于一次,兩頭及以上公豬配同一母豬優(yōu)于單一公豬交配。
五、每次輸精前的精液檢查
每次人工授精前檢查精液可保證授精質量。
六、配前短期優(yōu)飼
配前十天喂給母豬高能量飼料,并提高采食量,可提高排卵數。
七、配后三天限飼
配后前三天限飼,可減少受精卵死亡。
八、適宜的營養(yǎng)
給母豬不同階段供應相應的飼料,是保證母豬排卵與胎兒發(fā)育的營養(yǎng)保證。
九、配種時的消毒
如果這個措施可使一百頭母豬中的一頭避免了產道炎癥,就會使全群平均增加0.1頭豬。
十、周到的孕期管理
防止了孕期流產、化胎,也就是相對提高總體產仔數。
十一、接產護理
防止仔豬凍死、壓死,及時解救假死仔豬,也會使活仔數量增加。
假如說上述措施每項都能增加0.1頭活仔豬,那么各項措施同時采用,效果不單純是幾個0.1的累積,而其中一項出現大的失誤,也不僅僅只減少0.1頭,也可能使產仔數為0。
要在養(yǎng)豬行業(yè)站穩(wěn)腳跟,在著眼大處的同時,不要忽視每一個細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