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在進行時--發(fā)酵工藝控制要述

  [復制鏈接]
151
發(fā)表于 2013-1-2 15:57:52 | 只看該作者
又深藏不露了么?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2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2 21:52:37 | 只看該作者
今晚繼續(xù)。先寫一會兒。

這東西比較費神和緊張----本身孤城沒有查閱資料的習慣,就是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沒有比較完整的且安靜的時間一邊思考一邊推理一邊整理,更本就沒法繼續(xù),希望各位理解。

至于中斷的問題,我估計也不會----真正發(fā)酵的核心與核心的核心---工藝開發(fā)(除了工藝參數(shù)的敲定與管理,還含安全工作如保密和刺探等)和工藝開發(fā)的數(shù)據(jù)處理部分,孤城還沒有講到,是不會停筆的。

元旦,時間被拆散了,因此近來沒寫,見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3
發(fā)表于 2013-1-2 23:01:28 | 只看該作者
元旦休息一下,品些好茶,新年了,我們盼望孤城老師的大作呢。

點評

謝謝。  發(fā)表于 2013-1-2 23:4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2 23:46:37 | 只看該作者
第四講,第三節(jié)----復雜體系的特點在發(fā)酵工業(yè)上的體現(xiàn)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或,我們已經(jīng)引入了體系(復雜系)的四個特點,應當明確的是,只要肯總結(jié),復雜系的特點是總結(jié)不完的---多到不可勝數(shù)。而實際上,所有這些不可勝數(shù)的特點,實際上又是同一個特點,或,同一個特點的不同描述。只是由于這幾個特點與發(fā)酵工業(yè)相關(guān)性比較大,我們才把它指出(比如,體系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復雜的不可拆分性,我就沒有展開----但是還是在這兒說一下吧,因為復雜體系的不可拆分性雖然與發(fā)酵關(guān)系不大,但是與高等生物關(guān)系密切,考慮到在座的原來搞養(yǎng)殖的同仁比較多,我會在下面粗略講一下),用以指導發(fā)酵---這么做,源于我們認識實物的常規(guī)方式,而這個方式,可以解決為什么我們---大部分---理工科的工作人員會陷入“唯科學主義”而不能自拔----這就是,坐標體系(或,“準坐標體系”)的建立,以及坐標系這種思維方式本身的吊詭之處。
在此之前,作為補充,我先講一下體系復雜性的不可拆分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2 23:46:56 | 只看該作者
復雜性的不可拆分性特點,是這樣的。理論上的,純粹的簡單(或簡單系)和復雜之間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不考慮簡單實際上是復雜的特例,而純粹的簡單是不存在的這一點,用所謂“純粹”簡單了,就要認識到,簡單不可能通過簡單累積得到復雜,而復雜(或復雜系)不管怎么拆分,都不可能得到簡單。
比如,如果我們只考慮結(jié)構(gòu)力學,而不考慮內(nèi)能,則建筑過程是一個純粹的簡單模型所可以描述的東西,我們再怎么建造一個城市,一個超大城市,到一個國家,到整個世界----把這所有建筑加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復雜系----只要我們只考慮建筑及建筑工藝。一個城市的建筑,不知道比一頭豬打多少倍,也不知道它到底能容納多少頭豬,但是,一頭豬,甚至半頭豬,甚至這半頭豬的每一個細胞,都是復雜系,而這個城市,就建筑工藝來講,卻是簡單的----簡單不可能累加成為復雜。
再比如,加減乘除,乘方,對數(shù),指數(shù)----說到底,是1+1的不同累加,只要承認兩個算式,即1+1=2和1-1+0,就解決了所有運算,在這個思路上,以運算為主的棋類游戲,如跳棋,象棋,圍棋是不可能復雜的----實際上也不復雜,理論上,所有變化算清以后,圍棋就不存在什么秘密----很多數(shù)學模型是基于這個假設(shè)的。當然,就目前的運算量來看,用計算機運算,是要接近無窮時間的。不過即便如此,對數(shù)學這種簡單模型來說,它的“實質(zhì)”,還是簡單的。
另外一個描述方向就是,復雜,再怎么拆分,也是拆不成簡單的,拆不成“簡單結(jié)構(gòu)”,也拆不成“簡單模型”----還是以建筑和豬以及圍棋為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6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2 23:47:14 | 只看該作者
豬,雖然個頭小,但是,是一個復雜系,我們把它拆分,OK!半頭豬----對不起,我們研究半頭豬的代謝,它還是復雜系。
好,我們拆分的“賴皮”一點,極端一點----拆成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不起,還是復雜。拆成組織---結(jié)締組織,肌肉組織----對不起,還是復雜。拆成細胞,對不起,細胞代謝,還是復雜----您就是拆成亞細胞結(jié)構(gòu)的代謝,它還是復雜----
好,我更賴皮,我提出體液,過濾掉細胞----問題是處于系統(tǒng)內(nèi)的體液,依然是復雜的。您就是更賴皮,拆分成分子原子,則不僅僅沒有脫離復雜系,反而在原來復雜系(那頭豬)的復雜性上,又得引入電子的測不準原則,引入電子云這個質(zhì)量,速度(含方向),甚至時間,空間都不確定的復雜系了-----
復雜是不可拆分的,原因是,這個世界的實質(zhì),就是復雜,是不同體系---大體系套小體系,小體系反過來包含大體系,同級體系互相重疊----這樣一層一層包過來的,是拆分不了的。
這頭豬,不管你怎么處理,它都成不了建筑力學那樣的東西。
那么圍棋呢?
圍棋有味道,有趣向,有感覺,有“僅此一手”,----這完全是復雜系的處理方式,即便在局部,也有“手筋”----的確,手筋需要計算去驗證,但問題是,手筋的“發(fā)現(xiàn)”與應用,還是靠“感覺”----這種人類處理復雜系的手段來進行。所謂“計算”,其實也是圍棋這個復雜系所謂的“局部”手段----而但凡學過圍棋的人都知道,圍棋是沒有“局部”的。
這就是復雜系的不可拆分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7
發(fā)表于 2013-1-3 00:27:35 | 只看該作者
系統(tǒng)太坑人了,還說什么這個論壇不弄了讓去“愛畜牧”,差點就錯過這么精彩的課了
非常感謝葉赫娜蘭孤城老師的無私,您辛苦了
不要總熬到這么晚,要多注意休息哦

點評

謝謝。  發(fā)表于 2013-1-3 00:33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8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3 00:31:34 | 只看該作者
那么,復雜系----所有不可以在局部解決的局部問題都是更大范圍內(nèi)的全局問題的復雜系,所有最大母體系外劃分體系都是人為劃分的復雜系----在人類的認識上,有什么吊詭(或叫“悖論”)之處呢?
在于人類認識問題的習慣----歷史積習。
人類是一種集體思考的動物,任何人,任何個人,不可能進行純粹獨立的個人思考,每一個人,一旦思考,都是在某一時間與空間上展開思路----他已經(jīng)被他的前人和后人定死了---不管他思考的有沒有意義。
比如,當我們用牛頓定律來解決建筑力學(所有工科人員都學過吧?大一下半年開課---不管你學化工還是機械,土建和繪圖總要了解一點吧----搞發(fā)酵的都不能例外呢。)問題時,我們的確用了F=Ma這個加速度公式,但我們之所以用這個公式,它的理由是什么呢?或,我們自以為它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呢?
是牛頓系的建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9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3 00:32:00 | 只看該作者
在牛頓系中,空間的三維和時間的一維這四個方向是斷開的,沒有聯(lián)系的----空間廣闊,時間均勻----空間是無窮的,時間是單向,不可逆而均勻流淌的,如同河流一樣----在這個體系中,所有結(jié)構(gòu),被簡化為質(zhì)點(雖然也考慮面積和體積,但牛頓系的空間結(jié)構(gòu)是可以被積分而簡化的),然后建立兩個運動量,一個帶方向,叫動量,一個不帶方向,叫能量,然后,F(xiàn)=Ma就是動量與其衡量量(或,積分量)----沖量之間的轉(zhuǎn)化,而最后,歸結(jié)為質(zhì)量守恒,能量守恒,動量守恒完事。
也就是說,人類通過積習已久的集體思考,已經(jīng)形成一種積習已久的思維模式,就是,要建立一種比“既定解決問題”更大的一個系統(tǒng),來吧“既定解決問題”放進去,然后在系統(tǒng)內(nèi)定位----當定位完成時,也就是問題解決的時刻----這就是所謂“坐標系”或“準坐標系”思維模式的建立。這也是為什么學者們(特別是理工科學者)容易陷入“唯科學主義”的原因----科學是依賴數(shù)學的,數(shù)學本身是建立坐標系的,通過“建立坐標系”實現(xiàn)對“坐標系”的建立,則很容易使人認為此坐標系完美,而忽略被此坐標系不可包含的東西的存在。就如坐井觀天的青蛙,在跳出水井之前,是不會相信天比井口大的---雖然,星空的位移,四季的變化,實際上早已經(jīng)不可在對井口的微分與積分中完全解釋了,但是,青蛙是管不了那么多的----只要餓不死。
這個思路最終的裁判權(quán)在認識論的前提,即最終認識的確定上,也就是空間坐標系的建立者,笛卡爾先生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這樣,我這個典型而老牌的德系哲學的“習慣”者,又不得不在“法系”系統(tǒng)中說幾句話----這個體系雖然好用,但實際上它的推理前提是錯的----即,“我思故我在”不成立----這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是混亂的,是偷換概念的。用前一個“我思”,推不出后一個故“我”在----前一個我,是在思考的個體或主題的本身,這個我,實際上,是結(jié)構(gòu)(也就是復雜系,也就是最大母體系的子體系,也就是最大母體系本身的一部分)的功能,僅僅在“在”與“不在”上考慮,這個功能,有可能僅僅是個“錯覺”----也就是“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個“我”,是不可靠的-----當然,承認這個“我”在,是沒問題的,但是,由于這個“我”的不可確定性,在此往外進行任何推理都是不允許的,更不用說第二個“故我在”的“我”了-----第二個我,不可以被認定為“有可能”是“錯覺”的某種“功能”,而是實實在在的要進行其他推理的基礎(chǔ),所以,很顯然,這兩個“我”不同,是完全不想管的----就像醬油的“油”與汽油的“油”一樣。根本不存在可以互相推導的關(guān)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0
 樓主| 發(fā)表于 2013-1-3 00:32:17 | 只看該作者
退一萬步講,即便這兩個“我”相同,那還是講不通----或,更加講不通----“我思故我在”,完全成了沒有意義的同語反復----當然,同語反復并不是不行,其實人類的思維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同語反復上的,孤城我就不排斥甚至是認可同語反復。比如,隨便翻開什么字典----英語漢語無所謂,查,什么是“爸爸”,爸爸就是“父親”,那什么是“父親”呢?父親就是爸爸----您說沒有意義吧,地球人都懂。這就是同語反復的價值---同語反復是與偷換概念不同的。
但是,孤城行,孤城承認同語反復的價值,但笛卡爾就不行,因為笛卡爾就是要通過推理建立一個完全理性的體系,這就不允許同語反復的存在----好,結(jié)果就落入了《天下無賊》中劉德華的臺詞----“不是我能喝你就能喝的?!辈皇俏覀兛梢酝Z反復,您笛卡爾就可以同語反復的,因為您要建立一個體系,理性體系----這個體系的極端表現(xiàn)就是坐標系思路。
可是,即便這種思維方式的前提就是不可靠的,我們還是樂此不疲,這就是因為這種思維方式滿足了我們積習已久的----特別是理工科人員積習已久的思維習慣----所以,用起來放心----就像大寶----“大寶呀,我們一直用它?!边@唯科學主義啊----“嘿,還真對得起咱這張臉?!敝灰糜?,哪管它是否經(jīng)得起推敲呀。
問題是一旦面對復雜系,哪怕只面對典型復雜系中最小的一個自然存在的復雜系----一個小小的細胞----時,這種“建立更大體系以把既有問題包含進去而得以定位”的思路,就會突然變得無所適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guān)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3 17:23, 技術(shù)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