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678|回復: 3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復合酶] 請問下這溢多利跟新華揚的豆粕性日糧復合酶,誰的使用效果更佳?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4-10 01:55: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越來越搞不懂酶制劑了,今天想換一下目前的產品,想把品質做好點,目前就考慮這兩家,又搞不懂?求高人指點!



補充內容:
使用過的情指點,沒有使用過的就不要發(fā)理論了,看到虛啊。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推薦
發(fā)表于 2011-6-16 10:1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黑手 的帖子


酶制劑的使用主要是保證飼料和產品的穩(wěn)定性,不可能在質量上有大的突破,目的是穩(wěn)定和均勻。
在常規(guī)能量水平 (因為你沒有說你飼喂的是什么動物。我以AA肉雞為例)
對照2950千卡 低能2850千卡(前期)
豆粕分別 21%  20%
在低能組中 添加大概80IU/kg的酶制劑能夠填補100千卡的能量(主要是甘露聚糖酶,因為玉米豆粕型日糧中豆粕中甘露聚糖含量大約在1.2%和1.4%)
要考慮的主要因素為:
1 ,是否 耐酸 胃中pH值為2-3  雞胃排空至少12h ;是否耐堿 腸中pH值為5-6 雞腸道排空60-70h;由于酶制劑活力曲線為倒鐘形,而剛才提到了食糜在動物腸道中停留時間最長,因此酶活在pH值為5-6時活力如何非常關鍵;
2,酶活在溫度38-41是否能夠發(fā)揮最大活力,豬體溫38℃, 雞體溫41℃ ;如果飼料制粒,該酶至少得耐80℃吧;
3,據我查到的資料,中國農大,浙江大學,華南農大,這些酶制劑均是在低能組,并且在甘露聚糖或木聚糖含量較高的日糧中以單胃動物(豬雞)模型發(fā)揮作用,替代豆油節(jié)省成本,并且打開甘露聚糖的β-1-4糖苷鍵分解為單糖。
暫時想到這么多,共同學習。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1-4-10 06:54:45 | 只看該作者
比較兩種酶制劑中甘露聚糖酶、半乳糖苷酶以及木聚糖酶在相同條件下的酶活,以高者為好。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1-4-10 10:11:16 | 只看該作者
豆粕日糧用的酶,主要看甘露聚糖酶的質量,但據我所知這兩家并不是甘露聚糖酶的研發(fā)生產企業(yè),而且這兩個企業(yè)更注重的是營銷不是技術。

點評

非常贊同  發(fā)表于 2011-4-11 11:39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有獎答疑,系統自動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毯
發(fā)表于 2011-4-10 16:41:21 | 只看該作者
北京挑戰(zhàn)是專業(yè)做酶制劑的公司,我在用,效果很好,你不妨試一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1-4-10 16:47:17 | 只看該作者
誰能客觀地分析下,看了還是不知道怎么選

點評

新華揚的產品里面一般甘露聚糖酶標示量很高都是十幾二十幾萬,實際在PH5.5,溫度37條件下測(每分鐘釋放1umol還原糖),也就幾十個單位,少的可憐。。。。。 益多利的產品里面這個能多一點,但是同樣有限。。。。。  發(fā)表于 2011-4-11 11:1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發(fā)表于 2011-4-11 11:1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aturnbio 的帖子

嚴重同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fā)表于 2011-4-11 16:11:10 | 只看該作者
建議使用三正的倍和酵素T10,針對玉米豆粕日糧的復合酶,甘露聚糖酶含950IU(按ug計為:171000)另還含有較高的纖維素酶、木聚糖酶等,是最經濟的高含量甘露聚糖酶復合酶制劑。
而且三正的甘露聚糖酶耐熱性、耐胃酸、胃蛋白酶等特性非常好。是國內最領先的甘露聚糖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fā)表于 2011-4-11 17:38:21 | 只看該作者
確實做低蛋白的配方才用17--20%的豆粕,用不用酶的意義不是很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fā)表于 2011-4-12 17:07:46 | 只看該作者
drj 發(fā)表于 2011-4-11 17:38
確實做低蛋白的配方才用17--20%的豆粕,用不用酶的意義不是很大

17--20%的豆粕已經很高了,通常高于10%就應該考慮,幼齡動物應該更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fā)表于 2011-4-12 21:49:12 | 只看該作者
西葫蘆 發(fā)表于 2011-4-12 16:34
呵呵,甘露聚糖酶
玉米豆粕型的話 主要考慮纖維素酶 葡聚糖酶的含量
其次是 木聚糖酶含量

別爭了……
纖維素酶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少量的葡聚糖對免疫是有幫助的,玉米豆粕日糧能溶出的葡聚糖很少,不必添加葡聚糖酶;
木聚糖含量雖然不低,但溶出量很低,故對粘度沒什么影響,可以不重視,添加有類似纖維素酶的輔助作用;
甘露聚糖酶是玉米豆粕日糧效果確切的酶,在國外的肉雞和火雞飼料中普遍添加多年;
甘露聚糖末端糖基對動物有一種刺激作用,例如有人吃魔芋(葡甘露聚糖)會過敏,這種刺激作用對動物的吸收、轉運等造成影響,是有科學的試驗依據的。

評分

參與人數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孟俊英 + 30 精品回復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1 14: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